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我这样聪明的人,早就告别了单纯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淘历史」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北洋将领冯国璋是袁世凯倚重的部下,1900年袁世凯保举他为补知府,次年袁世凯创设军政司,又任命冯国璋为教练处总办。

袁世凯做总统后的某天,吃到一道红烧蹄膀,立即嘱咐侍从送一碗到冯府,嘱咐说:“大总统用饭时,想起这个菜冯将军也爱吃,所以送过来让将军尝一尝。”

有时早上吃个奶酪,觉得味道不错,也要吩咐下人送一份到冯国璋家里。

他对下级“情深意长”,对其他职位比自己低的“弱势者”也不例外。

庚子事变前的某天,张勋与袁世凯一起去颐和园。

张勋刚进门,兼管慈禧太后帐房的太监马廷宾立即迎了出来,知道袁世凯还在后头,又在院子里等待袁世凯。袁世凯一到,立即单膝跪地向马廷宾请安。

太监是个被人瞧不起的职业,有清一代,从无大臣给太监请安的先例,何况此时的袁世凯已居正二品要职,马廷宾对他的感激可想而知。



袁世凯还懂得善待失势者。

翁同龢当年因支持光绪变法,被慈禧放逐,朝堂内无一人为他说话。转道天津,时在小站练兵、平时与其关系并不密切的袁世凯却手书一信,并附赠不菲的银票,托亲戚带给翁同龢,翁同龢当即感动得老泪纵横。

袁世凯是个脑子非常活络的人,从不做亏本买卖,为何在社交方面却逆正常的利益逻辑而行?其实,这恰恰反映了袁世凯的精明。谄媚下级,是为了让这些人死心塌地效忠,最终的受益者还是自己。

他在小站练兵时,就非常注意培养军队对自己的忠诚。那时新军各营部供奉着袁世凯的长生牌位,每日上操、下操集合,将领们都要大声问道:“咱们吃谁的饭?”

士兵回答:“吃袁大人的饭!”

问:“咱们穿谁的衣?”

答:“穿袁大人的衣!”

问:“咱们为谁出力?”

答:“为袁大人出力!”



对一般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抓得这样紧,培养军官之忠诚自然会更加用心。

取媚于比自己职位低、权力小的人,同样是想让这些人为己所用。

晚清时,袁世凯确实权势熏天,但他的权势来自慈禧太后,太后高兴,可以给他权势;太后不高兴,可以让他一无所有,甚至脑袋落地。而慈禧之所以喜欢袁世凯,与李莲英等太监关系极大。

依礼制,清代大臣召对,都得埋头跪地,不能抬头看皇上和皇太后,袁世凯自然无法观察慈禧太后的喜怒。袁世凯与李莲英约定,召对时,袁世凯看李莲英的双脚,李双脚叉开,表示老佛爷喜欢听这样的话,可以多说;双脚并拢就是太后不高兴,最好立即闭嘴。

有李莲英第一时间做“间谍”,袁世凯自然“应对无不称旨”,慈禧对袁世凯也无形中生出了信任之心。同样,马廷宾也有马廷宾的用处。

讨失势者欢心,则与皇权政治的随意性有关。皇权下的得志和失势变幻不定,今天统治者不喜欢一个人,可能让他失势;明天需要他了,又可能使他得志。

退一万步说,就算某个大佬在仕途上一蹶不振,朝堂里依然有他的旧部、学生和朋友,他个人失势并不等于整个集团失势,在大佬败走麦城时献上一点尊敬,日后很可能收获意外的惊喜。



袁世凯是晚清民初最大的枭雄,有一段时间,他也被社会各阶层的人视为“共主”。

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枭雄,固然是由于他的治事之才,也是因为他有一双穿透别人肺腑的眼睛,能将各种官场之人的心思看明白,有针对性地进行“攻心战”,使自己上有可靠的背景,下有足够的“群众基础”。

相比起来,那些总是轻视下位的领导,实在是过于短视。




     小淘陪聊

你认为袁世凯是怎样的人呢?

欢迎在留言区讨论O(∩_∩)O~








古龙的寂寞你不懂|贾琏:我本是暖男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故|被同龄人抛弃的柳永
杜牧:凉凉凉凉凉|张岱:不要羡慕哥
给小淘点个赞吧
有趣,有料,有深度

ID:taohistory


    关注 淘历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