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不是为了让你发个朋友圈

 

-...



“五一,假丶期快乐”
昨天,在公众号内收到一个小宝贝的回复:“小编,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个地方,就是发到朋友圈可以震撼全场的那种地方”

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回复他。因为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去回复,我无法理解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究竟贫瘠到什么地步,才需要用朋友圈的满足感来抚慰自己。

讲真: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旅行只是为了最后拍到一张惊艳的照片,然后发到朋友圈祈求得到更多的赞、更多的评论、甚至是得到更多的关注。

但是,对于“生活太孤独,我需要利用朋友圈引起关注”以及“世界太Low,我需要利用朋友圈来提高自己档次”这两件事我能理解,却不认同。

当我无聊在偌大的北京城里闲逛,突然看到七八个壮汉正在围着一朵小花撅着屁股狂拍。那画面,我仿佛看到了一块肥皂掉在地上的既视感,美得我不敢看。

我只是想弱弱的问一句:“如果旅行中不让你拍照,或者旅行后不让你发朋友圈,你还会去吗?”




之前有以为旅游公司的老板请我吃饭,其中不乏一些有关旅游的事,我便问他:“您去过这么多地方,应该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吧!”

没想到这货一拍大腿:“狗屁,这个世界都一个鸟样,房子,树,花,草,山,水,吃吃吃,买买买,毫无新意,恐怕也只有去到外星才能有所不同吧”

他的话却给了我不少的安慰:“全世界都一样,那我宅在家里也没什么损失!”

但是,我马上就意识到这个错误的回答。

几年前,我曾经苦逼苦逼的揣着一个月的生活费和宿舍的哥们一起去杭州。当我们拐进一个很清静的小祠堂的时候,旁边导游说这是于谦堂,我忍不住发笑,想起了说相声的那个人。

这时,哥们突然冲了过去,面色凝重,二话不说就跪了下来。而我,身体不由自主的远离这货:“天啊,发什么神经,对这个石头拜什么拜,好丢人...”

他回头好像注意到了我,笑了笑:“要不你先去别处看看吧,待会我会追上你的”

后来,我没有走,只是傻傻的杵在那儿看他完成了整个“仪式”。吃饭时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他读过很多有关于谦的书,觉得他很了不起,只是想瞻仰一下罢了。

我当时对着身边这货却仅仅认知为“逗比”,但是却丝毫没有理解他的想法。直到有一次机缘巧合我读明史,看到于谦一卷,才多少开始懂了一点他当时的心情。

或许,当天在于谦堂我并不该举起手中的相机,而是恭恭敬敬的为他老人家鞠上一躬。



老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觉得很有意思。虽然原话突出了旅行比读书重要,可是却又要把读书放在旅行的前面。

我们可以理解成:如果你没有知识作为旅行的基础,你不了解当地的文化和背景,即使你穿上了锦衣华服,吃遍了当地小吃,也不过是走马观花,自娱自乐而已。

其实:

面对同样一件事,一个物品,一个景点时,你只有了解的越多,看到的“差异”才会越多。

你只有懂美术,才会看到行走中的路人光与影的翩翩起舞;你只有懂音乐,才会听到一首编曲中作者和你的推心置腹;你只有懂藏文化,才明白为什么心灵会被洗涤,灵魂为什么得到升华?

我遇到一个驴友,他特别喜欢苏式园林,每年都要跑去苏州四五趟,每次都在不停的看树看水看房子。我猜,他眼中的苏州一定与我眼中的不一样。

我还有一个酷爱书法的同事,他抽空去了一趟王羲之故居回来后自嗨得不行,但是我同样去过,却感觉极其枯燥、甚是焦虑。

话又说回来,我真的不可能每一个地方都抱有同样的感动,也不能理解每个人的感受,看全每个人眼中的风景。但,这不正式旅行的魅力所在吗?

在更多的驴友眼中,旅行中的景点代表着历史、文化和逝去的故事,它们并不是乱石,朽木,以及拍照和发朋友圈。




我不禁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因为我看到的旅行只有金钱的味道和被炫耀蒙蔽的真实。以发朋友圈为目的的旅行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文化在你的朋友圈中似乎只有一个含义:“已阅,朕已去过,颤抖吧,你们这些没去过的渣渣!”

于是,他们在本该安静的祠堂里大声喧哗...

于是,他们在本该尊敬的石像面前任意攀爬...

于是,他们在本该保护的景区地上随便拉撒...


    关注 毒舌旅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