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文弄墨》:第一部分 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丽,死若秋叶之静美 第八章 相惜

 

------第一部分

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丽,死若秋叶之静美 第八章

相惜------




第一部分

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丽,死若秋叶之静美 第八章

相惜

1939年冬,徐悲鸿应泰戈尔的邀请,到圣蒂尼克坦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讲学。这里的“美丽香芬之花卉”连同泰戈尔那圣人般高贵的举止、优雅的言谈,给徐悲鸿留下了“天堂”般的记忆。  在这里,徐悲鸿仍以大量时间和精力,从事他最爱的艺术创作。因为对泰戈尔神情仪态的仰慕,他为这位伟大的诗人画了多幅肖像。如今在中国介绍泰戈尔的书籍中常用的这幅彩色画像,就是徐悲鸿这段时间完成的。  此外,徐悲鸿还为泰戈尔画了多幅素描、速写,画下了泰戈尔在工作、生活中的多个情态。  当时,恰逢印度“圣雄”甘地拜访泰戈尔。泰戈尔在风景如画的芒果林里,为甘地举行了欢迎集会。就在这次集会上,泰戈尔把徐悲鸿介绍给了甘地。在拥挤的人群中,徐悲鸿用短短几分钟时间,为甘地画出了一幅十分传神的速写半身像,甘地也愉快地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交谈中,泰戈尔建议能够为徐悲鸿举办一次画展,以表达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甘地表示赞许。  泰戈尔的建议,给了徐悲鸿一个展示的机会。当时国内抗日战争正酣,徐悲鸿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能酬得款项,以支持祖国的受难民众。他立即着手准备个人画展,一切就绪之后,他请泰戈尔观看了这些画,泰戈尔不顾年老体衰,亲自为画展写了前言:“美的语言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而其音调毕竟是多种多样的。中国艺术大师徐悲鸿在有韵律的线条和色彩中,为我们提供一个在记忆中已消失的远古景象,而无损于他自己经验里所具有的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在前言的最后,泰戈尔特别推崇地说:“我欢迎这次徐悲鸿绘画展览,我尽情地欣赏了这些绘画,我确信我们的艺术爱好者将从这些绘画中得到丰富的灵感。既然旨趣高奥的形象应由其本身来印证,多言是饶舌的,这样,我就升起谈话的帷幕,来引导观众走向一席难逢的盛宴。”  由于泰戈尔的支持,画展获得了很大成功。在圣蒂尼克坦展出之后,又移往加尔各答展出,两次画展筹得的款项,徐悲鸿全部寄给了正在战乱中的祖国。  1940年4月初,印度天气渐热,徐悲鸿便搬到印度大吉岭山,在那里潜心绘画。因为环境优美,生活宁静,徐悲鸿得以畅泳于艺术之海。在不长时间里,他竟绘出大小中西画作近百幅。最重要的,他完成了早已构思,却一直无法集中精力动手的大型作品《愚公移山》。  之后的几个月,徐悲鸿曾在印度各地游历,并由此对他原先没有十分在意的印度艺术和社会,有了深入认识。他曾到加尔各答,在博物院见到数千年前一石牛,叹为观止:“简约华妙,不愧埃及名作,足以代表印度极盛时代之伟大精神。”在看了更多印度石刻后,徐悲鸿不由为其如鬼斧神工惊叹。他不无夸张地形容说:他们对石头的刻镂,“如划豆腐,无不如意。”甚至说,这些石刻大概是“上帝先做软石”,等印度人“雕镂成功,再使之坚硬”。  1940年11月,临行前的徐悲鸿怀着感激的心情向泰戈尔辞别。这时的诗人,大病初愈,躺在卧椅上。听说徐悲鸿要走,他郑重地嘱托:“你走之前,必须为我选画。”原来,大诗人泰戈尔,在60多岁时,又开始了绘画创作。到此时,已画成两千余幅。对于徐悲鸿的眼光,他是十分信任的。所以在他打算出版画集时,请徐悲鸿来为他选画。  从后来的情形看,泰戈尔此举显然有托嘱的意味。因为此时他已十分虚弱。陆续请人整理出版画集、作品,是向人世投下最后的眷顾。就在徐悲鸿离开不过几个月,泰戈尔在加尔各达去世。就在去世前几天,这位天才诗人创作了一首诗。他预知到一切,所以希望在他逝世时能将其唱响:  前面是宁静的海洋……  让死亡的桎梏消灭,  让广大的世界伸臂把我抱在怀里,  让我内心获得对巨大未知的认识。  此时的徐悲鸿,正在新加坡举办画展,听到这个消息,他十分悲痛。在以后不长的时间,他以文字形式,记下了在印度的游历情景,记下了目睹的印度杰出美术作品;当然,他更以感恩的激情,写下了《泰戈尔翁之绘画》这篇力作。徐悲鸿正是以这种形式,表达了对泰戈尔最真挚的怀念之情!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0101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一部分

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丽,死若秋叶之静美 第九章

源泉------


第一部分

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丽,死若秋叶之静美 第九章

源泉

印度是一个“诗之国”,诗就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新生的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上所受的第一次祝福,就是用韵文唱的。孩子大了,如做了不好的事,他母亲必定背诵一首小诗告诉他这种行为的不对。在初等学校里,教了字母之后,学生所上的第一课就是学一首诗。许多青年的心里所受的最初的教训就是:“两个伟大的祝福,能消除这个艰苦的世界的恐怖的,就是尝诗的甘露与交好的朋友。”许多印度人写的书,也都是用诗的形式来写的。文法的条规,数学的法则,乃至博物学、医学、天文学、化学、物理学,都是如此。结婚的时候,唱的是欢愉之诗;死尸火葬的时候,他们对于死人的最后的话,也是引用印度的诗篇。在这个“诗之国”里,伟大的诗人泰戈尔就应运而生了。  泰戈尔有两个灵魂之师:一个是自然界,一个是平民。泰戈尔曾说:“自然界就是我的亲爱的同伴,她手里藏了许多东西,要我去猜。”凡是大自然给他猜的东西,他没有不一猜就中的,这因为他与自然界相处已久而且很深了,他很小的时候就热爱自然。他家里有一棵榕树,他少时尝到树下洗澡游玩,到了后来,还记得它:“绕缠的树根从你枝干上悬下,呵,古老的榕树啊,你日夜不动地站着,好像一个苦行的人在那里忏悔,你还记住那个孩子,他的幻想曾同你的影子一同游戏的吗?”  这样自然的生活,使他接近大自然,接近劳作于大自然中的农民,热爱他们的朴实,关心他们的疾苦,同情他们的不幸。后来他写了《两亩地》、《收获节》等诗作,都与农民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他与他父亲的工人交往也很密切。他在管理他父亲的农产时,他的最好的朋友就是一些附近的农民了,而且一度他竟成了农民内在的精神的表现者。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0101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传记名著小说 《舞文弄墨》

作者:刘丹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8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舞文弄墨”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0101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