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事 望远镜中望月歌

 

明月金波处,月中人为舟。...



天非圆,地非方,清朝人眼中的宇宙观是什么样的?

明末以后
西学东渐的过程中,科学大大更新了人们的视野,也融入了新的文化生活。
感慨于科技的进步,清代大儒也会有这样的作品,不咏山水花鸟,不抒怀古幽情,咏得是西洋进口的天文望远镜。

望远镜中望月歌,月亮古往今来文人逸士多有吟诵,如今借着新鲜的科学工具,却也有了新的观感。
地球、望远镜、日月食等科学名词信手拈来,宛然一首科普诗;月中人看我金波色,却又充满了浪漫的幻想色彩。
这首名为《
望远镜中望月歌
》的长诗,由清代大儒阮元
写于
望远镜赏月之后。
 
天球地球同一圆,风刚气紧成盘旋。
阴冰阳火割相背,惟丈日轮相近天。
别有一球名曰月,影借日光作盈阙。
广寒玉兔尽空谈,搔首问天此何物?
吾思此亦地球耳,暗者为山明者水。
舟楫应行大海中,人民亦在千山里。
昼夜当分十五日,我见月食彼日食。
若从月里望地球,也成明月金波色。
邹衍善谈且勿空,吾有五尺窥天筒。
能见月光深浅白,能见日光不射红。
见月不似寻常小,平处如波高处岛。
许多泡影生魄边,大珠小珠光皎皎。
月中人性当清灵,也看恒星同五星。
也有畴人好子弟,抽镜窥吾明月形。
相窥彼此不相见,同是团圞光一片。
彼中镜子若更精,吴刚竟可窥吾面。
吾与吴刚隔两洲,海波尽处谁能舟?
羲和敲日照双月,分出大小玻璃球。
吾从四十万里外,多加明月三分秋。
 注:原诗引用于《揅经室四集·诗卷十一·望远镜中望月歌》
(中华书局1993年5月第一版P971)
追随着古代大诗人屈原、李白的步伐,阮元仰首问月,猜想月球的形成与运转规律,感叹于月球与地球的相似,有山有水,有舟有楫,还有千百万的月球人民。

笔锋一转,阮元不无自豪地说自己拥有“窥天筒”——望远镜,所以可以望尽月宫的秘密,他曾经高度赞美过西方望远镜:“能令人见目不能见之物,其为用甚博,而以之测量七曜为尤密。作此器于视学深矣”,“是宿天诸星用镜验算相距及度之偏正,于修术法尤为切要”。【《畴人传》卷43】他
还对月中人的性情和生活场景作出了浪漫的想象,想是对方的眼中,地球也呈现出闪闪发光的金波色。
海波尽处谁能舟?阮元当时难以实现的梦想如今已成现实,地球人已能登上月球,华夏儿女也将在不久的未来去月宫与吴刚共饮桂花酒,也许还会接回嫦娥,让她在地球上细品香甜的月饼呢。
阮元
/ 1764~1849


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官及一品,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还是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有很高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古代天文学家列传
阮元尤其重视数学和天文学,他在苏州人李锐和台州人周治平的协助下,主持编撰了历代天算家传记《畴人传》(1799年)。这是我国第一部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传记,共两百多位传主,既有张衡、葛洪、祖冲之、一行、沈括、秦九韶、郭守敬、徐光启、黄宗羲等一百多位中国科学家,也有欧几里得、哥白尼、利玛窦等41位外国科学家作为附录。

《畴人传》
清光绪八年刊 / 1882


一部记述中国历代天算家学术活动的传记集。清阮元撰,凡46卷,337,000余字。始作于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完成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 收录有自上古至清乾隆末年的天文、数学、历法等方面的专门学者275人(以及西洋天文学家、数学家和来华传教士41人),叙述他们的事业和贡献。内容涉及历代天文历法推算资料、论天学说、仪器制度以及算学等许多方面。前四十二卷记中国学者,后四卷附记对中国科技有影响的外国学者,打破了学术上的国界,在闭关锁国的清朝,其思想难能可贵。
明月金波处,月中人为舟。
编辑 / 怀尘
中国国家天文
Chinese National Astronomy
微信号:chineseastronomy
《中国国家天文》杂志由国家天文台主办。
本刊面向广大公众,关注天文与人文相结合,
提供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收藏价值兼备的天文学内容及文化生活。
中国国家天文愿与你一同守望宇宙星辰。
新媒体投稿:cinastronomy@163.com   
纸刊订阅请冾:15910825311


    关注 中国国家天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