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融融》:赤脚记

 

------赤脚记------



文/吴建华

有一年回家乡,朋友带我去看山景。久居闹市,对山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和亲切。

当我们沿着一条小径行进时,蓦地,半山腰有几条人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们挑着沉重的担子,在羊肠小道上艰难地跋涉着。原来,是一群砍柴的农民。按理说,上山砍柴应穿草鞋,而他们却光着脚板。朋友告诉我,上山砍柴时,为防止尖利的树枝、茅草根扎伤脚板,他们是穿着草鞋的,而下山时,他们都习惯光着脚板。我仔细一瞧,果然每副柴担上,都绑着一双草鞋。

看他们光着脚板,健步如飞的姿态,我的脚底不禁也痒了起来。我提议,不妨也赤脚爬山。朋友原先担心我的脚板受不了,最后还是应允了。

我们光着脚丫,在崎岖的山路上踽踽而行。不时踩到一些粗砂粒、小石子,疼得我直龇牙。朋友劝我穿上旅游鞋,我执意不肯,坚持和他一起登上山巅。到了山上,才发现双脚已挂彩多处,脚面不知是被芦苇还是什么利草刈破,留下殷红的伤痕;脚底被沙石磨起了好几个泡泡。朋友利索地帮我挑了水泡,顿觉舒坦多了。我不禁想起念初中、高中时的情景。

当时家住乡下,念初中的学校,离家有十几公里远。念高中虽在县城,但离家只有六公里左右。由于路远,只好在学校寄宿,但每星期还是要跑两趟,一趟是星期六下午,一趟是星期天下午。星期六下午回家,星期天下午从家里赶回学校。

那个年代,学生是比较清苦的,穿补丁衣服习以为常,没有手表,更遑论自行车了。所以,我们这些住在乡下的寄宿生,只好步行了。步行时没有鞋穿,一律光着脚丫。大概是长期步行的结果,人人练就了一副铁脚板。不管什么小砂子,或是小石子,全然不惧;哪怕什么小河、小溪,一蹚而过。

我们喜欢星期六下午的步行,因为回去时没有负担,一身轻松。而星期天下午回学校,就艰难得多。因为要带着一个星期的粮草。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我们这些乡下学生,兵马和粮草是同行的。这些粮草,如果都是大米还好办一些,难办的是还带上不少地瓜,这就大大增加了粮草的分量。除了大米、地瓜外,还有够一星期吃的菜。这些菜,有时是咸豆渣,有时是一大瓶的酱,比较好的,就是肥肉和盐一起炒的肉盐了。庆幸的是,那时书包的分量并不太重,如果加上现在学生十几斤重的书包,那非把我们压扁不可。

星期天下午回学校时,我们一般都结伴同行。每人用一根竹扁担,挑起一副担子。担子是沉重的,仿佛学生们艰难而充实的生活;担子是神圣的,犹如父母的叮咛和祖国的期待。大家挑着这副不平凡的担子,勇敢地前行,无所畏惧。油光发亮的竹扁担,挑走了明媚的春天,挑走了炎热的夏日,挑走了萧瑟的秋风,挑走了冰冷的冬霜。年小的学生挑不动了,大哥大姐们便默默地取下他们的布袋,压在自己已经不轻的担子上。

我庆幸,我曾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这些事情,虽然过去了三十多年了,但在我的脑子里,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并时时给予我上进的力量。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4395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天堂的声音------

文/李琦

恩雅的歌与眼前的一切互为注释,而我觉得自己的某一部分,已被那鸟群的翅膀驮走了。

从前,我在《北方文学》当编辑的时候,同事给我介绍一个女孩儿。她姓邹,当年十八岁,年轻而美丽,热爱着诗歌,又是虔诚的基督徒。我没给她发过诗,却和她互相信任,经常在一起谈谈心,说说宗教的事,有时就说到音乐。

小邹最喜欢的好像是宗教音乐。她说,一唱起赞美诗,心中就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那种感觉形容不出来,反正就是非常好。这个目光单纯的女孩儿,生活在平凡的日子中,心中常感念的却是天堂和上帝。

后来这孩子去了南方。她是学外语的,在南方发展很快。在一家合资公司里,凭着真才实学,不断升职。用她的话说,我在养家糊口(她父母年迈体衰,家中只有她和姐姐)。

久居南方,这个北方长大的孩子自然想家。她有时打个电话过来,怯怯地问下雪了吗?哈尔滨好吗?那种孩子气的语言常常让我担心,有这副心肠的孩子,能适应商界的复杂吗?看到我对她的能力有怀疑,她告诉我,她成熟了,有能力应付工作,就是寂寞。下班后她就躲回自己的小屋听音乐。孤寂的岁月里,音乐陪伴了她。这样内容的电话,她在深圳来过,在香港来过,在东南亚也来过。有一天电话又来了,她问,李老师,你喜欢恩雅吗?

我那时还不知道恩雅,就如实相告。她幽幽地说恩雅的歌声太好了,那是天堂的声音,你肯定会喜欢的,还说马上就把恩雅的带子给我寄来。

我就这样认识了恩雅。

第一次是用随身听听的恩雅,不染尘埃的声音像雾一样在我耳边弥漫着,我只听了一会儿就知道小邹为什么爱这歌声了。空旷灵动的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山谷里冉冉升起,那种遗世独立的气质,那种缥缈悠远的嗓音,让基督徒小邹想到天堂是非常自然的。爱尔兰的恩雅让她回想起在哈尔滨那些天降大雪的日子里,她踏着厚厚的积雪去教堂,她仰起年轻光洁的脸庞,望着十字架上的耶稣,和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教友一起,在雄浑漂亮的教堂里,感怀心中的上帝……

年轻的小邹喜欢恩雅,不再年轻的我也喜欢。恩雅的歌声,对我们来说,是一条曦光微露、恬静湿润的道路,这道路通向我们梦中的远方。顺着这条路,我又走回了1993年的秋天——那个雨雪飘飞的深秋,我站在莫斯科郊外的教堂区中。周围是那么静谧,我们的朋友薇拉,带我们走进一座庄严美丽的教堂。几位莫斯科少女正在唱赞美诗。从教堂窗外射进的阳光照耀着她们青春皎洁的面庞,她们就像是刚刚收起翅膀的天使。来自各地的教徒在神的面前,虔诚地祈祷……我虽然不是信徒,却在那种与灵魂有关的气氛中,被感动得心潮起伏。我跟着薇拉,手捧蜡烛,向圣像走去。一种圣洁,毛毛雨一样洒向我,干净的流水,正在洗去我心灵的疲惫与灰尘……

又是秋天了。如今,在远离莫斯科的地方,我躺在哈尔滨郊外铺满落叶的树林里,又一次静静地听着恩雅。初秋的天空晴朗湛蓝,群鸟不时从我头上飞过。恩雅的歌与眼前的一切互为注释,而我觉得自己的某一部分,已被那鸟群的翅膀驮走了。

很长时间没有小邹的音讯了。喜欢恩雅的女孩,信仰上帝的姑娘,你还好吗?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4395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经管理财小说 《春意融融》

作者:李宏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8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春意融融”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4395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