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知乎精彩集锦(上)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啊,有没有日常想郎朗?知道大家也就偷偷想了N遍而已哈......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啊,想死你们了!有没有日常想郎朗?知道大家也就偷偷想了N遍而已,请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习惯哈。



如果郎朗本人跟你面对面,给你一次提问的机会,你最想问什么问题呢?为了感谢大家的对郎朗一如既往的支持与喜爱,这次要满足大家跟郎朗面对面交流提问的愿望了。小编从本期开始盘点了郎朗本人在知乎上的精彩集锦,以下的回答均为郎朗本人亲自在知乎上的回答。这些问题也是大家提问得特别多的热点话题,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本期盘点。



经历了怎样的过程,郎朗的演奏才会有了质的飞跃?

我知道知乎是个很棒的平台,平时太忙了一直也没有和大家交流。最近手臂发炎正在恢复,所以也能有时间分享一些自己的感受。很高兴能有这么一个机会,通过知乎平台,跟大家交流在音乐学习中的一些感受和经验。

所谓飞跃,一定要有基础,就像堆积木一样,一定要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飞跃。没有前期的积累,不会有飞跃。所以,第一个飞跃点,以及每个飞跃点,都是有时间积累前提的。

而且,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开放的心态,一定要多看,多听,多学,才能悟到一些东西。多和人交流,不能闭门造车,也不怕跟人分享。就像学语言要多说一样,我们要多上台,多弹琴给别人听。

也有可能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也慢慢成熟了,艺术上出现飞跃,但这也是在前期不断交流,不断思考,不断学习的基础上,一点点累积出来的。

就好像我刚到Curtis的时候,觉得同学中很多都是天才,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就像大师一样。当时我就觉得,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习了,在国内的所谓的优势,已经变得没什么了。

于是,我就像海绵一样,不仅跟老师学,也跟同学学,跟这个学一点儿,跟那个学一点儿。有同学弹西班牙东西弹得好,我就学他的拉丁的节奏,豪放;有同学出身音乐世家,教会了我太多的音乐知识;有同学弹琴的架势特好,特有钢琴家的范儿,弹琴的样子看起来特有气质,和我简直是鲜明的对比,现在我也学来了。

但很重要的是,一定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多学习,多交流。古典音乐本身是很开放的。比如,Mozart的音乐里有很多奥地利country music,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听听这样的音乐?比如,我开始时一直找不到感觉,不知道怎么弹拉二的开头,有一次去圣彼得堡开音乐会,听到塔楼钟声有了灵感。

所以,我们不仅要以这种开放的心态多听,多看,多交流古典音乐,也要和其他音乐形式多交流。我们也可以像Mozart一样,从其他音乐,得到灵感,比如爵士、摇滚、流行;或者像rach一样,从周围的声音得到灵感。

从我自己学琴的经历来看,也是从小在学习中经历了一个一个的关卡,step by step的。第一个是爱好,自己是不是喜欢音乐;然后是第一次登台;第一次参加比赛;第一次考到音乐学院;参加国际比赛;然后进入professional training;走到职业路上后,就是怎样如何提高水准,超越一些旧有比如种族的偏见,然后进入到大的世界……

每一关都要突破自己,突破一个状态。我现在也在学习,学新曲子,学新的东西。所以,学琴时,一定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不要着急。尤其是小孩子,不要因为一次两次比赛结果不理想而消极失落。

参加比赛,对大家学琴会很有帮助,但要注意,比赛不过是一种方式,不是一个结果。最重要的是,你能从参赛中总结到什么,不管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

就像我七岁时,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连前三名都没进去,就是第七第八名这种荣誉奖安慰奖。当时我非常失望,有一种小孩子的自信心膨胀到一定程度后,遇到失败的失落,很可怕。我当时居然冲到考场里,跟评委说:不公平!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很可笑,那时候实在是非常不冷静。

现在,有时候我也会看到一些小朋友,会有我当时那种状态,就是当比赛没进决赛,或者最后没拿奖时,比较消极。

我们从事艺术的人,千万不能有所谓的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有可能有些人在开始那几年会落后一些,但有可能因为积累足够深厚,到了一定年龄,每个方面都成熟起来后,一年之内就超越过去。有些时候,因为积累够深,随着理解程度的提高,一旦悟到了,就很快能超越。

因此,我希望大家不要着急,不要太看重比赛成绩。参加比赛后,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不足,比如老师和评委对参赛学员的想法,有什么意见,这些参赛的人都需要知道。不管是好的优势方面,还是缺点方面,大家都要清楚的知道。只有知道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缺点在什么地方,才能知道怎么去解决问题。

我认为,飞跃必须是在一步一个脚印积累的基础上,从跟其他人,包括跟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也包括跟其他音乐形式,甚至其他艺术形式,以开放的心态交流过程中,领悟到一些东西之后的产物。先说到这里吧。



郎朗这种级别的演奏家拿着没见过的谱子,第一遍视奏就可以谈得很好吗?感谢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不是特别难的曲子,比如是我比较熟悉的曲式的话,应该速度会很快,质量也会比较高;如果是新的、没见过的曲式,这得需要时间。

比较通俗易懂的曲调最多两遍就能很流畅,有的曲子第一遍弹的时候觉得有点单薄,太像伴奏了,在第二遍弹的时候就会加一些丰富曲调的内容,让曲子听起来更饱满。比如我在微博发的《前前前世》、《La La Land》里那首插曲、《Remember me》 这些,都是第二遍、第三遍视奏时拍摄的,大家觉得还说得过去吧?

但弹得“好”要看是怎样的标准,尤其针对古典音乐,我要去了解音乐背景之类的,我也要分析作品,然后尝试几种不同的演绎的方式,最后会选择用比较合适、有说服力的方式来表达。

整体来说,我算是比较快的,看我的近视程度就知道了(两只眼睛加起来1500度呢),小时候没少读,反应还是蛮快的。我的窍门是先看一遍谱,盯主要的旋律音和低音,特别是第一拍的低音,这样一来中间的音就很容易跟。指挥的总谱声部更多,视谱的时候不可能每个音都看到,也得先挑关键音。

读谱是一码事,一定要看清楚力度强弱、表情术语之类的信息,对视奏有好处,但是最后是要结果,要看在舞台上的效果。舞台上人家才不管你是刚拿谱子视奏,还是弹了一年,还是弹了一辈子,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呈现。曲目量大一些会有优势,选择性会更大。视奏是可以练的,没事多拿谱子试一试,会提高速度,像阅读英语文章一样。都是有技巧的,而且越练越快。

看到评论有人问视奏的几个视频,我请工作人员帮我找了一下,音质一般,大家凑合看看。(视频在知乎郎朗的回答上可见)



郎朗弹钢琴的时候,脑子里会想些什么?

那我分享下我弹琴的时候在脑子里在些想什么,需要注意什么。从总体来讲,从三个控制点。第一个是手;第二个是脑;第三个是心。这三者的关系呢,在弹琴的时候,我脑子里面就像一个多媒体。首先会出现谱子。同时这种感官的,比如说手里掌握的这种感觉。这种感觉,是非常非常非常敏感的。

一般来讲,手的感觉和脑袋的感觉是放在一起。因为脑子里印进了所有的东西:包括谱子、音乐表情记号还有作曲家的要求之类的。脑袋里浮现的东西在手上变成现实,手是通向音乐的钥匙,脑子算是一个手与音乐的一架桥梁。然后就是心的方面了。

心是整个控制所有感情和灵魂的展现点,心能完全控制住所有想要的东西。用什么分寸、走哪种风格、怎么表达音乐、声音怎么唱出来,因为不能用手给唱出声音吧,都是用心来体验。心里的东西非常重要。尤其是体验得特别精深的时候,心里的启发很重要,这时候不能靠技术了。

对音乐家来说,心是控制音乐的闸门。而且你的心脏需要很强大,随着音乐的波动,随着现场音乐会情绪的变化,心理控制其实是最重要的。还有很多时候都是靠心理调节,包括有的人会紧张和慌张,都是你的心理作用而已。

对我来说,这三条线构成演奏时的整体。

以上是正经回答,好吧再说一些花絮。其实谁都会想一些其他的事情吧,我当然也会。

弹琴的时候有时候在想,乔丹怎么飞上去上篮的,还有老虎伍兹怎么一下干进去那个球的。因为有时候练琴的时候确实比较枯燥,也需要自娱自乐对吧。我当时练普三的时候,会想一想街霸里是怎么打架的。

包括更伟大的钢琴家,比如鲁宾斯坦,他在自传里也说,他有时候会看看第一排有没有好看的姑娘。有的话,他会发挥得更好。



相信以上的盘点大家都没看够,请期待我们下期的精彩盘点。更多更详尽更精彩的回答尽在知乎上郎朗的回答!


    关注 郎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