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音乐人分两种,一种是罗大佑,一种不是罗大佑。”

 

如果我就要去一个没有任何现代科技的荒岛,而我只能带一个人的音乐去。那一定是罗大佑了。...

罗大佑之于华语论坛
永远没有“过誉”这件事

李志翻唱罗大佑,《耶稣的另一个名字》


李志在某次音乐节上翻唱了罗大佑的《耶稣的另一个名字》。他说,“在整个港台这么多耳熟能详的音乐人里面,在我的喜好里音乐人分两种,一种是罗大佑,一种不是罗大佑。”

“耶稣有另一个名字
叫做你也叫做我
我们都有他的圣灵
还有魔鬼的本性

撒旦有另一个名字
叫做你也叫做我
他在梦中将我惊醒
笑我平凡的人性

平凡有另一个名字
叫做你也叫做我
我们都在白天犯罪
就象夜晚的忏悔

如此我才真正明白
星期天的教堂为谁开
上帝住的天堂门外
平凡的的魔鬼在等待
阿门”

 @少年高:很惊讶这首歌的歌词。“平凡的魔鬼”,最卑劣的人性其实就在最普通最平凡的我们之间,是我也是你,而绝非只是什么罪大恶极之人。我们叫嚣着要别人下地狱,其实做过很多卑劣事情却还希望自己能排上通往天堂的队。为此,我们争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人。

这首《耶稣的另一个》名字,相比罗大佑的其他歌来说,实在说不上出名。它收录于1984年罗大佑发表的专辑《家》。彼时自1982年发表第一张专辑已有两张专辑,罗大佑受到大量针对自己作品的各种争议和批判。
罗大佑1984年出版的专辑,《家》


《家》的曲风偏民谣和抒情,却讽刺地成为罗大佑的专辑作品中,送审未通过歌曲数目最多的一张。

他说,“这张唱片算是比较矛盾的一张,一个想要离开家,又想成家立业的男人,最后又找不到自己的根,然后把自己归零重头做起,然后离开自己的地方再找到一个新的起点。算是结束也算是开始的一张唱片。”

那个让无数年轻人顶礼膜拜,早已成为图腾的黑色身影,就这样不知不觉永远走进了历史。
知乎上关于罗大佑的评价是这样的:

@Ronnie X:纵观罗大佑的音乐人生,总是紧密的和时代结合在一起,却又不乏关注人心的经典作品。

@褚汉辰:罗大佑的伟大,不在于他之乎者也的嬉笑怒骂,也不在于他对爱人同志的款款深情,而在于,他身后的整整一代,尚配得上中华民国四个字的千万张面孔。罗大佑,正是这代台湾人的文化代表。@范翔宇:赋予华语流行乐灵魂的创作者,撞开大时代大门的歌手,华语流行乐第一位可以称为“丰碑”的教父。

@不起眼:罗的歌曲“好听”决定了他能流行,是下限;但真正让其拔高的,是他的思辨和人文关怀,这决定了上限。

突然想到我豆瓣在没注销之前,关注了一个青年作家很久。有一天他发了一条动态,提到了一个风景绝美的孤岛。他说这个人已经在岛上待了超过一年时间,通常人们都羡慕此处的靓丽,但还是无法想象怎样度过完全没有网络与世界断链的日子。

如果我就要去一个没有任何现代科技的荒岛,而我只能带一个人的音乐去。那一定是罗大佑了。
主编:张三维(联系微信:taionn)
投稿邮箱:place@minyaoyushi.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民谣”


    关注 民谣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