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妈妈好控制吗?犹太育儿经比较接地气吗亲

 

母亲节即将到来,每年这个时候,各种关于母爱、教育、感恩等等的文章就会开始刷屏。其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便是家庭教...





母亲节即将到来,每年这个时候,各种关于母爱、教育、感恩等等的文章就会开始刷屏。其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便是家庭教育,尤其是母亲教育的话题。而自从越来越多的中国移民来到美国,中国虎妈式严苛的教育方式便成了美国一个热议的话题。

中国妈妈太勤快,“把你拉扯这么大我容易吗”;中国妈妈太无私,当妈后就没了自我;中国妈妈太容易担心,“多穿点别冻着”;中国妈妈控制欲太强,将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全部倾注于孩子身上;中国妈妈太喜欢攀比,教育总是以别人为标杆…你怎么看?还记得2011年那个登上《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等美国主流媒体的虎妈蔡美儿吗?当年她的那本《虎妈战歌》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大媒体评论和网友吵得不可开交。

如今,五年过去了,蔡美儿的两个女儿都长大了,23岁的大女儿Sophia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毕业并攻读耶鲁法学院研究生,同时她加入了美国陆军成为一名二级少尉。Sophia还创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名叫Tiger Cub Tutoring一个由哈佛、耶鲁等常青藤高材生充当教师的网上家教平台。

女儿发声

2011年1月18日,大女儿Sophia发表了一篇提名为《为什么我爱我严厉的中国妈妈》的公开信,信里写到很多人不理解母亲书里的幽默,以为她和妹妹受到了压迫,这些全是误解。

她感谢母亲对自己严苛的教育,她写到“对我来说,尽情的活着不是为了成就或者让自己满意,而是知道自己曾经尝试过超越自己身体和心理的极限。如果我明天死去,我会感到我曾经110%的生活过。因为这些,我要感谢你,虎妈”

Sophia在接受Nextshark.com采访时说:“我认为绝大多数人如果没有人逼一把,只活出了他们生命的85%的潜力。无论他们的极限是什么,他们总是可以做得比这更多一点。”两个女儿都表示,现在自己长大了,虎妈对他们基本“放养”,常说她的工作已经完成了,现在全靠她们自己。

虎妈,本名蔡美儿,本身就是哈佛大学文学学士、法学博士,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她自己优秀,自己做到了,然后要求自己的孩子也优秀,没有错误。而且这样打破了中国移民富不过三代的传言。而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我比较欣赏犹太民族的育儿经。

犹太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却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他们活跃在各个领域,无论金融界、商界、还是科学界都渗透了犹太人,伟人、名人比比皆是:马克思、爱因斯坦、格林斯潘、索罗斯、布隆伯格……犹太民族成为了世界上赚钱最多的民族,犹太人拥有的财富比重独占鳌头,这些都与犹太人对孩子从小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视点1:知识像蜂蜜一样甜

在犹太人的家里有一种风俗,母亲会将蜂蜜滴在《圣经》上,让略谙世事的孩子去舔食。这种传统实际上就是给予孩子人生的第一课——书本是甜的,知识是美好的。

视点2:智慧是永恒的财富

犹太人家里的小孩,都会被问到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了,你的财产被抢光了,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金钱和珠宝,母亲就会耐心地引导孩子,告诉他:“你要带走的既不是钱,也不是宝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谁也抢不走的,只要你活着,智慧就与你同在,智慧才是你最大的财富。”

视点3:对话是教育的手段

犹太人从不把孩子看成要受教的对象,而是把孩子放在和大人同等的人格地位上与孩子展开对话。家长会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又会和其一起探讨问题,诱发孩子思考,最后才得出结论。即使遇到再吵闹的孩子,犹太父母依然是采取耐心对话的方式,从不打孩子,这样的对话式教育充满了人情味和忍耐性,却也是极有成果的,至少让孩子学会了思考和“以理服人”。

视点4:学习和游戏同步

犹太人认为:游戏是社会的缩小版,孩子们在游戏中可学到遵守指定的规则,并能坦承胜败和寻找解决的方法。所以,犹太小孩通常去哪都是几个人一起活动,更熟练于多人参与的游戏。而以游戏式教材驰名的“智慧之门教程”是犹太人以小集体活动,广泛使用的教材。

视点5:财商教育是王道

犹太人常对孩子说:“如果你喜欢玩,就需要去赚取你的自由时间,这需要良好的教育和学业成绩;然后你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赚到很多的钱,等赚到钱以后,你可以玩更长的时间,玩更昂贵的玩具。如果你搞错了顺序,整个系统就不会正常工作,你就只能玩很短的时间,最后的结果是你拥有一些最终会坏掉的便宜玩具,然后你一辈子就得更努力地工作,没有玩具,没有快乐。”这是后延式享受最基本的例子。

犹太人的“孩儿经”蕴含了对知识和智慧的热爱,又充满了一种对孩童的人文关怀。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新近提出的财商概念在犹太人的世界里也其实古已有之。

有关教育,犹太人常有一些具体的做法:

1.多花时间陪孩子。事实上,善用自己的时间,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投资。

2.财商教育应尽早开始。孩子一旦有“我要……”的概念,就要让他理解“我要……”意味着一笔开销。帮助孩子理解“我需要……”、“我要……”和“我希望……”之间的区别,这使他在将来能做出好的花钱决策,不至于到大学时跟父母的沟通仅限于伸手要钱。

3.零花钱给还是不给?答案是:给。给孩子零花钱,但同时要提供花钱的场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机会也相应增多。

4.不过度保护孩子。在孩子长大一些的时候,就把他拉到共同承担家庭财务目标的队伍里来,让他理解家里为什么存钱,又怎样聪明地花钱。

5.让孩子做出开支计划,家长帮助分析这项计划的利弊。

6.给孩子设储蓄账户,定期听取孩子对账户的看法。

7.在孩子更通事理时,让孩子了解通过投资使钞票增长的概念。鼓励孩子理性投资和理财,并在做得好时给予表扬。

起源于美国的“家庭学院”,流行于丹麦等欧洲童话国家的辣妈群,采用欧美社区家庭公益互助合作小组形式,专业的教育顾问和学习导师领衔,各种线上线下的亲子英语互动活动,旨在打造家长们学习成长,孩子们互动交流的传播平台,我们爱生活,爱家庭,爱孩子!


(声明:转载我们会尽量注明作者与来源,由于互联网转载者太多,我们无能力做到每篇文章每幅图片都找到原作者与来源,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微信平台留言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删除,亲子英语及互动活动以及育儿深入交流可加QQ群:318863241)


    关注 嘉庭学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