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快报接受支架取栓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低剂量替罗非班是权宜之计吗?

 

应用低剂量的替罗非班是否合理,仍需大规模设计严格、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明。...





作者:郭旭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中国患者大多数由大动脉硬化所致,而非心源性栓塞,而在这些接受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T)的患者联合使用替罗非班是否安全、有效仍为未知。基于上述研究背景,2017年11月Stroke杂志发表了《低剂量替罗非班可改善经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功能预后》的文章,以评价中国AIS接受ET治疗的患者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项观察性研究是基于单中心的前瞻性登记研究,入选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接受第二代取栓支架ET或ET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的AIS患者。主要研究终点是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次要终点包括早期再闭塞率、任何类型的颅内出血(ICH)、致死性颅内出血和患者3个月及长期功能预后。

这项研究共纳入18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受试者,分别有90例接受了替罗非班治疗,90例未接受替罗非班治疗。63例(35%)发生ICH,其中19例(11%)为sICH,9例(5%)为致死性ICH。接受替罗非班的治疗组中10例(11%)受试者发生了sICH,未接受替罗非班治疗者中有9例(10%)患者出现sICH,差异无显著性(P=0.808)。早期再闭塞事件发生在替罗非班治疗组及未接受替罗非班治疗组分别为4例(4.4%)和8例(8.9%)(P=0.370)。161(89%)受试者完成了长期随访,接受替罗非班治疗者的死亡率低于未接受替罗非班治疗者(23%vs44%,P=0.005)。另外,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替罗非班治疗与更好的长期功能独立性相关(校正后的比值比为4.37,95%可信区间为1.13-16.97;P=0.033)。

该研究认为在接受了ET治疗的AIS受试者中,应用低剂量替罗非班治疗与较高的sICH无关,却似乎看到了较低的死亡和更好的长期功能独立性的趋势。

作者也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及建议:1.研究中提出的替罗非班的剂量和维持时间有实用性,仍需要深入研究进一步确定接受ET治疗的AIS应用替罗非班的最佳方案。2.研究中是否应用替罗非班,由介入医师根据患者动脉闭塞的特点及ET操作时具体情况而定,可能出现选择偏倚,需要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等研究进一步验证。3.结果显示了相当低的再闭塞率,但研究样本量少,不足以证实应用替罗非班可显著预防再闭塞,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予以证实。4.由于研究目的所限,出现研究结果的潜在机制尚不明确。

目前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应用替罗非班会出现窘境:使用常规剂量的替罗非班会增加全因性脑出血、症状性脑出血或致死性脑出血的风险;不应用替罗非班可能出现再通血管再闭塞的风险,或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等补充治疗后出现血管再闭塞或支架内血栓的高风险。本研究的亮点是应用低剂量的替罗非班,这可能是合理性,但仍需大规模设计严格、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等高水平的研究来证实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推荐阅读

CINS2017精彩视频|虐心的双侧颈内动脉闭塞再通一例

CINS2017精彩视频|陈忠军:M1原位狭窄基础上血栓形成动脉取栓病例


国际卒中介入培训学院青年教师授课大赛│青年新秀有真功


冯雷教授:NEW DAWN OF STROKE INTERVENTION


焦力群教授:颅内动脉支架的亚洲发展》CINS2017颁奖典礼∣感谢您的付出

》CINS 2017·神经介入并发症闭门谈|履冰临渊是真言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CINS2017)成功召开

王拥军教授:中国脑血管病疾病疾病负担和对策

缪中荣教授:机械取栓术中合并原位狭窄的补救治疗策略

》刘建民教授:脑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治疗进展

》张鸿祺教授:硬脊膜动静脉瘘与脊髓静脉高压的研究

》高峰教授: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中的边支保护技术

》叶瑞东教授:缺血性卒中早期介入治疗规范与实践

》霍晓川教授: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影像评估中国专家共识


    关注 神经介入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