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哭着签下这份工作的。”

 

很酷的,是比昨天好的自己,而不是别人远离父母的生活。...

我们宿舍一共六个人,五个人参加了去年十二月的研究生笔试,其中一个人考上,两个人选择二战,剩下的两个人决定着手找工作。

而剩下的两个人刚好就有我。

我原以为拥有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时会是兴奋且激动的,但没想到,我俩的工作都是一边哭,一边签下来的。

可当你问我们为什么难过时,其实五味杂陈,我们什么都讲不清楚。这难道是毕业季求职后发症?于是汪财哥说,不如把故事写下来吧。

 1/冲突是毕业前的主key 

毕业季求职的高峰期有两个,一是上一年末的秋招,另一是下一年伊始的春招。

一般而言,参加秋招的大多是铁了心要工作的“目标明确型”,而参加春招的大多则是考研失利或人生规划不明晰的“摇摆踌躇型”。我属于第三种——“不知所措型”。
就连考研这件事,也不过是不知所措状态下我的被动选择,当时考研对我的意义无非是:研究生=好的平台=不错的工作=美好的生活=幸福的人生。

所以当得知自己考研结果不理想时候,我又一下子失去了方向:到底是二战还是出国?如果工作,教师、企业还是公务员?是留在成都还是回到家乡?

虽然茫然,但我知道我必须要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去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了。

父母的建议是找一个稳定的工作,踏踏实实生活。而我并不认为静止不动的生活是幸福的。可我心如此,父母不甘。

他们想方设法地在我人生这个重要的节点设置“爱的羁绊”,而我既不想倔强地远走高飞,也不愿妥协地投入爱的怀抱。

我希望与父母之间相互理解且保留意见,尊重事关当事人的任何自主决定,可这样的想法只是理想状态下的,现实里,我和父母的冲突开始加剧。
“关于我的未来”这一主题谈话成为轰炸型话题,一谈必吵架,一吵必燃,一燃必炸。家里所有人的头脑中都灌满了冲动和不理智。

大学的最后一个寒假,家里是待不下去了,所有人都在着急地想要帮我决定未来,于是我买了时间最近的票回到了学校。

抱着“经济独立代表人格独立”的想法,我狠下了找工作的决心。

2/签下这份工作,是幸运还是不幸?

在投入到找工作之前,不甘妥协的我,还是想先认清楚自己,于是我思考了一些每一个大四求职狗可能都会遇到的问题:

我喜欢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能胜任什么工作?什么能让我保持持久且漫长的兴趣?

毫无疑问,这样的思考当然是无果的,但当下的情况让我没有时间再拖拉,于是作为一名师范生的我将职业锁定为人民教师。

那时,我对自己的要求是,留在成都或者是回到家乡的省会,可一切并非那么容易,因为接下来开始权衡的是自我能力、生活开销和购房压力等等问题,关于未来的未知和恐惧,让我陷入无限的焦虑和紧张。

我开始病急乱投医,春招显然是要比秋招困难些,岗位少了许多,我投出去的简历几乎没有消息,收到回应的也并非是自己所满意的学校。

好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母校正在招聘,学校在当地还算小有名声,除了要回家乡,其余的我都很满意。
机会很难得,本是开放给研究生的竞争资格今年本科生破天荒的也可以参加,考核通过之后便可以成为一名编制内教师。对于父母而言,编制意味着稳定,他们让我一定把握住这个机会。

我也不肯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经过了笔试和面试后,我拿到了语文组唯一的一个名额。

父母很高兴,我却感觉不是滋味。我又陷入了一种迷茫的情绪里,这一切似乎还差了点儿什么,可我不知道还差了点什么。

如果这不是我最满意的工作,那我最满意的工作是什么?想过一个好生活,但生活究竟与工作和地域有无直接的联系?

3/我哭着签下了这份工作

我以前不知到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说法,一个人的成就与他身边最亲近的三个人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所以 在我继续说之前,我想先谈谈我身边最亲近的人儿。
第一个是我的发小,现在在法国读研究生,我与她在针对就业问题进行过讨论。我问她,回国以后要做些什么,她告诉我,先去非洲工作一段时间,经济独立之后再回法国重新修一个学位之后再思考。

第二个是我的堂姐,我们都来自西南部四五线的小城市,她本科毕业于上海某所不错的大学,研究生在瑞士读的商科,应届毕业后顺利在北京找到工作,住着月租5k的公寓,日常护肤、读书、运动,行动力极强,过着她现行的极简生活。

第三个是我的表哥,国内重本毕业之后到美国进修了一段时间,从广州回到家乡,今年辞掉国企工作之后重新进入一个感兴趣的领域,做无人机相关工作,车房无忧。

所以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似乎也应该过着貌似比较酷的、和他们一样看起来不相上下的生活,拥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和一个丰盈的人生。

可现在的这份工作,回到家乡小城做稳定无波澜的人民教师,能让我拥有丰盈的人生吗?
签约的时间定在了接到录取通知的第二天早上十点,违期意味着主动放弃。于是我在那个接到面试通过通知的夜晚,陷入了自我拉扯。

心情喜忧参半,短暂的喜悦来自于这次考核的成功,而持久的忧虑则是对于未来的担忧。

签约了之后,是不是就意味着要面对工作以外的七姑六婆笑面social?然后继续妥协着被安排的人生,从被相亲?到被结婚?再到被生活?似乎一眼,我就能望到了20年后的自己。

但不签约,连理想工作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我,还能再签什么样的工作?我摇摆不定,父母也在苦心劝慰:

“不然就签约吧?实在不行最后再违约?”

“去吧,就当完成父母一个心愿。”

“经济独立意味着人格独立。”
“签了吧。”我咬着牙进入签约教室,却在阅读完合同上的条款之后,再度退缩。

服务期限是五年,违约金五万且违约记录进档案。我走到门外妈妈面前,告诉她我想放弃,违约的代价与我对这个工作的期待值不成正比。

但在接下来短短的几分钟内,全家几乎全上阵:母亲向我承诺以后不喜欢就资助我离开、父亲声称就业困难让我占着这个坑再说、外婆说外公一辈子就想让我当老师能常见到我,我头脑发懵,丧失思考力,理智与情感同时被击碎,只知道抹眼泪。,内心充满不甘、委屈、愧疚和不安。

我像一个木偶一样被支配着,于是我一边哭一边签,仿若眼前的是一张卖身契,我交出了自己未来的种种可能。
父母终于安心了,但我在从学校走向公交站的路上,一直在哭,一路在抹泪,大概是委屈?可又有什么可委屈的?不知道。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当别人跟我谈到工作以后,我都不自觉的想抹眼泪,真的有这么难受吗?不知道。

4/比昨天更好,就是很酷的生活

签完约的当天下午我就坐了高铁回成都,对于毕业季的学生而言,每个人都行色匆匆,有的正在找工作,有的正在去找工作的路上,有的正在准备二战,有的正在去自习室的路上。

大家见了面相互微笑着问候,问问近况,问问以后的着落,分别之后又相互比较着考量,分析着利弊得失。

我依然没思考清楚,当初签约时伤心落泪的原因是什么,但我不再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了父母、工作和他人的身上。

不久之后我发现,这一切焦虑的根源是害怕面对自己,是对于自己的极度不自信。如果继续保持努力的话,生活怎会静如水面停滞不前?
于是,我开始对自己作出一些改变。我开启了自己新的计划,偷偷给自己制定了两年之后的留学计划,想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倘若自己还是不喜欢这个职业的话,或许还有另外一个选择。

我也开启了全新的读书计划、健身计划、护肤计划,开始试图让第二天过得比前一天更好更充实。

认真生活之后,我发现,其实生活的意义真的很简单,有舍有得,有快乐也有难过,如果第二天比前一天过得好一些的话,这样的快乐其实更踏实。

我们有时会觉得别人的生活很酷。他们生活在大城市,似乎可以眼不见心不烦的躲开父母的唠叨;他们日夜笙歌,似乎这样的生活热闹有趣; 他们有宠物相伴,似乎一个人的时候并不无助与孤独;他们四处旅行,也试图让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

可谁又没有遗憾难过?谁又没有不甘心和后悔?不要再硬着头皮的抱怨,其实一切看起来都没有这么糟糕,所有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不过都是人生中一段奇妙且特别的经历,不要放弃努力,继续挣扎着前行。
真正酷的不是“别人的生活”,而是拥有一个独立且强大的思想,拎得清楚,活得明白。然后,去玩味着无力挣扎的人生。如果所有的明天都比昨天都更加努力的话,那你也在过一个很酷的人生啊。
图:《龙樱》


版权归作者所有,侵删
点击“阅读原文”,找份实习让自己也很酷


    关注 实习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