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孩子就开启什么模式 |肖尧/文

 

早期教育,我们提供给孩子的材料与环境是关键。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孩子就开启什么模式—...



什么材料,开启什么模式
早期教育里,“教”不是主要,“育”才是重点,教——语言,是迫不得已才使用的,育——提供给孩子的材料与环境是关键。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孩子就开启什么模式——如果你给孩子一堆积木,他就会给你砌一个个称奇道妙的高楼,城堡;如果你给孩子一块橡皮泥,他就会给你捏一个个卡通公仔,或各种小动物。这些都是什么模式?很明显,是一种认知逻辑模式——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我一直反对家长提供搭建类的积木玩具给孩子。

养老院为了防止老人痴呆,常常会给老人家玩积木,目的是防止智力退化。所以,它必须是消耗头脑的,是提升智力的。有人会问,提升智力不是好事吗?很多家长都活在一种理论里,认为益智就是好,没考虑孩子的年龄,以及这个年龄的成长特征。更别说,孩子个体的迥异。心在先,脑随之跟上,脑在先,心就被排除在外。智力过早开发,而心的层面没跟上,孩子必然躁动。



(工作室孩子上课时的图片)

有一个7岁多孩子的妈妈跟我聊,为了孩子能专注安定,给孩子报个一个乐高班,又报了一个识字班,还报了一个数学的班。她也搞不懂孩子为什么越来越躁动,一整天像个陀螺一样转。男孩子本身智力和逻辑的发展是强势,妈妈又当了一把推手。

看到孩子喜欢玩乐高,而且玩的过程很专注,就以为这样就可以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这些都是一厢情愿的。孩子的专注,你得看他专注什么,是专注在头脑上,还是专注身心上。

看电视也可以很专注;

打游戏也可以很专注;

玩手机Ipad也可以很专注。

有人专注头脑上的刺激;

有人专注频频的互动;

有人关注快速而广泛的信息;

而,难得的是

专注自己细细密密的感觉;

专注自己起伏不定的情绪;

专注自己内在幽微的心灵;

建立在心的层面上,思想会更稳定,思维更细密,灵感更活跃。



有一个爸爸,提着一袋玩具,经过工作室门口,看到孩子都在满屋子玩泥巴,傻眼了——问我这是干嘛?我说玩泥巴啊,又问我多少钱学费,我说了价格,他接着说:“有这些钱,可以买很多很多玩具在家玩了,何必在这玩泥土呢。”我说:“你家孩子是不是很多玩具啊?”,他答:“是,一大箱的”,我说“照这样下去,你孩子很快就会很暴躁,只要遇到一丁点的不顺意,就会情绪激烈”。他说:“你怎么知道的呀,他现在就是这样!动不动就闹情绪,哎!我都拿他没办法。”

我指着工作室的孩子说:“你看,我提供泥巴加水稀释,从固体泥巴变成了液体泥浆,因为材料无法成形,孩子无法捏东西,迫使孩子放空头脑,只能动用身心,感受,体验。”那位爸爸好像开始有兴趣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我继续说:“即便是上半节课与下半节课,孩子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状态。上半节课,泥巴还未完全稀释,处于固体状态,孩子开启的是认知逻辑模式,整个课堂都还是比较躁动的,平时比较躁动多话的孩子,拿起泥巴就开始做各种东西。当泥巴渐渐稀释成泥浆,孩子从逻辑思维转向感受性思维模式,从脑转换到心。此时的孩子,开始慢下来了,各务其职,课堂气氛也变得融洽,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身心感受中来,细细密密体察它的变化。不思考,不判断,不分裂,放空自己,只听从肢体的感觉,时而手舞足蹈,时而沉静从容,孩子此刻活在当下。这时,你会发觉孩子的状态是敞开的,是安定的,是从容的,是陶醉的,是完整而统一的。”



我们都说孩子要活在当下,其实现实的生活中孩子并没活在当下,生活频频互动与对话,这不是活在当下,孩子是活在逻辑里。我亲眼见到一个话痨式妈妈,养出一个躁动症的孩子。第一次见面,就与我聊了一个多小时,大谈教育,各种教育理念。在我这试了一次课,孩子的状态很糟糕,心灵枯竭到连撒娇都没有,课堂里根本就无法自控,呱噪的大声大叫,不听使唤,也完全没有觉察和体恤别人的感受,每当失控的情况下,妈妈就会冲进来,用各种威胁和利诱来控制场面,我从未上过如此惊心动魄的课。我觉得我可以帮到他,可是妈妈觉得他怕脏,就退课了。

后来,我得知,这个孩子竟然被妈妈安排去另一个机构学创意绘画了。一个人的选择,必须为他的选择,承担它的后果。也许人家乐意呢。



其实泥巴课,理解起来不容易。但是,前面那位爸爸,几天后就带着儿子来报名了——愿意去尝试颠覆自己认知的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泥巴课,在外行人看来,好像这些孩子是在随意乱来,让孩子怎么折腾都行,也不见老师怎么引导。是的,形式是自由的,但实际的课程操作是很讲究的,首先,你得去观察与感受每个孩子的不同,他的行为状态,他是怎样开展工作的,他是以怎样的方式去接触材料的。孩子目前呈现的成长趋势是怎样的。



(   浓稠的泥巴 )

比如,若是一些比较外向,躁动,过渡活跃的孩子,提供的泥巴就要相对比较浓稠一点(见上图),甚至我会泥巴加浆糊,浓稠的泥巴属性会迫使本身过渡使用头脑的孩子无法去思考,更会使孩子慢下来。所有的心性会随着泥巴的黏稠的属性走。你注意到了没有,孩子他在开启对内的模式。一旦对内了,孩子就会静下来,他头脑的信息不再迅速而广泛,他不需要外界的回应,他自己在与自己对话。他,和自己的关系更和谐了。



(  稀薄流动的泥巴 )

而一些比较内向,内敛,或者受了某些束缚的孩子,则需要提供水状的稀泥巴,它流动而具有变化的属性会带动过于拘泥,拘谨的内在状态,使孩子更敞开。其实你觉察,孩子施展的肢体动作,特别留意孩子开展动作的幅度,就可以感知孩子当下的状态。

泥巴课不是陶艺课,泥巴课不是教你捏一个个具体的形状。有些年龄尚幼的孩子,前一两课,是允许家长陪同。但家长一靠近就开始引导——宝贝,来!我们来做个东西。你看,可以做个雪人,再看,可以做个房子......。家长无法容许孩子什么都不做,尤其担心孩子无聊。

加了水的泥巴,无论是浓稠还是稀薄,它都无法控制。

积木可以控制,橡皮泥可以控制,玩具可以控制,手机游戏可以控制,所有的固体环境中的东西都可以控制,甚至父母也可以控制,一旦失去了控制,情绪就崩溃,。



在这里,流动的泥巴不可以控制,它向四周溢出,周围流淌,甚至弄得你脸上,发梢,衣物到处都是。你遭遇它,它无处不在。它好像故意找你的麻烦。此时,你崩溃了,想方设法逃离。如果你有机会深入下去,你会发现,周身的脏,好像不觉得脏;周围的乱,你好像在吵杂中也可以安放自己。身心与无法控制的泥巴开始共一个节律,泥巴就是自己,自己就是泥巴。接纳周围,调整自己。既然无法控制,就与它共存,面对它,调整它,渐渐变得享受它。泥巴感觉不再是黏黏的,难受的,它还可以是舒服的,揉绵动人的。泥巴,它在帮助孩子修正自己。

渐渐长大,你会发觉,人生路上你遇到的困难,不如意,所有遭遇到的遭遇,都与童年时遇见的泥巴相似。而这时,你已经知道怎么面对它了。这一切的成长,你没有被教导过一句道理,甚至你完全没有觉察到它的存在——因为你已经拥有的,是一种心灵品质。

 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孩子就开启什么模式

温馨提示:春季班报名进行中,3-8岁年龄段还有少量学位,新生请咨询18925993131(微信同号)


    关注 狮山蒙田儿童心智艺术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