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随心转 王力敏的设计思考与实践

 

曲线为笔、曲面为墨,以精约凝敛的抽象形式来提示具有诗意情境的现代产品形象...



“一颗小小的意念种子,也会生根成形……” 2002我怀揣着那个想要成为汽车设计师的意念种子奔向  Pforzheim,建立了我在设计之路上的第一个节点。十几年间,那个最初的节点在我面前不断衍生、交错,引领我去探索更为宏大而复杂的设计空间。

篇幅所限,仅籍以下几点来对我过去若干年的设计思考和设计实践作一番简要梳理。



1.  学院阶段

2002-2007年期间我在德国Pforzheim大学修习交通工具设计,在这里的学习体验让我意识到:汽车设计学院或许是设计领域最具活力的地方之一。今天我们能找到的许多看起来最超前的设计大都来源于设计学院,这些作品往往是交叉学科的产物:来自时装设计的启发和新型建筑材料与建造方式的碰撞常在这里产生惊人的结果;汽车结构上的革新使表皮有了独立存在的意义;CNC技术结合数字建模软件的广泛应用则改变了传统的汽车生成方式,使得设计学院真正成为进行前景探索的实验室。近些年全球车展中许多最激动人心的概念车的原始创意都来自于汽车设计学院的实验,比如Anne Forschner的毕业设计Lovos之于宝马Vision Next 100,亦或Michal Plata的Maybach LZ之于丰田Fun Vii Concept。

这些学生作品中常常呈现出一种接近生命诞生时所力图达到的平衡状态:“一方面始终处于陷入过分的秩序的危险之中,另一方面又始终被过分的混乱所威胁。”(克里斯·朗顿语)然而这种随时可能被分解的平衡状态,或许恰恰正是进化前的显兆!















如同每一个汽车设计学生初次接触这一领域时那样,我对于汽车设计最初的认识和向往也来自于对手绘草图的偏好。由于汽车设计这一行业的封闭性,该领域以外的学生往往很难接触到草图表现的核心技术层面。我在Pforzheim学习期间,现在更为通用的数字表现技法尚未在学院中普及,故而在这一阶段通常使用的仍是较为传统的手绘表现方式。

出于个人偏好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我在奔驰公司赞助的毕业项目“诗意地行驶”中试图将来自中国传统美学意蕴和形式语汇的灵感融入现代汽车设计实践之中,然而这一方案仍然停留在元素化的形象转换层面而难以向更深层推进。这或许是由于汽车设计的核心要素是完全西方化的,它和中国传统造型方式所追求的意趣在本质上即有所对立。于是在之后的设计实践中,我暂时中止了对该方向的探索,将主要关注点投向了更加现代的领域。

2.生物演化与生态学

随着不断积累的工作经历,让我对汽车设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这个相对封闭的行业中,大多数汽车设计师都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他们总能从自然界和人造物中获得足够新鲜的启发。早期的汽车设计探索往往集中在两个方面:动感的形态和时尚的风格。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探索开始衍变为从自然的生长变化规律中寻找新的表皮建构逻辑的可能性,这是从根本上对汽车设计基础作出的变革。它也导致传统的按风格分类的设计体系逐渐解体,汽车设计在整体上越来越趋向于更为多元的发展方向,这个方向建立在对表皮/曲面的大规模实验性探索之上。

汽车设计确实到了需要在生成方式上进行革命性变革的时刻,源于不同学科的对于“演化”一一事物发展的主要过程和方式一一的诠释与整合是最主要的灵感源泉之一。尽管来自于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复杂科学的启发并不能给设计师提供一个至为明确的未来汽车美学发展框架,但是无疑这些学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汽车设计线性发展的贯常轨迹,宝马Gina、Vision Next 100、奔驰Luxury in Motion和标致Onyx Concept等概念车在过去一些年中相继出现即是最清晰的明证。











这个设计是我的合作伙伴陆晓艺在Pforzheim大学的毕业项目“附生植物”。该项目着眼于对汽车内部空间秩序的再定义,并探索自然的生长变化规律在汽车领域应用的可能性。这个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发展,传统汽车基于非常相似的底盘和框架的标准模式或将被逐渐抛弃,汽车设计的基本方法将越来越向建筑靠拢,然而其外表却打扮的更像时装。   

3. 结构装饰化和曲面剪裁

传统形式将被打破,未来又会走向何方? 一些汽车制造商很早就开始在公众视线之外从事着对于表皮材料的创新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结构不再隐藏于表皮之后,而是开始作为一种外在的装饰构件存在;表皮也不再仅仅是依附于结构之上的蒙皮,它们之间开始表现出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迄今为止最为典型的一个案例是宝马公司于2008年发布的概念车GINA。

这辆车代表了宝马对未来生活的灵活性和更加自由地探索新的表现形式的愿景。然而,关于GINA,我对它的兴趣更在于以下两点:其一,出于“无限适型的几何和功能”的设计概念,它表达了一种对于冲破自身表皮束缚的憧憬,这是汽车制造商第一次在概念车中公开展示他们对于如何打破结构与表皮之间的隔阂所做的尝试;其二,从美学探索的角度上说,GINA并未在体块和细节雕琢上做过多的文章,它所传达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具有雕塑感的金属组合件,而是处理在不同皮肤表面的“刀感”、对于功能与空气动力学要求做出的“有意识的自适应”,和受到严格控制的“无缝流动性”。

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理论和复杂科学在汽车设计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前景尚不明朗,但是来自这些理论的一些基本认识一一比如“次序和连贯性不是整齐均衡而有组织的缺省条件” 一一已经开始在实质上影响汽车表皮设计的发展。





我在这一时期的个人汽车设计实践只持续了很短暂的时间,仅仅在正式工作以外出于兴趣对表皮变化的可能性进行过简单的尝试。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个来自荷兰的设计委托,设计一组以“火水地气”为主题的系列花瓶和碗,这个项目为我提供了更为广大的设计空间来将我在设计上的一些思考进行具体的运用。从这个项目开始,我逐渐将视野转移到家居产品设计领域。

4. 汽车曲线的“笔法”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由于无法摆脱的文化印记和始终难以割舍中国文化的情结,我仍不断尝试将东方的审美趣味和现代西方的设计手法相结合。与学生时代相比,我在这时又有了新的视角和思考:关于汽车曲线的“笔法”在产品设计范畴中运用的可能性。

汽车设计中,曲线为笔、曲面为墨。

汽车设计师通过操纵曲线的节点和曲率(运动轨迹)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来调整不同的曲线组合最终呈现的视觉效果,这种对曲线的运动方式、衔接转折和空间关系加以控制,从而创造出优美有张力的线条的方法,可谓是汽车设计中的笔法。

由于汽车车身上的曲线中并不存在如徒手绘制的曲线那样自由、活泼的曲线,其每一根曲线都是在严格定义下产生的,并表现出相对均质的结果,曲线所具有的弹性和动态的张力效果对表达曲线的性格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强调动态的张力效果是汽车设计师在探讨曲线设计时最为关注的判断标准之一。

而曲线空间关系的实质,既包括它们的空间位置,也包括线条自身在空间中的运行轨迹,还包括不同运行方向的线条通过高质量的衔接所塑造出的流畅的空间连续效果。曲线组合在三维空间中形成的多跨度的复杂关系使得单根曲线在空间上任何细微的改变都可能造成曲线和曲面组合大规模变化的连锁反应,进而决定车身曲面形式的种种性格差别一一曲面相切形成曲线,反过来相切而成的曲线又变成了相关曲面的新的轮廓线。这种曲线和曲面相互影响所产生的流畅的内在连续运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气韵”之来源。









这几只花瓶和碗的原始主题分别取自火和冰(水的另一种形式),在这个项目中,我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对流畅曲线和雕塑感的探索。尝试使单个物体内部产生一种激烈而精巧的曲面碰撞。形式间的平衡让步于张力,就像自然中的某种能量在流动的空间中撑起一个复杂的物体。能量即是动力,由此形成了视觉空间的流动和相互作用。这个项目中的一个单品被刊于英国《Icon》杂志091期。





Concept X是一个概念手镯,我将来自汽车曲面的灵感融入了现代首饰的设计。流动的几何形和有机曲线组成了动感的形态,曲面和硬边展示了具有节奏感和连续性的清晰形象,与此同时,从光滑表面到尖锐锋利的形态的转变使其整体的视觉印象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性。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首饰,而是一个关于创造优雅的氛围和发展革新表皮的探索。这个项目刊载于韩国微趋势杂志《Metatrend》。

5. 情景互动和诗意意蕴

艺术史家高居翰在《山外山》中有言:“凡是创造力最强盛的时代,其时代的课题也往往至为明确不过,而对于身处此一时代的人们而言,这些课题也恰有其迫切性。”对于今日之中国设计师来说,如何处理和中国传统美学与造物原则之间的关系,也显得尤为迫切。

我在这一阶段的设计方向是试图在国际化的现代设计语言范畴内对中国造物美学价值作出一点新的拓展,将西方设计的“基本文体”和中国式的“诗意感兴”相结合,使设计在“情与景”的互动之中自然生发出一番诗意意蕴。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拒绝重新回到传统中寻觅关于远景的暗示,而是以抽象地表现的方式,通过对光线、环境、气流、人和物的敏感,来引导我抓住内在的线索。

我开始尝试以一种更为精约凝敛的抽象形式来提示具有诗意的现代产品形象,通过关于曲线和曲面的设计技巧来确立面向当代生活的形态学标准。



以下是我在2014年科隆家具展中展出的三个灯具,可以明显看出,在第一盏立灯中仍然存有对于书法线条或一截枯枝的形态模仿,而在第二盏台灯和第三盏吊灯中,这种具象形态上的模仿痕迹几乎完全消失,我所期望的诗意意蕴在更加抽象的形态中反而得到了更明确地烘托。展会期间第三展灯也获得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的共鸣。某个好莱坞科幻片剧组曾在展后与我接洽,希望用这盏灯作为影片中的道具,为其营造一个浪漫而带有科幻色彩的未来场景。虽然这个项目最终由于投资经费上的原因而中止,但这个有趣的反馈也促使我思考:为什么越是抽象的、“无国籍”的现代形式,有时反而能够更准确地体现特定文化的意蕴?或许是因为尽管这个世界上各种文化背景和设计风格的差异非常悬殊,但东西方的家居产品和工艺器具其实都是依据一些看上去非常简单的基本原则被建构起来的。而中国传统造物与西方当代家居产品设计之间最大的区别也只是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以自认为更接近自然的方式来创造人工制品。













“复杂的事物总是由小而简单的事物中发展而来”,一粒种子之所以能变成一个独特的生命形态自有其内在的规律。在我的设计之路上不断生发的意念种子最终会演化成何种形态,还有待时间来分解。王力敏  交通工具﹑产品和家具设计师,德国工业设计师协会会员。在南京艺术学院和德国Pforzheim大学获得工业设计和交通工具设计学位。在完成Kiska﹑Volkswagen﹑Mercedes-Benz的实习之后,又先后供职于Hymer﹑Karmann﹑die Haptiker﹑Audi﹑EK Design﹑MAN Truck & Bus等多家公司。现主要从事于卡车和商用车外观设计﹑灯具和家居产品设计。

www.shuudesign.com

shuudesign@gmail.com


    关注 CrazySketch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