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有个鸟用

 

十几年的应试教育,浪费了的青春...



"我曾仰望星空,受到知识改变命运的熏陶,做一个天天向上的好少年。随着书越读越多,却发现如今的教育制度,并不想让你了解什么真理。它就是个分类器,只有最顶层的人成为了既得利益者。这种感觉就像有一天突然明白,圣诞老人并不存在,它只不过是商家想要赚你钱的理由“

十几年的教育,浪费的青春

好像从记事以来,周围所有人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好好学习。家长为了督促,从此,你的身边出现了很多“别人家的孩子”。



成绩好的学生,就像在银行排号时,拿着一张黄金VIP卡。主席台上总能看到他们收到表扬,即使是个人的陋习,也能被大家争相模仿,更别提状元们高额的广告赞助。在我印象里,似乎所有的老师从来没有真正骂过成绩好的学生。但是如果你成绩不好,还不装出很努力地样子,那么你做什么事,都很可能被老师骂。成绩就是你的素质,你的品德。至少在道德层面上,这种为了培养“少数”而让“大多数”带着心灵的创伤走出校门的教育,本质上是反教育的。

我不禁想问,就算学生得不到VIP的待遇,至少还能学到知识吧,知识就是力量啊!

于是我怀着期待的心,开始回想初中到大学绝大部分我学习的内容。我越回想,越觉得不对劲。

数学上的泰勒展开生活里根本用不到,我不会没事做自由落体运动,物理上的动量冲量也对我无用。语文英语更是可笑,为了符合答案的评判标准,竟然要死记硬背,按固定的模式说出作者当时的想法。估计连作者本人看了也会吐血。本想着上了大学,知识高深了,会不一样。结果一找工作才发现,用人单位要的是名校背景,实习经验,还有你会用什么软件。难道大学是技校么?

我不想放弃,想继续安慰自己,于是我说做人不能这么功利,学到的会在精神层面上提高我。于是我开始寻找证据,这一找便彻底绝望了。从中学到大学,我在学校里学到的几乎所有都是为了做对题目,都是为了考试。背公式,背重点,做题,无穷无尽的题型,各种各样的模板。不管理不理解,先考试再说,考试那天感觉自己智商爆棚。

可考完以后,除了考试时的紧张历历在目,什么心灵的顿悟,什么人格的提升,打了几天游戏以后,连自己背的那两个公式都忘光了。

我不否认有那么几个很少很少的人,能在公式之中发现宇宙的奥秘,洞悉事物的本质,成绩优异,考入名校,走进学术的殿堂,申请专利,改造世界。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不去运用,都忘得一干二净。绝大部分人用了十几年的时光,上了各种补习班,最后只造就了那么几位高考明星。对绝大多数人,现行的教育制度,就是对青春的浪费。

有人会说,学习艰苦,以后便是忆苦思甜。这毫无用处的艰苦就好比,有人打断了你的双腿,你却经过努力夺得了残奥会奖牌,那么我应该跪舔感谢砍断我双腿,浪费我青春的人么?我原本可以用这段宝贵的时光去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学习受益一生的事物,哪怕走出去感受世界,交几个朋友。可这一切,都随着青春的离去再也回不来了。

唯一能聊以慰藉的,就是学校是个不错的社交平台,就像很多成功企业家花几十万上百万读EMBA,MBA,也许学不到什么,但至少能交上几个同样的企业家朋友。知识只是个幌子罢了。

说到这里,我能想到的,只有可惜。

高考,并没有那么公平



清华大学晋军所教授的《社会学概论》课上,每年都会对入学新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问题包括“你父母的职业”、“你上大学以前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最喜欢的电影”,等等。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晋军发现,相比全国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构成,清华学生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占比更高,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占比较低,呈现“倒金字塔型”。



晋军还通过多年的课堂随机调查描绘出一名清华本科生的典型形象: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课程)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



用晋军告诉学生的话来说,“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你的学习环境,决定了你上的小学、初中、高中,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你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更是因为你有了上述这些东西。”

在农村的孩子在为书本上难以理解的概念而死记硬背时,城市的孩子已经开始请老师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在三线城市的孩子还拼尽全力为一本线,211,985努力的时候,北京上海名校的学生们,早已经拿到各种保送名额,或者选择了全美前30,英国G5名校。甚至人大附中的孩子从小就被调侃“今天不努力,明天去隔壁(中国人民大学)”。

在《智识分子》一书中说到,同样一个聪明学生,如果他出身家庭条件不错,他有更多更好的机会,上不上名校其实影响不大,这样更少的被应试教育捆绑,可以培养多样化的能力。但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也许他一辈子唯一的机会就是上一所名校改变命运,那么他更多的被应试教育绑定而能力

教育,其实只是分类器

我所在的省份,每年高考20万人左右,一万人能考上一本,只有差不多前500,能考上北京上海大城市的985名校,概率大概只有0.25%。更不用提河北山东等高考大省。而国家把绝大多数的教育资源,无论是名师还是科研基金,只给了这0.25%的人享用。几乎只有他们,将来能进入四大,咨询公司,投资银行,成为中产阶级的一员。



其实说白了,我们的高考,教育,最核心的功能是把人分类,而不是关心是不是自由选择、公平竞争,是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他的核心就是要产生门槛。

这种制度把我们当成了工业时代的螺丝钉,每个人最重要的是做好本职工作,服从命令听指挥。这种方式在工业时代,维持了社会高度统一的秩序,让每个人一辈子稳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就如工厂的流水线一般。不光我们,日本和韩国也是如此,竞争的压力让我们无暇顾及学习的意义,只为了自己能爬上象牙塔的顶端。

都说美国好,可你真正了解才知道,其实大家都是彼此彼此,在中国刷考分值,在美国刷经验值。“之所以常青藤学校是这么一种教育模式,它源于过去美国的精英在搞阶级固化,办常青藤学校是让自己的子弟培养素质、相互结交,当然逐渐的也会吸收一些别的血液,它们的原本目的是培养贵族。作为私立学校,到现在美国的名校已经找到了一种很好的商业模式,重点是:排名(如重视录取率)、科研(重视能产生直接经济利益的应用科学)、录取(重视薪水高的金融、律师等职业)和校友捐款,相比过去它反而更不重视教育本身了。”

 

(美国常青藤联盟)
科技,还原教育的本质

社会在进步,社会渴望创新,原有的程序化的工作终将被取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用统一的标准和分数,来评价学生好坏的教育制度,终将被改变。

互联网的产生 ,有望改变这一切的格局,人工智能,正在酝酿着未来人类效率的巨变,如今的大规模在线教育课程MOOC也已经初露端倪,让全世界最好的老师给你上课。如果将来能结合火热的VR(虚拟现实技术),让教学变的更形象。那力量将不可阻挡。



最后,个人观点,如果你没有决心去成为象牙塔上那1%,那就别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做题上,把时间拿出来,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并培养,把时间拿出来,多看看社会真实的需要。把时间拿出来,去读读那些真正能让你成长的书。这样的人生,性价比是不是会高一些。

生活的目的是自我发展。一丝不苟地活成自己的样子—你我都是为了这个才来到世上。

—王尔德

谨以此文奉劝还没有完全掉进应试教育大坑的年轻人

参看文章:

同人于野《智识分子》

钟道然《我不原谅》

德雷谢维奇《优秀的绵羊》

章启群《中国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张小林《你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

说好的彩蛋~





获取更多新鲜视频,长按图片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安仔210

公众号:Mr210


    关注 Mr210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