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遇上史密森尼,让文物历史资源与数字实验室平台相结合

 

“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项目11月17日在美发布上线。该项目作为中美博物馆之间数字化合作的先驱和典范,为中外博物馆教育活动合作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旧金山当地时间2017年11月17日下午3时许,在第97届全美社会研究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年会美国旧金山分会场,进行了“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项目(以下简称兵马俑项目)的介绍、交流和正式发布。


年会会场
项目发布


兵马俑项目由中方代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董勇英副教授,(董勇英, 于2017年由秦陵博物院推荐获得陕西省文物局“保护文物先进个人”表彰),美方代表史密森尼美国国立亚洲艺术馆(Freer and Sackler Galleries)教育部主任Elizabeth K. Eder和史密森尼学习与数字访问中心(Smithsonian Center for Learning and Digital Access)(以下称SCLDA)教育专员Tess Porter共同主持发布并进行项目演示。
项目发布现场
左:Elizabeth K. Eder;中:董勇英;右:Tess Porter
项目介绍
兵马俑项目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史密森尼学习与数字访问中心(SCLDA)和史密森尼美国国立亚洲艺术馆(Freer and Sackler Galleries)四家机构共同组建团队承担。该项目旨在通过使用博物馆数字资源提高美国学校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史密斯尼协会也将通过该项目,共同致力于提高中美两国K-12教师和学生对使用博物馆数字资源支持课堂教学的利用;丰富中国历史和文化在美国的学习,加强中国和美国的博物馆资源合作。
前期准备
2017年1月5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史密森尼学习与数字访问中心(SCLDA)共同签订了谅解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MOU),兵马俑项目准备工作正式启动。

2017年9月,作为双方MOU所制定的交流活动。应SCLDA邀请,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社会教育部何宏主任和马灵芝讲解员,前往美国华盛顿特区进行学术交流访问。访问期间,这两位教育工作者应邀到“华盛顿国际学校”(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School), 开展文化活动并就兵马俑项目试用情况收集反馈信息。
数字平台
史密森尼学习与数字访问中心(SCLDA)

SCLDA作为史密森尼协会(全球最大的博物馆系统和研究联合体)的主要数字教育平台,一直致力于应用博物馆资源提供,并在全球展开广泛合作。中心通过多维度的研究和评价体系,为受众数字学习开发新模式和方法,为个人创造性使用史密森尼数字资源提供工具。并且和史密森尼协会下属的19座博物馆及艺术馆、1座国家动物园和9座研究中心合作,使学习者最大限度的获取协会所拥有的丰富的藏品资源(1.365亿件艺术品和标本)。同时,该中心也为个人学习提供史密森尼的学习资源以及一系列服务项目,新近发布的兵马俑项目即为其内容体系最新的组成部分之一。

史密森尼学习实验室

如何通过提高每个人对史密森尼资源的可访问性和使用性来更好裨益教育是SCLDA自2014年就开始的课题研究。经过对超过7000名教育者调查访问,中心开发了史密森尼学习实验室(learninglab.si.edu)。作为SCLDA的重点和长期数字开发工程,史密森尼学习实验室设计出一种能更好利用史密森尼资源的新方式,使得学生、教师和终身学习者与这些资源进行有效互动。与此同时,学生、教师和终身学习者可以借助该平台找寻到准确资源,创造个性化学习体验,并且能够通过分享他们的创造性和知识来帮助他人,进而形成一个良性的运用数字平台进行教育活动与分享的良性循环。

他们希望,通过史密森尼学习实验室这一平台,可以让身处蒙大拿山区的一个高中科学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历史图像,和莱特兄弟的原创飞行,架构出3D视频课件。可以使得在洛杉矶市中心的小学生们,能够听到穿越时空的年轻战士的声音,并且可以阅读他们当年的日记影像,同时教师可以记录学生们对于这些历史资料的回答,并上传到史密斯学习实验室,供其他地方的教师和学生参考和讨论。可以提供给一个艺术教育者一个操作平台,让其可以在肖像图片上标示重要细节,然后让学生对比艺术家的技巧,分析艺术时期和艺术观点。
平台选择

如何选择一个有效的平台,成为兵马俑项目组的重要考量。资源互补,成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兵马俑项目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提供兵马俑基本学习资料与编译内容,由SCLDA的史密森尼学习实验室(learninglab.si.edu)作为数字平台作技术支持方。兵马俑项目通过学习实验室这一平台,可以让教育者通过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来设计学习内容等,进而促进思维延伸,并得以有效有趣地向世界传播中国古代的文化内容,以更好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项目页面截图
项目目标
为了引导兵马俑项目的开发与运行,项目组确立了明确的四大教育目标:

❁依靠史密森尼学习实验室,以第一手的原始文物记录和其他丰富的数字材料,为开展世界史主题教学塑造有效的方式。

❁通过访问史密森尼协会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提供的与课程标准相关联的数字资源,增加参与者的世界史知识广度。

❁通过展示对真实数字资源的使用,来增强学习者在课堂上的的全球认知能力,形成新的学习方法。

❁鼓励教育工作者使用史密森尼学习实验室开发自己的课程数字资源,以便在他们的教学中使用。
功能优势
兵马俑项目以史密森尼学习实验室为载体,以对学习者、教师和学生的负责态度,完善其平台功能的使用,注重项目使用设置上的每一个细节:

直观:远程使用者得以对兵马俑的图文资料(数据),有一个最直接的视觉探索;

简洁:简单、省时的工作流程,使用者很容易就可以创建由史密森尼资源、兵马俑资讯(第三方内容)和个人资料组成的数字收藏;

互动:互动方式可以增加标记(一个可以在图像上点击的区域以获得这个部分更多的解释),讨论提示,测验,作业和其他教学活动;

个性:通过在资源和收藏上添加笔记、描述和标签,使得其更加个性化;

分享:通过选择个人使用的收藏,可以快捷地在同事、同伴、学习者和教育者之间分享;

管理:班级管理工具能帮助教师安排班级名册,布置收藏和活动作业,并且追踪学生进度;

导出:嵌入功能使得使用者能分享发现,并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创建关键词和相关内容。
页面标签
课标运用
标准介入

2012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界定深度而有意义的学习,是“个人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新的情况下,包括了解一个领域的知识并能知道如何、为什么以及何时能应用知识来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

美国各州为中小学设定各个教学大纲标准,以帮助学生发展深度而有意义的学习为目标,此目标包括在多种情况下能灵活的,创造性的应用关键技能。

在项目准备期,兵马俑项目组即对相关课程及要求做了深入解读。对比多个美国国家学科标准和课程设置要求后,项目组决定在该项目应用美国四个课程标准以及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作为指导,此四个标准分别如下:

❁1. 全美社会科委员会(NCSS)颁布的《大学、职业和公民生活框架-社会科课程国家标准》

❁2. 全国艺术教育协会联盟推出的《国家核心艺术标准》

❁3. 美国《共同核心国家标准》

❁4. 美国中小学《历史课程标准》

标准应用

该项目首发设计出6个兵马俑教育项目并分属两个主学科领域(艺术学科和社会学科),每个分项目有其对应的适用学科领域、适用年龄层以及用户群(如图1):

图1   
6个项目所属的两个分科目里,都对应有特定的课程标准及课程设置要求(如图2学科使用课标及要求对照表)。
图2 学科使用课标及要求对照表


此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SCLDA将按照计划,陆续推出兵马俑项目的其他学科模块。
评估机制
兵马俑项目的其中一个亮点和重点在于——能够在线评估(evaluation),而且定期给出季度报告,以供项目设计者及时修订及更改各项资源。

该项目运用科学的方法评估兵马俑数字资源教育,以及其在美国中小学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应用。经谷歌数据分析SCLDA后台检测系统数据分析,对使用频率、使用时间及其反馈作出科学合理的统计分析,并为其提供量化依据。

利用谷歌数据分析(如图3),获取用户使用本项目的相关信息,包括浏览量,在页面平均停留时间,跳出率等。

图3
此外,应用SCLDA后台检测系统,获取用户使用本项目的相关数据, 包括项目计数、关注、复制、任务、发表、加旗标等。拟每个季度做出3个数据报告,另外将抽样进行学校课堂调研,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老师和学生的反馈信息。每个季度进行所有数据分析,写出报告,完善和加强薄弱环节。
总结
兵马俑项目把兵马俑文物历史资源与SCLDA的数字实验室平台相结合,完善博物馆体系资源的整合使用及教育资源的数字化,使用的多样化、灵活化。并且该项目与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及课程设置要求紧密结合,使其更贴近使用者所在地域的教育的实际需求与要求。最后,独特的项目季度评估模式为整个项目带来可量化控制,以及可对项目进行更科学地优化。

美国博物馆联盟对于博物馆的“学习”活动曾给出过六个建议,其中第四条提到,“以一种不间断的评估过程对展览和项目的有效性进行评估,这能够鼓励人员对展览和项目进行修正以及尝试,进而提升观众从藏品到展览的学习体验”,这一表述不难看出项目评估对于教育项目的发展的重要指标性作用。

兵马俑项目的在线评估机制,恰恰反映了这一重要的环节,也可以为我们国内博物馆教育项目开发提供一个新的借鉴意义。同时兵马俑项目为中国博物馆数字化教育也提供了新思路,也希望该项目能成为中美博物馆之间数字化合作的先驱和典范,为中外博物馆合作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一直在想像有那么一天,在某一个平常的午后,在一个平常的教室,一群孩子习以为常地看着电脑,讨论着一枚来自远古的残片诉说的沧海桑田。

衍生解释:

1.真实的数字资源(Authentic Digital Resources):即来自于真实世界的如图片、录像、录音和文本等,并且可以与学术学科领域的内容、读写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相联系的资源,被称为真实的数字资源。

2.真实的学习(Authentic Learning):能有效使用真实的数字资源的学习活动被称为真实的学习。包括学生直接参与对历史信息的分析和解读;系统地阐述历史问题与质疑;从各种来源收集信息;比较描述的不一致;与历史人物换位思考;将不同的信息片段连接到连贯的解释等等。

来源:《如何利用史密森尼真实数字资源进行世界历史教学》(Teaching World History with Authentic Digital Resources from the Smithsonian)(作者:Elizabeth K. Eder; Yongying Dong; Tess Porter);史密森尼学习与数字访问中心介绍;“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项目设计与计划;史密森尼学习实验室

作者/编辑:Mark仔#大侦探

相关链接:

解密博物馆那些关于“钱”的秘密

罗丹的助手、贾科梅蒂的老师,布德尔如何重塑古典主义?


10000元奖励!青海省博物馆喊你来设计吉祥物啦!


博物馆与城市的互动,乘坐这趟地铁飞驰


看燕赵文化,谈八千年历史,又有一座博物馆可以去了


通知|国家文物局开展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评估试点工作


陕博日历:让每一件博物馆文创都以“博物馆礼物”的姿态出现


新路径+新融合:科技激发文化无限生机


互联网大佬齐聚乌镇,关注与博物馆他们说些什么?


“何以创新”:科技让传统文化离未来想象更近一步


大漠黄沙,江南莺飞:晋地墓葬壁画沪上开展


在“用眼过度”的展览时代,去听一场“没有声音的声音展”


特色、创意、亲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打造专属文化IP


变古为新,书写未来——源流·第二届高校学生文化遗产创意设计赛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关注 弘博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