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行贵州》:第1章 伟大文明源起的足迹:龙现贵州(1)

 

------第1章 伟大文明源起的足迹:龙现贵州(1)------



龙的世纪

可曾想象,一个名符其实的山国,原本竟是一片水的世界。

两亿多年以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经历了18次升降运动和3次褶皱运动,地覆天翻,石破天惊,才变成了如今的贵州高原。

贵州足龙的故乡没有人见过龙,但却没有人不知道龙。

龙是神话传说中最有渊源、最有来头的吉祥动物,高傲而且尊贵。

中国是龙的故乡。

“地无三里平”的贵州,地势险峻,山峦连绵,而山恰恰就是真正的藏龙所在。

“龙”来到了贵州,不是神话,也不是传说。

故事得从1957年说起。那一年,有一个叫胡承志的国家地质陈列馆副研究员来到贵州,意外地收集到了8件古生动物化石,稍后,贵州省博物馆曹泽田又在同一地方采集到了同样的“遗物”9件。这是巧合吗?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知名学者杨钟健教授根据这些标本,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立刻震撼了整个考古学界:这些化石原来是两亿年前突遭灭顶之灾的贵州龙的“骨骼”,其存在年代距今约2亿4000万年的中三迭纪。为了纪念胡承志的最先发现,这种龙最终定名为贵州龙科贵州龙属“胡氏贵州龙”种。

“怪不得,我们这里发得这么快哟,原来是坐在了龙脉上。”

寨上的老人惊叹道。

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其实只是一个居住:300多户人家、计有1500余人的小村子——黔西南州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地处东经105°00"36"’,北纬25°09’12”。村子的周围,是一座座在贵州怎么也排不上号的石山。裸露的岩石与参差的林木错落交杂地点缀其间,像是在有意地疏淡它可能引发的种种神奇。山峦相连,沿着一条粗实的弧线扣在一起,围出一片平坦的坝子。一个个布依族、苗族、汉族混杂居住的村寨就牢牢地贴着山坡的壁沿排列着。寨子中间,随处可见茂密葱茏的林木果竹连在一起,成片成带。中间的小坝子,自成一个盆地,肥沃而又宽阔,俨然一派如画的绿荫景致。

出绿荫村向左走约500米的山路,是一个当地百姓称之为“光堡堡”的地方。它是一座大山主峰的侧面,横中没来由的凸起一个巨大的小山丘,如一座从无人照料的坟塚:光秃秃的页岩漠然而又冷涩,岩隙间几簇稀疏的荆棘刺丛,凭添了几分荒凉的萧然。事实是,这里确实是一座坟塚,只不过里边埋葬的不是人,而是惊世旷古的贵州龙化石群。沿着“龙脉”探寻,考古工作者又在附近找到了两处这已经绝后了的家族遗址:一处是与“光堡堡”紧邻,相距不过100米的一座小山岗;另一处在绿荫村后1000米之外的烂泥湾。都是很不起眼的小地名。

可是从这里发掘出来的“龙种”一点儿也不平凡。专家们说,贵州龙化石是代表原始鳍龙类在整个亚洲的第一次发现。

它比欧洲的属更为特殊。它生成的相,与在欧洲阿尔卑斯山中特率耐石炭相十分相近,极具生物l-和地理分布上的意义,具有极珍贵的科学价值。它们在埋藏沉积后,保存到现在,组成了三叠纪地层中的贵州龙动物群,里面不仅有成年化石,还有发育成长的幼年个体,显示出该动物群的多样性。贵州兴义是我国已知的海相地层中唯一同时发现三叠纪爬行动物和鱼化石的产地。如此众多的爬行动物化石和鱼化石在一个相同层位中发现,在国外相关的海相地层中也是罕见的:。

一龙引出百龙呤。短短的几年里,在贵州境内又陆续发现了大方中国弯曲龙,以及未定属种的仁怀、赤水、贞丰、息烽、平坝等地发现的陆生恐龙。但更多的还是海生的龙种,诸如“意外兴义龙”、“宋氏清镇龙”、“邓氏三桥龙”、“黄果树安顺龙”、“周氏黔鱼龙”、“新铺中国豆齿龙”、“茅台混鱼龙”以及产于关岭、兴义、安龙、盘县等地许多未定属种的贵州龙、幻龙类等等。

在贞丰牛场下坝,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龙的脚印。

可曾想象,一个名符其实的山国,原本竟是一片水的世界。

两亿多年以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经历了18次升降运动和3次褶皱运动,地覆天翻,石破天惊,才变成了如今的贵州高原。

水滋养了龙,山埋葬了龙,不知道是一种自毁还是一种绝恋?或许是龙真的不愿离去,毕竟家园的情结不是轻易就能割舍的……

龙行贵州

贵州多山。龙埋千年难免会显出龙的骨架。造型也罢,写意也罢,那渊源都可以上溯千千年、万万年。纵是摆古的人不说,山也会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开它旷远的追忆……

山又发源了水。有水的地方,说不定龙也许还活着。

沾了龙气的“黔山第一山”龙是死了,可是龙的精髓未散,走进贵州的山山水水,依然随处可见龙的踪迹。贵州有一句话如是说:“山走龙脉,水流龙势”。

梵净山自然是沾了“龙”气的。“你知道梵净山原来叫什么名字么?”老人们的摆古常常从这儿开始,“叫九龙山。要不的话,它哪会这般风光……”领略过梵净山的人一定忘不了这般景致:登临山巅,与佛结缘,凝目屏视,但见飘忽山间的云海,瞬息万变,常有一团突然从天际坠落下来。每当“佛光”闪现之前或雷电照彻夜空的时候,天上会出现“幻影”,人与物的影子反射天空,突然放大若干倍。静坐梵净山顶,更是奇幻无穷:阳光从背后射来,云端闪现三道迷离的光环,外圈是太阳,中间是人影,靠下是金顶。“知道不?这叫祥龙驾临哩。想想,没这点仙气,国舅李颖会在此建刹、李太后会来这里坐化、万历皇帝会敕赐‘古茶殿’的匾额么?这里呐,明朝万历以前,香火就很盛了,到今天也还没有衰减,就是这个原因……”说话的语气亦满怀虔诚。

是为“黔山第一山”,想来也该不是浪得虚名。沿松桃的百乌寨一路前行,直抵印江的木黄,可见一段由19个形态各异的山堡联成一体的山系,其长约10千米,当地人称之为活龙山。

乍看一眼,最前面的那个山堡确实如一具硕大的龙头,在百乌寨后高高昂起;末尾的一个山堡,则像龙的尾巴,在木黄河边雄劲的翘起;中间的17个山堡,宛如正在蓄势扭动的龙身。纵是认真作一番测量,19个山头的距离也仿佛预先便设置好了的,搁落得十分均匀,山头的大小,也好像刻意修葺过了的,高矮适度,颇得动静相间的意韵,再加头尾一脉相连,倒真的像一条蜿蜒前行的巨龙。

是真的龙。龙势显然。不同的季节,站在活龙山的不同位置观瞻此山,确实龙味十足:夏如青龙出洞,莽莽苍苍;冬如银蛇起舞,气势恢宏。意想中的龙自然是没这般气派的。果然,一遍遍的触摸,一次次的聆听,龙的“真味”便从那古老的传说中醇香四溢地淌了出来:话说从前百乌寨有个叫文公的人特别喜好龙,为此他经常朝思暮想,有时甚至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一天,百乌寨上空突然迸射万道霞光,千重紫气密集,一条真龙腾云驾雾从天而降。只见这条龙摇头摆尾,浑身蠕动,闪闪发光。寨上的人被这奇幻的景致吓傻了眼,纷纷退避。唯有文公,不但不退,反而高兴得手舞足蹈,并跑到近前与龙亲近起来。他时而抚摸它的头,时而摆弄它的尾,接着又给它烧香化纸,一边还万分虔诚地作揖叩头。没想到文公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龙,兼之这里溪水潺潺,清泉叮咚,树林苍郁,龙于是定居下来不走了,天长日久,龙越长越长,越长越大,便化成了今天的活龙山。

贵州多山。龙埋千年难免会显出龙的骨架。造型也罢,写意也罢,那渊源都可以上溯千千年、万万年。纵是摆古的人不说,山也会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开它旷远的追忆……

黄果树瀑布与龙宫山又发源了水。有水的地方,或许龙还活着。

听说黄果树瀑布下的深水潭便有一条蛟龙在渴饮。果真如此的话,这水的滋养也够尽心的。千年不断的供给不说,还舍了命从那七八十米高的地方摔下来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黄果树瀑布的得名缘于此。

黄果树瀑布的壮观也来于此。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瀑布边上住着一对专种黄果的老夫妻。从他们爷爷的爷爷那个时候起,就听说瀑布下边的深潭里尽是金银珠宝,天上那绚丽的彩虹便是潭底的金银珠宝放射出来的光芒。俯首下望深潭,确实可以看到灼亮的金光在闪烁。

有一年,老夫妻种的100棵黄果树,虽然棵棵开花,却只有一棵结了一个果子。一天,来了一个商人,说这是一个宝,愿出1000两银子买下这个宝,并相约100天后来摘取。临行前,商人留下50两银元作为定钱,并叮嘱他们不要把这件事对任何人讲,还交待要日夜轮班守候树下,不许人摸,不准鸟碰。按照商人的吩咐,老夫妻只好依约日夜守候树下,一月,两月,黄果越长越大,到第九十九天,黄果已长得如同南瓜一般。可是老夫妻由于连日的轮流守候,早已筋疲力尽,再也支持不住了,于是就提前一天把黄果摘-V放到屋里收藏起来。第二天,商人来了,得知黄果已被提前摘下,心中稍有不悦,然已成事实,说也没用,也践约了。得了黄果,商人就一溜烟往瀑布边跑。到了瀑布近前,商人一甩手便把黄果丢下了潭。接着,奇迹出现了:潭水莫名其妙地干涸了,潭底的金银珠宝盘成一圈古怪的图案堆积着。商人放下绳梯不顾性命地爬下去。一块一块地扳呀扳,直到太阳西下了也不停歇下来。突然,那“图案”动了,并撑起了硕大的头颅,发出了一声轰鸣。立刻,山顶天崩地裂一声巨响,一瀑大水便飞了下来……“原来,那是一条金龙呢。”

以后,老夫妻逢人便说,“金龙,动得么?”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人去动了。而那飞瀑而下的水,只要潭里的龙不死,就会永远流个不停……

当然,鼎鼎大名的龙宫自然便是龙的宫殿了。龙为大,所以龙宫敢称“天下第一洞水”。在其间游历,确实可以处处得见龙的踪迹。有一个叫“龙吟虎啸”的地方,据说当年这里曾经是一个叫龙潭寨的村子,后来被石头掩埋了。传说是这样讲的,远古的时候,南山上的猛虎常来这里威武吼唱,而卧在水中的龙王三太子鳄鱼龙十分不服气,也天天游到卧龙池边引吭高歌。

它们的歌声震动了山林,激起了喷泉,但却惹怒了龙王,龙王在一夜之间把它们都变成了石头,尽管龙没有现,但它的功力却已经可见一斑了。

“响龙窝”是唤龙之所在。龙宫的早晚云雾,就从这里升起,而这云雾的升起,却是很蹊跷的:只要牛一发声吼叫,云雾就会立刻升腾起来。当地人的解释是:接此信号后,天上的游龙便要来此歇脚唱歌了。

天池可是龙的大手笔。当地民间是这样传说的:当年,神龙想要从山中伸出头来,没料想,一支龙角穿破了山岩,住在这里的人家连同他们的房屋、土地和树木通通塌陷了下去。这一下就露出了天窗,于是,龙找到了出口,一扭头顺势从天窗直奔了出去,变成了龙门飞瀑。那龙一经出洞,就飘然而去,呼风唤雨不知行踪。而龙角穿破的地方则留下了一个深坑,它带来的水就从那里涌出来。水流不断,越积越多,便形成了这个幽深的天池。

“有龙,它总要现的。即使不现,也能感觉得到。”这话确实有点玄。

龙脉卜的村寨名川大河,沾附着可望而不可即的龙气,这原本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实人们也期望获得这样的理解。可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也求得了龙的庇护,这就难免让外人嫉妒了。

知道巴冶么?这是一片坐落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良上乡的高娄山下村寨。这里居住着一群古老的“嘎呆吊勒”,即:“唱‘勒’地方”的苗族。“勒”是巴冶苗族对歌的总称,“唱‘勒’地方”的苗族是这一群落对自己的称谓。地理位置上,它处于黔东南“千里苗疆”的东北端——三穗县南部与剑河县北部交界处东西长约20千米、南北约8千米的狭长山谷地带,里边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寨头、上坪、小台力、石坪、中坪、平寨、小巴冶等29个自然村寨,团聚着21000余人。“嘎呆吊勒”世代聚居在此已经好几百年了。

和所有古老的村寨一样,巴冶也有它古老的传说。只是一掉进巴冶的传说里,便触摸到了龙。老人们说,巴冶是五龙归位之地,可是龙到了这里却没有水,鬼师把酒烧香问过祖先,祖先说龙被石山挡住了,要把龙引到有水的地方去。于是,人们就在山脚修了一座引龙桥,当年,巴冶只有12户人家,每家就修一个桥墩,一共修了12个桥墩,修好了桥,人们就赶着水牛,从高娄山老屋基那儿把龙引了过来,从此,山泉就幽幽地流进了这片土地。

黔东南州镇远县的报京大寨有个芦笙堂,更小,面积只有800平方米左右,可是方圆百里闻名,就是因为占了龙气。报京大寨人更是以此为自豪,说起它的故事,总是追溯得很远很远,叙述得很细很细,唯恐遗漏了一点点。“我们的祖先最先是从剑河迁移过来的。初到报京时,先住在寨底,后搬到景雄。率先过来的是周姓人家。当时大寨这地方还是深山老林,其间多有猛兽出没,所以寨子只好远而避之。可是蹊跷得很,当时一周姓人家喂着一头膘肥体壮的大水牛,每天早上放出圈门,便径自头也不回的往这边奔来,傍晚回去,总是全身鲜血淋淋的。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4732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2章 伟大文明源起的足迹:龙现贵州(2)------

主人觉得奇怪,一天早晨放牛出门后,便尾随而来,悄悄跟着牛进了林子。但见牛到了芦笙堂那儿便停了下来然后威风凛凛地吼叫一声,跟着马上尾巴翘起,四蹄猛蹶,旋毛竖立,牛头呈抵撞状,绕着芦笙堂打起转转来。不大一会儿,即浑身汗水淋淋,现出了道道血痕。主人睁大了眼睛细看,原来那芦笙堂中盘着一条冥冥闪闪的麒麟龙呢。主人好不高兴,当下一声不吭地打转回去,当夜便招领全寨搬了过来……”

现今这芦笙堂依然安好。走到寨脚,进入鳞次栉比、挤得几乎透不过气来的吊脚楼群中,但见一方并不规则的空地,里边是乱石铺就,几株小草萋萋摇曳,那便是芦笙堂了。虽然是荒芜了一点,可它在报京人心中的圣地位置丝毫不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三月三便是从这儿拉开帷幕的。

芦笙堂是不准人家建房落座的。

“好地占龙脉,龙脉保村寨呢。哪家要是在那儿座了,便把龙脉占尽了,村寨就会败下去。”身兼巫师又是寨老的邰相权如是说。听寨上的人说,这话前些年刚被印证过。说他们大寨里有一个在乡政府工作的人,那年造房有意无意地将房子的一角占进了芦笙堂,结果房子刚建成,便调进县里当了一个什么局的局长。后来村民们觉得他家的房子侵占了芦笙堂的龙脉,便将那房子移了一点点。没多久,他又从局长的位置退了下来,有板有眼,有名有姓的,实在令人好生奇怪。

龙无形,但龙有神。见与不见和在与不在好像真的不是一回事……有人为贵州测了一个字,将“贵”拆成“中”、“一”、“贝”,意为“贵州是中国的一块宝贝之地”。说不准这里边还真的隐藏了点什么“宝贝”,或许就是龙。

与龙共舞

水牛龙生活在水里,乃是祖先蚩尤逐鹿中原,沉于深渊所变。所以在苗家心目中龙的形象是:头似牛头,长着一对雄伟的犄角;身为蛇躯,满身花纹。

清水江上群龙逐浪与龙共舞,最宏大壮观的场面莫过于赛龙舟了。

说到赛龙舟,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端午节,想到三闾大夫屈原,但这是汉文化的诠释,屈原的故事也早已家喻户晓。

苗族的龙舟节却另有说法,那传说也鲜为人知。话说古时候,清水江边住着一户苗家,以打鱼为生。这一家仅有父子二人,儿子名叫九保。一天,九保随着父亲下河打鱼,突然天色骤变,乌云翻滚,狂风大作,河里恶浪排空,只见从那深潭中跃出一条恶龙,凶狠地将九保拖进龙洞。九保的父亲立即潜入江底,寻到龙洞。可是此时九保已经丧身,尸体正被酣睡的恶龙当作枕头枕着。九保的父亲怒火中烧,钻出水面,回到寨里,当众揭露了恶龙的罪行,激起了群众的愤怒,于是大家齐心协力,采用火攻,终于惩治了这条残害良民的恶龙。除害取胜的消息传开后,沿河两岸的苗家儿女群情振奋,载歌载舞,欢呼胜利。从此,清水江两岸的苗族人民,便在农历五月下旬以划龙船的形式来纪念这个团结战斗的日子。在民间传说中,那条害死九保的恶龙受到惩治后,给清水江边的苗家托梦,向苗家请罪,希望苗家儿女宽容行好,用杉木仿照龙的身躯制作木船,在每年五月间于清水江、小江河一带划几次船,让它如同活着时那样在江河中嬉游几天,这样它便兴云作雨,保人问五谷丰登。当地的苗族人民一心盼雨保苗,经过议论,同意了恶龙的请求。于是各寨就兴起了划龙船的习俗,所以,苗族龙舟节的活动一直流传至今。

贵州苗族的龙舟节以黔东南州台江、施秉两地最为隆重,它是两县交界地区六七十个苗族村寨共同举行的重要传统节日集会。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从施秉县的平寨开始,经台度、塘龙、榕山,五月二十七日抵达施洞镇结束,历时整整四天。

苗族龙船有统一的规格,皆由三根粗大、挺直的杉树挖成槽形的独木舟并排捆扎而成。中间一只长约7丈,称母船;两侧各长5丈许,称子船。龙头选用7尺多长一棵质轻且韧、宜于雕刻的水柳树雕刻而成。龙头昂首向天,须发飘拂,栩栩如生。龙头两边安上一对弯曲硕大的水牛角,一支角上写着“风调雨顺”,另一支写着“国泰民安”。这水牛角的来头还真不小,要说的话,得从人类最初的发源说起。传说龙、雷公、姜央都是从蝴蝶妈妈的12个蛋里孵化出来的同胞兄弟。龙的领地是水域。一天,龙上得岸来欣赏人间景物,却被虎视眈眈的雷公发现了,雷公以为龙要来与它争夺地盘,于是一个筋斗俯冲下来与龙械斗。时值姜央路过,当即以理评说,龙始得救。龙为感谢姜央而变水牛为其服役。还有一个传说是这样讲的,水牛龙生活在水里,乃是祖先蚩尤逐鹿中原,沉于深渊所变。所以其在苗家心目中龙的形象是:头似牛头,长着一对雄伟的犄角;身为蛇躯,满身花纹。

龙舟上的人员,计有鼓头、锣手、撑篙、理事、艄公、桡手等6部分人。另外,在龙的头部或尾部常常站着或坐着一两个小孩。

又一个传说是这样讲的。九保被恶龙抓去当了睡觉的枕头后,父亲一气之下,用猪尿包将火草、火镰、火石包好,潜入江底,放火烧了龙宫,将龙砍成几段。大家捡来分吃之后,天黑了九天九夜。一天,一妇女带着小孩到江边洗衣,孩子用草绳系住棒槌,在水中拖上拖下,嘴里学着锣声鼓点不停地念诵着:“咚咚咚当、咚咚咚当……”每念一下,天便亮一点。小孩不自觉地念下去,就把天念了个光光大亮。于是各寨便摹仿棒槌的形状,挖木为船,在江上一边划船一边敲锣打鼓,于是就形成了波及清水江中游70多个村寨的龙舟节。

由这个故事产生出来的再一种说法是,龙窝着了火,烧了九天九夜,烧得天昏地暗。第十天早晨,人们发现被烧死的龙漂浮在清水江面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于是便争相割来煮食。

平寨的人发现得早,割得龙头,塘龙的人第二轮赶来,得龙颈,榕山的人得龙身,后来的人便只有龙尾和龙肠了。根据这个顺序,所以每年庆贺杀龙胜利的日子,就按照各村寨所得龙的部位,依次行进……

节日的第一天,各寨龙舟皆按期下水,驰骋平寨。二十五、二十六两日分别在塘龙、榕山划赛。这几天,沿江鼓头的亲戚好友纷纷赶到江边,放炮,载礼迎接,称作“接龙”。他们要为龙头挂绸,把人们送的鸡、鸭、鹅,挂在龙颈上;也有的送猪、羊、牛、马等重礼。当把红缎系在龙头的角上后,接着斟上一碗酒先敬鼓头,又依次向所有龙舟上的人一一敬上一碗,一边还要唱诵《接龙歌》:

今天等节日,今天节日到。

水龙好心肠,送来百把小宝宝,千万儿孙给父亲。

4天期满,浩浩荡荡的龙船队伍来到施洞镇,自然又是一番热闹的景象。活动结束,大家依依惜别,祝福的语言全都藏在了《祭龙船歌》里:

我手里拿只白公鸡,一罐米酒赛糖蜜。

这山叫一声,那山喊一喊:

请山龙齐下山,

保护寨子保平安,赐给大家添子孙,多像蜜蜂万万千。

舞完了“水”龙又舞“火”龙。

农历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台江县台拱镇、施洞镇,施秉的城关镇、双井镇等地的龙灯会也是一番热闹景象。十四日晚,“龙”便闹了,附近几十个苗、汉村寨的亮龙、草龙、硬颈龙纷纷拥入镇上。十五日8时许,“龙”开始挨门挨户拜年来了。

龙灯从龙头开始,龙身、龙尾在主人家堂屋转一圈出来,以祝来:年吉祥如意。10时左右,所有的龙灯汇聚闹区尽兴舞耍。这时,围观的人群中突然会有人对着龙头燃放花筒。刹那间,火花喷射,烟雾四起。耍龙人边舞龙,边扑打燃烧的火。龙灯挣扎逃窜,嘘花者紧追不舍。有时候,好几个花筒同时对准一条龙喷射。据说乡村的龙灯被烧得越厉害越好,因为可以给来年带来风调雨顺,否则,寨里人是不愿让龙灯回家的。这样的狂欢活动一直要到次日凌晨3时左右才告散场。正月十六,玩龙人在河边把龙灯火化,并杀猪欢庆,村人奔走相告“吃龙肉喽”,举寨欢腾……

苗绣上百变的龙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苗族姑娘称“花衣”为“乌鳞”,意即“鱼鳞纹之服”。

传说该地女人能歌善舞,但无花纹衣穿。有一年,过牯脏节,来跳芦笙舞的人很多很多,龙女三姐妹也来了,她们所着服装五彩缤纷,美观极了,苗女们羡艳不已。但过完节,龙女们便潜入河中回家了。有一苗女很想摹仿龙女的衣服,于是每天到河边等龙女。有一天,她终于让龙婆带到了龙女家,跟着龙女学习做花衣的方法,整整学了三年,才掌握了全套技术。

于是她返回家中,又把自己学得的东西悉心教给苗女们,所以今天的苗家姑娘才有了一身鱼鳞花衣的装扮。是一种注定,也是一种缘。

确实,点缀在苗族妇女服饰上的龙纹图案才是最丰富的。

龙的种属,也只有她们才数得最清楚,分得最明白。

78岁素斋老太太年轻时可是施洞一带名声比雷还响的绣花能手,提起她,现今好多人都还啧啧称赞。老太太现在已经很少操作针线活了,只有寨上的姑娘前来学艺时,才精要地点拨几下。说起龙来,老太太可是行家里手中的行家里手。“我们苗家的龙多着呢。有牛龙(山龙)、狮龙、猫龙、象龙、虎龙、鸟龙、马龙、蛇龙(水龙)、蝗蚓龙、虾龙、泥鳅龙、蚕龙、鱼龙、穿山甲龙、猪龙、螺狮龙、树龙、鸡龙、花龙、貅狃龙、饕殄龙、夔龙等,多的不说,百十种是有的”。

“那不什么都叫龙了?”

“是又怎么啦。你想它是龙,它便是龙呗。”

话虽这么说,看过素斋老太太绣作的那些龙纹图案,个个都惟妙惟肖不说,龙的威风也是飒飒生气的,没一个猥琐的形象。只是那情态、造型,哪怕是同一种类属,也实在太繁复了。

老太太说,“龙也不是固定的嘛。已经变成龙的物类是成了精的,所以看起来神气得多。而有的呢,由于修炼的时间不够,精气不足,还不是真正的龙,因此看起来怪头怪脑的,或者是人首蛇身、人首鱼身、人首鸟身,或者是人首田螺身鹿角、蚓身牛角、蚕身牛角、象身鹿角、猪身鹿角、虎身牛角、鱼身鹿角、狗身牛角、蜈蚣头蚓身、蛇身猫头、蛇躯鸟翅、鱼身鸟翅、蛇身蜈蚣头花树尾等,总之什么都有……还有一种(情况),成了精的龙是会变的。比如貅狃龙,有时为人身鸟面,有时却似犀牛,有时人面兽身;蜈蚣龙,有时为人身鸟翅,能驮日月上天,有时为人首蜈蚣体……不仅如此,不同的龙还可以互相转化,像鱼龙是枫木龙的叶子掉到水沟里所变,鱼龙上岸后变成蛤蟆龙,蛤蟆龙跑到山上又变成了人龙……蛮有意思的。”

但是怎样变,它们的头上总少不了一双大大的角:牛角,也就是龙角。

“那可是我们的祖先哟,变不得的。”

又是记忆的缠绕。古史说,苗族祖先迁徙过黄河时,猪、鸭因河水太猛都被冲走了,最后是水牛把人从北岸渡到了南岸,才得以摆脱敌人的追赶,绝处逢生。

还是不太明白苗家妇女身穿如此缤纷五彩的“花衣”的真实意图。如果仅仅是为了复活祖先那荒远的记忆,这份情感实在是太负重了。而将这负重的情感招摇于许多欢娱的场面上,好像有点有违了伊始的初衷,但事实恰恰是,只有在比较隆重而叉盛大的节庆日,妇女们才会穿上她们一辈子的珍藏,姑娘们才得以畅达地挥霍做父母的起早贪黑含辛茹苦的积蓄。

“不管是成精的还是没成精的.龙毕竟是龙啦.到底不是一般的凡物,它总是最漂亮、最神气、最有本事、最富有的。我们苗家的女人把它绣在服饰上,让人看起来又美丽又高贵,以示珍贵吉祥呗。”说到这,老人又沉浸到了往事的甜蜜回忆中,“我们苗家的龙啦,个个都可以享受,个个都可以制造。这制造的功夫可不一般呢,你别看她们有时都使用一个相同的模子(剪纸)作底稿,但针线的疏密不同,用线的颜色不同,造出的龙就各不一样。那时候,随便做哪种龙,我绣的总是最好看。

伙伴们都来跟我学,可总是做不像;即使最好的,也总是有那么一点点不像。”

正说话间,有两个姑娘来找老太太,都说自己绣的龙左看右看都不太像。老太太接过她们的衣料,眯着眼睛看了一会,然后对高一点的姑娘说:“雄龙呢,个体要长一些,头要大一点,这样看起来才威武;骑在它背上的女人,要绣的富态一点,才搭配得好。”说完了,又拉过另一个姑娘,“雌龙呢,个体要稍短一些,肚子要突出来,头不要昂得太高,这样看起来它才像听骑在背上的男人的话的样子。”

“我们苗族的龙和汉人的不大一样。人可以骑它,可以摆弄它,它和我们祖先是同胞兄弟嘛,也是通人性的。”老人接着对我说。

苗族的传说里说,他们都是从枫树妈妈与水泡游方生出的十二蛋里孵出来的。至今,《接龙歌》里还这样唱着:

开天辟地来,

龙是枫对生,龙是枫树养;

枫树用奶养,枫树用奶喂;

养它快快大,养它快快长。

但是有意识地在明显标志有雌雄龙形的构图中,将母龙身上的驾者固定为男神,公龙身上的驾者固定为女神,应该是很有意味的。

“这个么?这叫‘讨婴崽’,也就是妇女向龙要小孩。你没看见么?在龙的头部或尾部,还绣得有一两个小人儿呢。”

走出素斋老太太家的院子,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图腾(totem)是北美阿尔冈金部落奥吉瓦人的方言,这“龙”是不是也是苗族的方言呢?图腾有一个单一的意思,即“他们的亲族”,只是这“龙”呢,还真有点一言难尽……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4732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生活时尚小说 《龙行贵州》

作者:王苗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8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龙行贵州”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4732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