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藏着孩子更真实的成长讯息 肖尧/文

 



通过艺术的早期教育,固然是好。

5岁以上孩子有些画,也确是令人羡慕。

但是画画涂鸦这件事,年龄很讲究。不能一概而论。

5岁是智力成长的分水岭。

工作室有许多3至4岁左右的孩子,这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应该与5岁以上的孩子要有所区别。因为这个年龄段的思维模式是以体验与感受为主,也就是属于身心灵发展的部分。

我对孩子这阶段的涂鸦,一直心生敬畏,

因为里面藏着更真实的成长讯息。



什么是体验?你观察一下0-1的婴儿,你把手指放到他面前,他不会“哦?这是手指吗”,“你给手指我干什么?”,不,他不会这样。他只会使劲地抓紧你的手指,甚至你无法挣脱。他只在乎“抓”的体验,以及小手使力而产生肌肉紧绷的感觉。他完整而统一,没有分析,没有判断。



而涂鸦,则是这种体验模式的延伸。

这种生命内在的模式,对于人的发展究竟有多重要?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无限地重要!对这一点的认识有多深,孩子以后的发展就越有潜力。而我们整个社会都对智力的重视,对内在心灵发展的部分的忽略,造成很多孩子早早被榨干,看起来才华尽显,知识的储备很多,智力很好,能力很强。

而对于画画来说,画得越具体,越充分,孩子智力参与的部分就越多。

下面这幅画是很多年前,一个3岁孩子画的。



你很难想象吧,一个年仅3岁的孩子,竟然可以画出这么具象的画——一条飞鱼在翻滚的海面飞翔。他知道海浪是翻滚的。飞鱼的结构,动作,清晰生动。如果是你的孩子,是不是觉得很自豪。

6年前我把这张画当正面例子给人们看,如今我把它列入反面教材。因为经历这些事,我才慢慢觉醒。这也是我所遗憾的事。这位孩子3岁-4岁时一直在我工作室画画,他画的画都很好,我一直欣赏他,鼓励他。我当时没有这种意识。总觉得画得好,当然好。后来,他搬家去了其它城市,也一直坚持画画,听说拿了不少奖。因为与她一直在QQ有联系,她妈妈跟我聊起,孩子上了小学,成绩很好,也一直当班长。有一次期中考,老师说拿了95分以上的,才是优秀。而他,刚好95分。那一天,他放了学也不回家,一直趴在课室桌子上哭,一直哭。

类似的情况很多,妈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了过早强调智力发展的致命弊端,从那起,她开始注重孩子的心灵方面,开始自学心理学,自学NLP,参加各种心灵成长的课程。花了很多时间与精力才把孩子曾经忽略的部分弥补回来。她自己也成了半个心理学家。

有两种过早进入的绘画模式,是得不偿失的。

一、2岁半-5岁前,过早跨过感官与感受性涂鸦,直接进入可以辨认的具体形状的绘画;

二、5岁-8岁 过早进入美术技法的学习。5岁以后的年龄段是出现具体形状的绘画阶段,但不管绘画呈现什么,一定要跟自己做链接;自己的情绪状态是 否体现在画面的人物里;造型是否以自己的第一经验为主;画面的内容是否来自孩子的生活以及自己真诚的表达。如果都没有,只是客观罗列一些 外界事物,就是我所说的绘画模式。



2岁半-5岁,我引导的策略:

材料:以软性或非结构性的材料为主。如:油画棒,大张涂鸦纸,液体,颜料,泥巴,浆糊等。

这个年龄段主要是以涂鸦和泥巴去带动孩子的体验,刺激感官,整理感觉,协助孩子探索自己的情绪,协助孩子与自我的对话,与及整合内在与外在的自我为主。

5岁-8岁这个阶段我基本上是以这样的策略引导孩子:

感受:“当你在船上摇晃的时候,是什么感觉的?”

“ 当你跑步的时候,注意到双脚,脸与及身体,是怎    样的。”

“ 这个颜色给你什么感觉?”.......。

经验:“你发现了什么?”,“你最喜欢那部分?”,“你是如何完成的?”.......。

思考(少量):“你怎么描述这个颜色的?为什么这么做?这片叶子你发现了什么?.........。”

关系:“当你在溜冰的时候,周围人是怎么反应?”,“你在什么地方完成这个事情的?。”.......。



2岁半-5岁的孩子,在我的工作室,是没有讲课部分。也就是孩子从我们这无法获得美术的知识和绘画的技巧。孩子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些,如果你尝试你在孩子面前讲什么是美,如何表现美,这将是最大的笑话,也只是对牛弹琴。

孩子这个阶段,一切都是体验。无关美丑,无关好坏,没有判断,既不过去也不未来。

一个4岁多的小孩在纸上涂了大半个小时,

她手中的蜡笔像一条小鱼,在鱼缸里,自在游弋。



注意孩子的神情,放松,从容,专注·····

你见过鱼会思考的吗?不会,它的记忆只有7秒,它活在当下。这条“小鱼”完整而统一,没有观念,没有分裂。它所有的意识都在觉察自己的运动,觉察它的轻重缓急,时而像一匹小马,狂野奔放,时而又似蝴蝶,飘逸轻盈。这是与孩子的状态链接在一起的,他在体验它。另外,这所有的肢体运动的体验,竟能留下痕迹。孩子有莫大的成就感,并乐此不疲。

孩子通过它,体验自己,了解自己;

孩子通过它,放松身心,放空头脑;

孩子通过它,整合自我,滋养心灵。

涂鸦,是孩子与自己的一场幽会。

然而,这些能得到现实世界的支持吗?尤其是家长。

当你为孩子支付了不少学费,并费尽周折,牺牲休息的时间来上课,然后在课室外面冷飕飕地等候差不多两个小时,但孩子交到你面前却是一塌糊涂的乱画。作为家长的你,心情会怎样?



如果你在乎的是孩子本身,那么结果就不重要。如果你在意的是作品,那些心情肯定就不好。

如果你用心觉察孩子,你会发现孩子在涂鸦的过程,是丰盛的,是充满韵律的。 挥挥洒洒,仰首俯首之间,有一种美妙的自在。他整个过程是吸收的,是滋养的,放松的。他经验到的是微妙和丰富的。



而另一个情景就是,4岁的孩子苦思冥想,要画个什么好呢。智力的参与,无时无刻。而且还带有一定功利性,等一下妈妈来看到我的画面这么糟糕,或者什么都没画出来该怎么办。整个过程是有结果导向的暗示,是虚伪的。虚假和真实之间不断冲突,而冲突会使能量流失,永远无法聚集。

我工作室也有此类孩子,早早就被头脑占据,李小溪就是其中一个,她总是拿起笔端凝思细想,缓缓落笔,要么是一些自己整理的经验认知,或是书上的间接经验的再认知。这些模式都是逻辑的,认知的。我觉得这不应该是一个4岁孩子的状态。这时候我总是会提供一些软性毛笔,流动的颜料给她,这些没那么容易控制的材料,让她无法思考,促使她用线条体验身体。

每当我看到全身心去涂鸦孩子,能量充沛,熠熠生辉,我窃喜:多好的状态啊!这哪是画画啊,简直就是肖邦在弹奏他的波兰舞曲。你怎么忍心去“教”他。



我一直在珍视孩子这些与生俱来的灵性。并苦口婆心地解释这一切。

我们成人孜孜不倦地追求所谓的开悟,其实也就是一种简单的与本体合一的自然状态。4岁之前的孩子就已经做到了。在灵性层面,孩子永远是成人的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不要干扰他,不到迫不得已,尽量少用语言。语言是对孩子是最大的打扰。

后天受到干扰,没能活在当下的孩子在4-5岁就开始分裂,表现为多话,好动,无法与自己相处,每时每刻都需要互动,习惯在外界寻找快乐或刺激,缺乏现实感,无法安下心来面对生活的日常和困惑,对生活的一些平常的触动,视而不见。

这种情况多以男孩子为主,男孩在智力上的发展本身比女孩要提前,本来优势的男孩,很多妈妈不懂平衡,还不断去强化它,买很多益智的玩具和乐高给孩子,使得男孩头脑不断被强调,而头脑却是一个贪心的垄断者,很快就腐蚀了身心灵的部分。所以就无法活在当下。他们活在思维里,活在互动的语言里,活在未来,活在想象里,活在头脑那快速而广泛的讯息里。



而内在,他们常常是忽略的,感官是很少使用的,孩子的焦虑,困惑,不安和恐惧的情绪也常常在用快乐与互动去隐藏或掩饰。

昊诚是刚来不久4岁多的孩子,刚接触这个孩子几节课,我就觉得他缺乏心力,整个人的状态就好像浮在水面上,一有风吹草动,就开始晃动。表面上他很讨乖,时常用语言来讨好,实际他根本就控制不了自己,已经习惯的头脑互动模式,即便教导更多的道理,管教再严厉也没有用的,所以我看她妈妈对他的呵斥,他也习惯性地回应一下,很快又弹回之前的状态。整个人状态是很分裂,他用表面的快乐与讨喜来代替内心深处的无力感。家长管教也越使力越像滑丝的螺丝,怎么拧也拧不紧。



从他的涂鸦来看,进入自己的体验就很粗浅,纸上寥寥几笔了事,注意力就不断去转移。而妈妈非常期待他能画出东西来,每次下课,她没有听我讲评,拉着孩子在自己的画面前,然后说:“你看,怎么每次都画成这样,你看人家画得多好啊”。孩子掉头转身双手扯着妈妈离开。

后来,我在微信上与他妈妈,做了一个上午的沟通,并给了很多建议和家庭教育上的实际操作给她。

我跟妈妈说,多点用心陪伴孩子,全然地生活,把自己做父母的姿态降低降低再降低,与他成为朋友,伙伴。一起感受他的困难,一起感动他的感动。然后提供感性环境——软性的材料:泥巴,浆糊,水,颜料;加强体育运动(大量);多听音乐;多聊聊自己伤心的事。多在大自然独处,听风,踩树叶,赤脚在泥路上跑,多引导他注意自己身体以及感觉。让孩子面对困境,反复经验困惑,焦虑,不安,哀伤,恐惧等等。只有反复经验才能修通孩子的情绪············等等。











经过引导,体验比较深入的涂鸦。从这痕迹可见,孩子在涂这张作品的时候那种的状态。

上次携程虐童案,在蒙田家长群里有些讨论,其中有个家长说,作为老师谁都喜欢优秀和乖巧听话的孩子。或许不可置否。可是作为老师,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那些孩子更需要去帮助的。在我的脑海里,时常琢磨着的是这些在状态上欠佳的孩子。

在孩子的自我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特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就是活在当下的现实感。这个特质的持续增长,可以帮助孩子内在深处的扩展,具有深度和完整的人格。在这里推荐喜马拉雅(app)里,艾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找回每时每刻的自己》这本听书非常推荐,字字珠玑,声音甜美,声音本身都有治愈功效。而且是免费的。此书在本质上与老子所说的“复归于婴儿”是如出一撤。家长先要改变,孩子才能吉祥止止。

泥巴课也好,涂鸦课也好,主题创作课也好。都希望孩子在生命品质与人格的深度,有更好的帮助。

(全文完)

谢谢大家的阅读。

注:文中的名字为创作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赵小宇,你这是闹什么!|  肖尧/文

你是在放任自流还是静待花开?| 肖尧/文

美术课是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艺术天赋的|肖尧/文

这样的孩子需要帮助            | 肖尧/文


    关注 狮山蒙田儿童心智艺术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