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随笔集赏析》:第2章 论经验

 

------第2章 论经验------



没有什么渴求比求知更合理。我们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接近它,当理性推理不足时,我们便运用经验。经验是一种比较愚钝的方法,当然它来得也简单。但是真理是如此伟大,因此我们不能轻视每一条通向它的道路。理性有如此多的形式,以致我们往往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我们的经验也有不少形式,我们从事件的相互对比中得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可靠的,因为事情永远不可能相同。在事物形象中没有什么普遍共同的性质,它们都具有分散性和多样性。

在我们人类制造的物品中,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别。没有什么艺术能作到完全相似:不管是帕罗赖特,还是其他人。不管那些制牌高手如何精心地打磨牌的背面,总是有些玩牌的人会分辨出不同的牌来,即使这些牌是混在一块的。相似处使得物体成为自身,但是不同点却又使它成为另外一个物体。因此,自然创造出来的东西也都是各不相同的。

我们研究一个课题,将其拓展成上千个题目,又加以细分,使其增长,如此我们便会陷入伊壁鸠鲁无限量的原子世界中。从来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事物作出相同的判断,而且两种见解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不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看法也会有所不同。

事情与面貌既不会和其他事情的面貌完全相同,也不可能与之完全不同。自然的造化可谓巧夺天工,倘若我们的相貌毫无相同之处,那就会人兽不分;倘若我们的相貌完全相同,人与人就无法辨别。所有事物都靠某种相似性而互相依存,所有范例都不是完善的,而从经验中得出的东西则永远存在缺陷。

无论我们从经验中获得什么成果,如果我们不善于利用自身熟悉而且足以起到指导作用的经验,外来的经验就很难对我们的制度有所增益。

因而,统治者应该以自己的善心和能力,无条件而全面地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自然规律不需要太崇高的学识。哲学家们篡改自然规律,给自然的面貌抹上重彩,使其变得矫揉造作,以致出现了单一主题多重面貌的现象。自然给我们双脚以走路,也给我们生活的智慧来指导我们,这种智慧虽不如哲学家创造的智慧那么巧妙、那么强大、那么华丽,但却是有益的。在那些有幸懂得如何真诚而有规律地利用自然规律的人身上,即在那些顺应自然的人身上,哲学家的智慧能做到的,自然智慧也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把自己交付给自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明智地顺其自然。

一个人只要善于学习,从以往事件中汲取经验便足以使自我变得更聪明。如果谁能回想起自己过去的极端愤怒,以及狂热是如何主宰自己的,那么他就能比亚里士多德更清楚地看到这种情绪的丑恶,也能更好地排斥这种情绪。如果谁能记得曾经受到过的伤害,以及使他们情绪发生变化的微妙的原因,那他就能为未来的变化和自己的处境作好思想准备。

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一生都会发生很多意外事件。我们就听听以上这些话吧,这些都是我们最需要的,如果因为自己的多次错误判断而不再相信自己的判断力,那岂不是很愚蠢?

一个人仅仅记住自己说的蠢话或做的蠢事是没有用的,他必须记住自己是个蠢人,这才是具有更重要意义的教训。如果每个人都注意观察让他产生情绪波动的环境以及这种情绪带来的后果,那么,他们可以知道这种情绪何时到来,并且可以稍微使其减缓。这种情绪并不总是突然就抓住了你,而是有其预兆和阶段的。

“认识你自己吧”,这样的建议对每个人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智慧和启蒙之神让人将这句话刻在他庙宇前,而他也很清楚应该在所有方面引导我们。柏拉图也曾说过,智慧无非是实行这一建议。在色诺芬尼的著作中,苏格拉底还对此做了详细的核实。只有深入研究了各学科的人才会发现其中的难点和疑点,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才智基础,才会注意到一般人疏忽的事。只有推门才能知道门是开是关,由此产生了柏拉图式的难题:“知者不必探究,因为他已经知道;不知者也不必探究,因为他们不知道探究什么。”因此,在“认识自己”这个命题上,每个人都果敢自信而且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聪明过人。其实这正说明人们对此一无所知,正如苏格拉底告诫厄提戴姆的那样:“我一无所知,只是觉得学海无涯,因此我在学习上的所得就是深感学无止境。”

人应当谦虚,服从规定,表达主张时冷静而有节制,对咄咄逼人的狂妄自大敬而远之。这种狂妄使人只相信自己,是纪律和真理的大敌。听听某些人发号施令吧,他们首先提出的建议就是按规格建立宗教和法律。亚里斯塔库尔斯说过,古代世界上只有七位圣人,而在他的时代,世界上只有七个蠢人,现在,难道我们不比他们更有理由这样说吗?肯定和固执是缺乏智慧的表现,那些蠢人每天都会一百次地摔倒在地上,而他们神气活现的样子竟然和过去一样,坚决而自信。

赏析

时下有不少工作岗位招聘人才时最时兴问是否有工作经验。我禁不住想问,什么是工作经验?工作经验是对以往从事工作的经验积累、心得体会吗?倘若真是如此,工作经验岂不等同于工作经历?

不否认,以往的工作经验会使你顺利的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但倘若你又以以往的工作经验对待新的工作,那么,你的工作会有新的起色吗,会有突破吗?毫无疑问,一成不变的工作方式,只会让你一成不变地复制你的今天。缺乏创新的精神,你便不可能长久的胜任你的工作。蒙田对经验的看法观点鲜明:认为用经验来思考事情那是不可靠的,因为事情永远不可能相同。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7206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3章 论忧伤------

世人老爱将忧伤挂在嘴边,不仅如此,还总要给它饰以诸如智慧、道德和良心之类的华丽外衣。这样的行为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意大利人称忧伤为邪恶,这样的言论实在是太精彩了。因为忧伤从来就是一种有害的品质,总是和空虚、懒惰、懦弱卑小搅在一起,因此,斯多葛派哲人对它特别禁忌。

据说埃及国王普萨梅尼不幸战败而做了波斯王康比译的阶下囚,当与他一同沦为阶下囚的女儿,提着水桶可怜巴巴地从他身边走过时,朋友们感伤不已,纷纷落泪,而他却无动于衷,低头不语;看到儿子被拉出去处斩,他依然不动声色。直到他最后一个亲信从战俘中被拖走后,他才开始捶胸顿足,悲痛欲绝。

不久前,一位亲王在特朗特接连听到两个不幸的消息:一个是他的长兄之死;另一个是他的二哥去世,其长兄是他们家族的顶梁柱,代表着整个家族的荣耀和自豪。长兄去世后,家族的希望随之寄托在二哥身上。不料二哥也相继去世。如此巨大的打击,他愣是挺住了。几天之后,一个仆人的死亡,反而令他痛不欲生。有人说,他是被这最后一击摧垮的。其实,先前的不幸已经把他推到了绝望的边缘,往后哪怕是一丁点儿的精神刺激,也足以把他摧垮。

有一位画家留下过一幅伊菲革涅亚献祭仪式的作品。画中殉难少女的美丽、清纯以及各个层次的描绘,表现得凄楚动人,淋漓尽致,而少女的父亲仅是以手掩面。是画家的功力不够?还是巨大的悲痛从来就难以表达?!

诗人笔下的尼俄柏是位不幸的母亲。她先是丧儿子,继而丧女儿,接踵而至的丧亲之痛,把个活生生的母亲变成了石头。“悲痛将她化为石像。”

奥维德如此描述。

噩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轰然而至,刹那间摧毁我们所有的感觉神经,所谓大悲不言痛,即是此种状态。然而,巨大的悲痛终于将泪水挤压出来的时候,它多少会洗去一些哀愁,像化脓一样带走烂掉的伤痛。

在布达战场上(弗迪南与匈牙利国王约翰的遗孀之战),一匹战马驮着一具尸体格外引人注目地奔驰而来。死者生前英勇善战,表现非凡,深得众人敬仰。当死者的盔甲被解开时,在场的战士个个泪流满面,惟独德军统帅雷萨利亚克毫无表情。他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死者,像石头人一样,接着砰然倒在地上。原来死者是他的儿子。

不管是喜是悲,只要情感冲动超出常态,人就会变得疯狂无度、不由自主。那些爱得死去活来的情人,眼见好端端的,陡然间就会觉得若有所失,茫然无措。可以体会且能承受的感情,都是寻常之情。

意外的惊喜也常常如此。

古人记载的有关事例中,有一例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辩证法大师狄奥罗斯,因为一时不能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顿感无颜面对学生和听众,当场气死。康比译曾问鲁萨梅尼:“有人为什么不为儿女的不幸而悲,倒是为朋友的不幸大悲?”答曰:“丧友之痛,痛于言表;丧亲之痛,无法可表。”

是啊,过分的忧伤总是让人丧失理智。因此,我们怎能不多用理性来强化自己呢?!

赏析

忧伤是洪水猛兽,一旦突然来临,便能置人于死地。倘若你一生都在忧伤中度过,它便会慢慢地折磨你,使你失去斗志、失去信心。

人之一生是不幸的一生。每一个人都应明白,人生于世,随时都有不幸降临。轻至意外惊吓,重至丧亲失命,没有人能预料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因此,与其充满忧伤的去面对,倒不如理性的去看待。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7206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外文原版小说 《蒙田随笔集赏析》

作者:刘烨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8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蒙田随笔集赏析”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7206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