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White Night——18年太阳高挂的夜晚,最成都的诗意栖息

 

5月8日,白夜18岁。在敲下“18”这个数字的时候,才猛然想起“18”这个数字所包含的意义。...

据说,

凡是以诗人自居的文艺青年到成都,必须要去三个地方“朝圣”。

一是杜甫草堂,是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二是望江楼,是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的名胜之地;

三是以女诗人翟永明为标志的“白夜”酒吧。



以翟永明为标志“白夜”

外界对翟永明的认识多数是通过两个渠道,

一是诗歌创作,

另一个就是成都的“白夜”酒吧。

2013年之前是玉林西路85号,之后是窄巷子32号。

这个名字,取材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以及翟永明钟爱的电影《白夜逃亡》。
1998年,

翟永明路过离家很近的玉林西路时一个突然闪过的念头,

让她决定在此开一个叫白夜的酒吧。
除了经营酒水,

翟永明还在这里开书吧、办诗歌朗诵、放纪录片、做新书发布,甚至喜欢在“白夜”跳舞,这里几乎灌注了她对自由生活的全部想象。

15年来,

白夜被称为是“成都文艺坐标”,“中国的诗歌沙龙”。

然而与其说白夜是个“据点”、“坐标”,其实这里更像是一个”朋友们“的“窝”。
“夏天的时候,跟朋友在那喝酒聊天,都是难忘的回忆。而且很多时候,朋友都是在老白夜坐下来,才给我打电话,因为我家就在不远。晚上即使喝得两眼一摸黑,我也可以回到家。”

——何小竹


来自文化圈、艺术圈的朋友们,喜欢聚在这里一起玩,后来,文艺青年们也加入。

有人说,白夜就像是一个乌托邦的天堂,

也有人说,成都诗人的生存状态没有“白夜”也许会不一样。
“白夜”的诗意

每个人喜欢的诗歌因人而异,可唯有一点一定相通,即这些文字一定打动了你。

“白夜”,便是这么一首诗。
最具成都特色的窄巷子32号,那是一个老院落,保留了民国时期的四柱三山式西洋门头。

院内有一堵清代建渣夯垛老墙,其中夹杂汉代残瓦,东西两厢房部分保留原门窗,院中两棵年代久远的老桉树遮天蔽日。

吧台是艺术家何毓中的雕塑作品,艺术家师进滇的装置作品《云》则挂在玻璃屋顶的正中。

翟永明甚至亲自设计了一面墙,从老旧照片到最早在诗歌报上发表的诗歌作品,再到20年前她和诗友的通信手稿、1980年代的油印诗歌刊物,错落地拼凑在一起。





自在、惬意、有酒、有诗、还有远方。

诗人钟鸣、张枣,建筑设计师刘家琨、搞雕塑的朱成,画家何多苓、沈小彤、郭伟、何森、赵能智……

在这里,总能见到那些或痴、或颠、或严肃、或可爱、或好玩的诗人、作家、艺术家......

“白夜”的诗意,不断吸引、聚拢着成都文化圈的各界人士。十几年的时间里,俨然已成了最具成都特色的“文艺”符号和名片。
Since 1998

2016.05.08,白夜18岁。

一个人若满了18岁,就是成年人,从法律上来讲,他已经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一只猫若满了18岁(据说猫活一年相当于人活七年),我等一声恭敬的“猫爷”对它来说也不过平常而已。

——那么,一处文化沙龙若满了18岁呢?

——它会继续坚持下去,看着那个数字继续缓慢地增长:18,19,20...直到有一天,在自己的文化品牌下方印上“Since 1998‘。

这些年,有小朋友们的青睐和热爱,也有老朋友们的眷顾和支持,白夜一路跌跌撞撞却也算得上做出了一些成绩,求得了不少经验。

承蒙厚爱,18岁以后的日子,白夜只能咬紧牙关,做出更好更适宜的改变,才能在以后每年的这个时候都写下同样的话,继续追寻那个坚持了18年的梦想。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白夜谭

文/清哲 图/清哲、黑子张骏、白夜谭


    关注 博Lan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