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花 · 完结篇 / 七个主题

 

完结篇也总有散场的黄昏...

《暗恋桃花源》全解之七 - 完结篇
《暗恋桃花源》的深度剖析系列文章包括
一种追寻,两种对比,三台大戏,四种情节,五个意象,六位人物,七个主题
七个主题
    爱情 / 悲喜 / 沟通 / 得失 / 错过 / 人生 / 记得
爱情
1
在那个大时代里,生命都渺小得可怕,爱情的悲欢离合又算得了什么?就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女人说的“战争之后,世界变得如此动荡,以至于我对你的爱变得那么卑微,卑微到我羞于提起。” ⑥那个时代有太多的云之凡和江滨柳了。犹记得一句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云之凡:要是我们在上海也不认识的话,不知道会怎么样。
江滨柳:不会,我们在上海一定会认识的。
云之凡:你这么肯定?
江滨柳:当然。我没法想象,要是我们在上海不认识的话,那生活会是多么空虚啊!……好,就算我们在上海不认识,那么我们隔了十年,我们在、在汉口也会认识的……
云之凡:……在汉口……
江滨柳:就算我们在汉口也不认识,那么隔了三十、四十、五十、甚至六十年,我们在海外也会认识的。我们一定会认识的。
云之凡:可是那样子的话,我们都老了……那还有什么意思啊。
江滨柳:老了,也很美啊。
四十年后,他仍然记得她,尽管自己的妻子待他体贴入微,照料周详,可这些也没有动摇他的执着;他带着她送的围巾,朦胧睡梦中,仿佛又回到上海的那个平静的月夜,他忘不了的是一个名字“云之凡”。

这些年,你想过我吗?
我写了好多信上海。后来,我哥哥说,不能再等了。再等,就老了。
云之凡慢步移到门口回头望,江滨柳向她伸出手臂,云之凡终于走过来握住他的手。四只苍老的手,隔了近半个世纪之后,再次握在一起。

林清玄在其散文里提到:“在广大的时空中,在不可思议的因缘里,与有缘的人相会,都是一生一会的。如果有了最深刻的珍惜,纵使会者必离,当门相送,也可以稍减遗憾的。” 剧里所讲述的爱情让人动容,一段段的相遇与离别。厮守与错过。面对与逃离。在最美好的韶华里遇见,却注定错肩。在最沧桑的年月里重逢,却物换星移。也只能叹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遥远而美丽的“桃花源”是人们永恒的追求,而酸涩而甜蜜的“暗恋”则是人们永恒的情感。
悲喜
2


一开始以为《暗恋》是悲剧,《桃花源》是喜剧。然而当我们继续往下看时,才发现,原来他们是悲中带喜,喜中带悲,就如同人生,不过就是一出悲喜剧罢了。

记得管理员来锁门时,《桃花源》剧组说,再让我们排一下最后一出戏吧,戏中,老陶回到原来的家,想带春花没有烦恼的桃花源。却看到了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苦恼的袁老板和妻子春花。原来他们过得并不幸福美满。爱情和生活始终是有差别的,费尽心机在一起,却不一定幸福。离开的老陶看到这样的情景,无奈却又哭笑不得。我们也哭笑不得吧!我们像春花和袁老板一样,不知道结局的时候,费尽心机争取,拿到手后,发现也许根本不适合自己。人生就是这么悲哀。这悲剧就是喜剧,喜剧也是悲剧。

《暗恋》剧组的最后十分钟是云之凡的到来。江滨柳老泪纵横的说“你有没有想我”时,云之凡克制的说,我给你写了很多信…我先生人真的很好…相爱却无法相聚,明明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这才是人生感情中最悲哀的吧!

毕业之后我们人生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我们可能会为此苦恼、烦闷,可是,当你站在另外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的时候,你所谓的悲剧不过是喜剧而已。

赖声川说:“《暗恋桃花源》的成功,在于它满足了台湾人民潜意识的某种愿望:台湾实在太乱了,这出戏便是在混乱与干扰当中,钻出一个秩序来。让完全不和谐的东西放到一起,看久了,也就和谐了。”神秘女子对刘子骥的无望寻找可以说是全剧点晴之笔,在当时混乱的时代下,每个人的寻找都是悲剧的影子。
得失
3


世间男女的缘分有三种:

相亲是第一种,肌肤相亲,比如桃花源里的春花不满丈夫的无能,出墙选择了许诺她浪漫温情生活的袁老板,见了就想,想了就做,当激情的潮水退,生活被柴米油盐酱醋茶所烦扰时,大吵大闹便开始了…

相爱是第二种,比如江滨柳和云之凡,江滨柳因为错失几十年的黄浦江畔的爱情而恋恋不忘,其实,得到又如何呢?“那么大的上海我们都能遇见,小小的台北却把人难住了”,一声叹息,说不尽其中凄凉滋味。

相依是第三种,像江太太那样,眼看着丈夫一次次陷入回忆而不能寻问,这其中不是没有委屈,每次回头,都能看见她默默追随的眼睛,她得到了江滨柳40年在身边的陪伴,但是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他的心。

这个故事的隐喻意义在于永远不要过于执着,生活在别处的人总是痛苦的,而换一种选择,依然未必会快乐。“得与失”,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寻求其中的平衡。
错过
4


暗恋的最后一幕上,一地的桃花与纸钱形成了视觉上的对比,背景上的桃花源同医院重叠,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还记得那个很二百五的顺子给桃花源的背景弄了一块留白,还整了一个桃树的道具放在一边,美其名曰:逃出来的树。当时都快笑岔气了。老陶在桃花源生活幸福美满,却放不下春花,终于回后奈何物是人非,而他也回不桃花源了。老陶就是那颗桃树,活得好好的,愣是“逃”出找自己的“刘子骥”,留白为梦想,“逃树”为现实,他只能在梦想与现实中不断流连,不断错过。

老陶想回到桃花源,但是却再也找不到来路了,他错过了;江滨柳想找到那份美好的感情,但是已经时过境迁,他也错过了;而那个一直在寻找的女人最后发出的呼喊:“刘子骥,你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你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你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连说三句,然后开始撒花,用花朵来祭奠最终的结果,她还是错过了。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忘记过;也许有一天我们会错失彼此。但是别担心,说不定,这一次的错过就是为了下一次的相逢呢?如同云之凡之于江滨柳,老陶之于春花……
沟通
5


暗恋桃花源真的很成功。关键是他在探寻两代人对话的途径及他们共同的东西在同一舞台上成功地衔接下了很大的功夫,间接地传达了两代人对话的意识。

赖声川在这部话剧中,一个大剧本套两个子剧本,而在每个子剧本里又分戏里戏外两个故事。在暗恋子剧中,可以说是老年人的爱情追忆版本,讲的是男主人公如何寻找因战乱而分手长达四十余年的恋人的故事。而在戏外,是导演与演员就如何演好戏而沟通的故事。两代人刻意地通过“父权式”(导演对演员指令式语言)对话的结果只能两代人隔阂更深,互不理解。

而桃花源子剧则是中年人的反思版本。讲的是“桃花源记”的戏说版:戏外是讲导演与剧务和演员沟通的故事。这个沟通又可以看作是中年人与青年人的沟通。在袁老板的多次“我是在问你...”的语态下,更多的是以“征询式”的方式进行,但仍没有很好的效果,凸显了两代人的“代沟”。

这两出子剧本共同的东西都是寻找与沟通,所以尽管剧本的内容和形式是风马牛不相及,但通过一场争场地的误会再加上一场同台彩排而仍能巧妙地融合。
人生
6


如同光明的背后总是深沉无声的悲哀一样,《桃花源》笑声的背后,是人生的失意与无奈。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如果在《桃花源》活不下,你可跳到《暗恋》中搅局;同样,如果不想继续《暗恋》,你也可跑到《桃花源》里横挑鼻子竖瞪眼。

什么才是最好的时光。怎样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如何才是最适合的人生。是云之凡由于“再等就老了”的放弃么?还是江滨柳40年如一日的等待?是春花选择了袁老板而气走了老陶?是老陶放弃了桃花源回来找春花?

人生之事,不可不认真,也不可太认真。该较真时较真,一如戏中人;该迷糊时迷糊,一如戏外人。

老陶与江滨柳的执着代表着每个人对人生的追求。梦想也好,人生的追求也好,总之它都是人耗尽自己毕生精力所在。人生如梦,梦如人生。老陶与江滨柳只不过用他们的人生为我们编织了一场感动人心的梦。人生,不能没有意义,也不能满是意义。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段永远也实现不了的爱情“暗恋”,和一个永远也到不了的地方“桃花源”,所谓人生,也不过就是如此。
记得
7


“每个男人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⑦

《暗恋》的滨柳和之凡因为战争不能厮守,抱憾终生;《桃花源》的春花和袁老板赶走了老陶,如愿以偿生活在一起后,却过得更加糟糕。滨柳娶到了红玫瑰,“床前明月光”的白玫瑰让他念念不忘;春花得到了白玫瑰,他便成了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

其实,即使两朵玫瑰都得到了又能怎样呢?遗憾太多,是因为人心不足!我相信,久而久之,得到的两朵玫瑰必将都要变成那蚊子血与饭粒子。再旖旎的感情也敌不过时间二字,生活总是平淡的,而平淡才是真实。

无论是“暗恋”,还是“桃花源”,都反复出现着遗忘和记忆。从上海到台北,江滨柳的“暗恋”持续了快半个世纪,他记忆的还是心中的那朵“山茶花”,永远不曾遗忘。从武陵到世外桃源,老陶在空间和时间的改变下,暂时遗忘了痛苦的现实,但却终究在记忆的驱动下回到尘世,继续在无可奈何的现实中接受无情的打击。

在时间的热闹舞台上,人们忙着生或忙着死,忙着开心忙着愤怒,以至于不会顾及时间的到来。永远不要相信未来一定会好起来,时间终将改变一切,只要相信,现在的你就是最好的,不要预知将来也不要沉湎过,任何环境都可以看作是“桃花源”。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观看《暗恋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系列完结
祝:五一快乐

梦话Daily

4/30《暗恋桃花源 深度剖析7/7》

珠海梦剧场

The Vivid Created

蔚宇创造

2016/4


    关注 珠海梦剧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