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关注孩子艺体成绩未必不是好事

 

“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评上‘优’?能不能给他改一个‘优’”...



梁好

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每到期末,很多小学老师都会接到家长的询问电话: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评上“优”?能不能给他改一个“优”。值得注意的是,音乐、美术、体育等综合学科才是“重灾区”——由于没有书面考试,许多家长觉得,这些科目的成绩都是老师凭个人感觉评定的,可以适当争取一下。(2月2日钱江晚报)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在现实教育生活中,重智育轻体育,重文化知识轻艺术修养的问题普遍存在,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常常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有的学校不能配足必要的师资、开齐必要的课程,甚至出现相关学科被语文数学等课程挤占的现象,而教学质量监测也仅限于文化课程。从这个角度上讲,期末结束,家长问老师索要音乐、美术、体等综合课程的“优”,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看出家长对这些课程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教育意识明显增强。

家长对艺体等综合学科等级的看重并非心血来潮,也绝不是为了自身的脸面,而是教育政策的引导与转变。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考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其中要求考察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学校美育工作的总体要求、课程体系、改进美育教学、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细致的要求。2017年,教育部出台《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对美育教师的师资配备又作了具体的安排。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与颁布传递着一个重要的信号,即学校的美育工作必须重视起来,学生的艺体修养等综合素养不再可有可无,而是与学生的毕业升学息息相关。

高考制度是教育的指挥棒,高考制度的改革会带来显著的联动效应,对中小学的美育等综合学科产生积极的影响。家长对音乐、美术、体育等综合学科索要“优秀”,正显示出教育行政的巨大引导力,对于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的育人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在家长索要优秀等次之时,有一个问题必须以清醒的头脑去认真思考:为什么家长不去索要语文、数学等学科的“优秀”,而音乐、美术、体育等综合学科则成为“重灾区”呢?其根本原因还在于这些学科没有相对系统与科学的教学标准与评价标准,在家长看来成绩的评定随意性大,结果不严谨。

要改变家长索要艺体等学科优秀等次的现状,就必须从源头上做起,一是学校高度重视艺体学科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及有关文件精神,配齐教师,开齐课程,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将艺体等学科与语文数学等学科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二是要严格制定艺体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学生的教育目标、监测方式、质量考核标准,让艺体等学科的教学评判工作有规可依,严肃认真,避免随意性。

2015年,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出台《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将艺术、体育、科学纳入监测系列,以此强化引导性。全面监测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重点考察学生健康水平、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实施。其中的监测方式方法可以为中小学校提供参考与借鉴,就学校而言不妨成立艺体等相关学科监测专业委员会,开发监测工具,实施交叉监测,完成教考分离,确保监测结果的客观性。同时与学生的平时性学习表现相结合,实施结果性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强化评价的诊断性与引导性。

艺体等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的时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随着国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家长对艺体等学科的关注也会愈加强烈,而这则需要学校管理者以扎实的工作,严格的要求,创新的举措,切实做好这些学科的学生评价工作,以保证评价的准确有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原始的评价资料。

公众号ID:eduvoice

这里是中国教育报刊社智库,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 中国教育之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