行走在阳光下的高原“青谷农耕者”王晓凤

 

本期网易云南《财智滇商》栏目,邀请到云南青谷农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凤女士,听全能生活家与我们分享她的故事。...



网易云南(王黎/文 雷梅/图)班固.《后汉书》“礼失,而求诸于野”。一进王晓凤的办公室,一幅醒目而隽秀的书法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这一幕多少让人感到意外,但凡能把公司做得风生水起的女强人,办公室里挂的东西,往往都会是成功学那一套,很少会有人把这样书生气十足的文字挂在自己的办公室。这位云大中文毕业的文青形象,却符合了人们对女强人的定位:干练的短发,黑色的上衣。然而她一开口,编者发现,她说话不紧不慢,音调轻缓,她说,事业把她逼成了“女汉子”,可内心,她却一如既往地别样柔情,也一如既往地岁月静好。



云南青谷农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凤

古乐和茶是王晓凤的至爱之物,不像普通老板,她不热爱饭局,不喜欢迎来送往,遇到真朋友,她最高的待客礼就是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好茶,相约淡饮一盏。她说:“ 茶本是清饮之物,和懂它的人分享,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好茶碰到了就是缘,有缘的,来得不早也不晚。 ”

太多的企业家总把事业看得比生活重,可她却认为工作和生活的目标其实是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更高。试想怀谁会在怀孕的时候,顶着7个月的肚子去参加育婴师培训,孩子出生前,她自己率先成为了一个职业月嫂——科学喂养、育儿观念的知识和方法等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难道不是母亲迎接孩子的最好礼物吗?

“我发现带孩子最大乐趣就在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重新来过,成长了一遍,孩子就像你的镜子。在我们家,有一个传统,每年会带孩子去两个国家,让他们结识当地的一个朋友,吃一顿当地的美食,学一句当地的语言。我不去想未来他们去考哪个学校,不逼他们去过钢琴十级,也不需要他们跆拳道练到几段,我需要孩子们收获一个丰富的内心和广博的见识,有五彩缤纷的人生足迹。”

作为一个典型的纳西族女人,王晓凤是阳光而个性十足的。第一次面对小编,小编就能够感觉到她独有的坦诚和从容,她乐于和我们分享“家事”,目光中总是透着母亲独有的温柔和细腻。她说,他不想做默克尔、希拉里般的政界领袖,无缘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商界女神董明珠,然而她也不能安心在家做一个全职妈妈;所以,她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个有情怀,有境界同时还有能力的“柔情女汉子”。也许正是因为她对自己的这种定位,她每天都能在在母亲、妻子、育婴师、企业老总、品茶师、有机生活专家这些不同的身份间转换并游刃有余。



云南青谷农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凤

可是,生活中文艺的王晓凤,在商界的成就却是得益于她的勤奋好学肯钻。

她曾经是第一批拿到房地产经纪执照的女企业家,2008年,具有敏锐的商业嗅觉的她观察到房地产的下行趋势,选择果断退出,开始了另一段商业征程。昆博会的一次契机,让她接触到了河北遵化板栗,这颗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并常年出口日本栗子仁为王晓凤打开了进军食品行业的第一扇窗。作为云南区总代理,她将该品牌脱壳板栗销量做到了全国第一。王晓凤觉得,中国经济已经健康发展了三十年,可食品安全却日益成为所有中国人的心头之患,是时候用商业的正能量来改变这一切了。“进入食品行业以后我了解什么是添加剂、防腐剂,原产地……让我开始去关注真正的健康绿色食品。也让我坚信了两点,一是不熟悉不深入了解的产品我不会去做,尤其是吃的东西,选择它,我必须透彻地了解他。第二,我经营的产品一定是绿色健康的食品。”2011年的上海国际油博会,怀揣理想的王晓凤接触到了有机食品,那时候国人对有机的概念还比较陌生,但是在国外有机蔬菜已经是餐桌上的家常菜。在有“中国有机第一人”之称的著名有机推广者胡删老师的引领下,王晓凤真正走进了有机行业。



青谷有机生活馆(供图)

2012年上半年,云南青谷正式成立。笔者翻开青谷颇有质感的再生纸宣传册,卷首语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滇池是可以游泳的。小时候,金碧路在阳光下真的是金色的。小时候,花红井巷的井水好清好甜。小时候,牛奶的味道很纯,番茄的味道很鲜,还有那五分钱一个的小面包,味道绝对超过今天的任何一种面包。现在,在享受高度生活便利和高度物质文明之后,我们的味蕾被各类五花八门的垃圾食品征服,我们已经完全品味不到那个纯真年代特有的滋味了。如果没有对那个纯真年代的那份情愫和感怀,也就不会有“青谷”的诞生。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青谷”反其道而行之。“青谷”找遍了昆明,去寻找那些没有被农药化肥污染的土地,在这些极其珍惜的土地上,“青谷”的农夫们返璞归真,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用泉水浇灌自己的土地;他们用农家肥料滋养应季的蔬菜;他们用自然的养分和自然农耕法培育着那个纯真年代才能品尝的特有的味道……宣传册上充满感情的卷首语,正是她做有机行业的初心。

说起对有机行业的理解,王晓凤如是说:“成立之初,青谷给自己设定了目标,满怀着美好的愿景和满腔的激情去做有机,准备好去奔跑,但是在路上我发现这是一场持久战。有机它不应该是个小众的产品,但是做有机的人有意无意都在把有机往高端、小众的方向去引导,让有机走向大众,尚需大量的引导和宣传教育。我们今天做有机,瓶颈很多:一方面云南的土地本身重金属超标,加之化肥对土地的伤害,前期我们需要花很多的成本和精力去养护,让承载着生命的土地获得有机质、有益菌等。第二、市场上出售的种子基本都是转基因种子,我们要获得完全不采用化学处理的农作物种子需要很多人力去各地收集。第三,传统的农耕方式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农药、激素。我们要恢复传统的农耕方式,还需要重新去教育去引导。” “在诚信环境比较恶劣的当下,要单单依靠第三方认证机构的标签很难取得消费者的信任,现实是有机食品行业处在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柠檬市场。如何建立一个透明的更有利于监管的品控体系,是许多有机企业面临的挑战。但国情和现状已经存在了几十年,我们要改变就需要花几倍的精力和时间去做,所以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青谷有机种植基地(供图)

“其实有机生活其实很简单,有机生活就是减少污染,与天、地、物和谐健康相处;也就是选择最接近自然的方式生活。尊重自然、关爱自然,选择有机耕种、有机养殖、有机加工的健康食品。选择健康的家居装饰和生活用品。为了健康,“垃圾食品”、添加化工合成的食品、转基因食品、反季节果菜等等非自然的食品应尽量远离。有机产品本身质量好,但优质无优价,没有消费群体,有机产业是没有办法维持下去的,那么消费者是如何知道有机产品好呢?这就需要尝试,所以我们现在的理念就是主张让消费者深入理解、体验,我们通过让他们亲自去感受,去体验,从而建立有机的生活理念。可以说,有机消费者群体对于整个有机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传播有机的生活方式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的建设都是具有推动作用的。”

采访手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农业”似乎已成为众多创业者追捧的风口,有机农业也被不少人追捧。但与王晓凤对话后,笔者才深深地感受到做都市新农人,远没有想象中那么浪漫和惬意,需要的是一份情怀和一生坚守。终于明白为什么她要把“礼失而求诸野”挂在墙上了,这种善良的处事格局却是由这淡淡的茶香里散发出的,正如她的精彩人生一样,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幻化为我们久违了的生活的原汁原味。

关注:

云南省女企业家协会公众号:女企业之家

分享:

如果喜欢,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吧!点击右上角的“…”,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关注 女企业之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