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自我修养----妈妈访谈之十三

 

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而不用和别人攀比;真不知道该为他做些什么的时候,干脆就去培养自己。...



认识xiaoying是从关注她的公众号“梦想中的那片蓝“开始的,公众号里不仅分享了她的儿子从北京四中申入耶鲁大学的详尽经验,也有很多接地气的有趣育儿小故事透露着她和儿子亲密而平等的关系,更让人惊叹的是她读了那么多本书、看了那么多部电影、出席了那么多场音乐会,她的读书笔记、游记、乐评、影评,富有真情实感而有见地,能看出确实都是“真爱”。让月妈不禁感叹:有这样的妈,娃申请到耶鲁,真不是天上掉馅饼砸脑袋呐!这耶鲁娃、耶鲁妈不是一天炼成的。

越看她的朋友圈和公众号,越有访谈她的冲动。终于有一天,月妈鼓起勇气,冒昧提出访谈的请求。没想到,不到5分钟,“好啊,支持!”的回复就从微信那头传了过来,让月妈有种“幸福来得太突然”的赶脚。




于是有了如下的问答,xiaoying真诚实在的回答让月妈受益良多,所以迫不及待地分享给大家:

关于美本申请、国际班和音乐、电影、旅行的更多精彩内容去xiaoying的公众号寻宝吧。


扫码关注“梦想中的那片蓝”


Q1:你的公众号文章分享了很多申请美本的经验和教育的种种感悟,  感觉儿子申到耶鲁不是偶然的。要说儿子算是典型的“别人家的  娃”,看你的文章发现其实你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妈”。你的育儿理  念和方法来自于哪儿呢?育儿书?家庭传承?还是人生阅历?有没有  什么对你的教育理念有重大影响的人或事?

A1:先声明一下,除了开玩笑,我内心从来不认为有什么“别人家的娃”和“别人家的妈”。大家之所以有这种印象不过是人的虚荣心而已。我们对外表达出来的都是“过五关斩六将”,但真正占据我们思想让我们苦恼的是不愿对人说的“走麦城”。这样对比自己和他人,才会有上面的困扰。

这让我想起我家领导说过的话:人最怕的就是少年得志。“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所以,当一切顺利的时候,千万别得意忘形;而当全世界都看不上你的时候,自己却不能看不上自己。

我不认为自己在培养儿子的过程中真的有什么教育理念,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所以也会生气、发脾气,让家人和孩子不悦。现在有时间看看教育理念了,孩子也不在身边了。纸上谈兵的理解我觉得都不算是真的,因为很多理念多是非常绝对的理性的分析,但现实场景中,我们很难这么理性。

如果总结一下,我觉得我自己的本心来自三个地方:

1.自己爹妈的教育。我家是典型的慈母严父,但我从来不怀疑他们对我的支持和信任。所以,我也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2.我先生的人生态度和观点。他和我性格非常不同,平和理性、平等宽容。在他来看,没有什么绝对、必须的事情,而且,孩子从小就是独立、平等、自由的个体,我们家长不应该过多干预,尤其不应该把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我是经常被他教育,然后修正思想后再去教育孩子;

3.我个人学习、工作的环境和要求,让我很早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让我知道所有的问题都是需要方法去解决的,靠情绪只能把事情变得更糟。

Q2:当今父母对孩子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择校普遍比较紧张、焦虑,甚至有的家长把孩子升到一个好大学作为教育的终点。你的公众号文章写到:努力和才华与结果匹配最好。踏实做好每一步,结果应该不会太差;如果这次运气真的不够好,你的努力也不会白费,总会在未来某个时候体现出来;反之,靠运气去期望一个超出你能力的结果,倒未必是件好事 ”你真的对孩子升到哪个学校这么“淡定”吗?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作用怎么看?

A2:所谓“淡定”,也只是相对的。真正到具体事情上时,绝对的“淡定”我觉得基本做不到。但是,我看到自己身边已经有无数的例子说明,学习时的成功和工作时的顺利并不完全挂钩,和人生的幸福快乐关系更小。甚至,如果处理不好相关的关系,让自己的最高点就处在考上某个名牌大学这件事上,反而会让自己的人生蒙上不必要的阴影。所以,只要冷静下来,我就会看到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大不了的问题需要过度焦虑。

作为妈妈,我曾想过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过怎样的人生。有所成就、出人头地当然好,但如果这个代价并不是快乐的生活,好像也不是很值得。如果他就是一个普通人(我觉得95%这种可能性),那么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做他开心的事情,能够自食其力、衣食无忧可能足矣。比在一个他不合适的高位,整日惶恐度日要开心的多。中国有句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我觉得很有道理。所以,想到这一步,我觉得孩子的未来其实可以宽阔很多,完全不必非要去走独木桥。

我跟孩子也说,努力是为了让你的路越走越宽,让你有更多的选择(特别是向下兼容的选择),而不是只能盯着上面,压力越来越大。

当然,我也和朋友讨论过,这些想法跟我自己的成长生活环境有关。也许是因为我自己从小没有在特别艰苦、严苛的环境中,没有体会到那种贫困带来的痛苦。所以如果这话听起来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受,也请原谅。

但是,我最近看《无问西东》特别有感触的是其中的一段话,就是人生最重要的是真实。而什么是真实,“真正的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我觉得这个也应该是我们家长问自己的问题。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对孩子的期望,是否能做到这一点。

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作用,我是这么看的。

学校教育中,好的老师不仅是教课好的老师—他们能把孩子引入知识的大门,发现自己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言谈举止、对人态度是孩子对于社会的第一眼印象。但在现在环境下,好老师属于“可遇不可求”的;

那么能求的是什么?是同学。和一群求知欲望强烈、进取心强而又友善的孩子成为同学,可能对自己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孩子们最爱说人脉这个词,但我觉得这都是次要的,重要的还是人品、精神的互相影响。这事儿,我儿子曾经跟一个我朋友的孩子、低年级喜欢音乐的孩子说过:就算为了你喜欢的音乐,你也要努力去上好高中。因为你会发现,好高中的孩子,他们喜欢的音乐都是不同的。----这里暂且不说音乐的不同有没有好坏和高下之分,但不同的环境,孩子的喜好、行为都是不一样的绝对是真的。

而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平衡。外部环境太严厉了,家庭环境就宽容一些;外部环境太松散了,家长就勤督促一些。所以,我觉得家庭教育没有固定模式,要根据环境、孩子个性、具体事情给出不同的态度和意见。所以,我儿子也经常说我,你态度怎么老变呢?而我会跟他说为什么变化的原因。为什么都是选专业,我既会说应该根据你所爱,不用去证明什么给别人看;我也会说如果你的最初的职业目标还没变化,你现在做的就是证明自己,坚持学下去。



Q3: 关于美国大学申请文书,你写过:不要把文书仅仅当成入学的工具,而是把它当成发现自己、思考未来的机会。所以,文书写作一定要发自内心--不是词藻,而是思想。”父母怎么做才能让孩子逐渐成为认知自我、思考未来、有自主思想的人?

A3: 我看《无问西东》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这是我印象的中国电影中第一次赫然说:“你”才是最珍贵的。也许是中国文化传统和教育的特点,我们从来不在乎个人的观点和意见。甚至,在小的时候,孩子连发表意见的机会都没有。这样的结果,就是:或者孩子有意见但都只能私下里说,真的放到台面上没有勇气也没有自信;另一种更简单,就是干脆不去想,不去琢磨,让自己内心沉睡。

所以,如果真的等到写文书的时候再激发孩子们的思想,我觉得已经晚了。真的应该早一些和孩子沟通,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这些想法是别人已经有过的,甚至已经被证明出很荒谬的想法,但从孩子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只要是他们自己思考的结果,都值得鼓励。得先让他们有勇气和自信说出自己的想法,给他们创造平等地讨论的环境和机会,他们才会在思考和讨论中不断进步,做到认知自我、有自主想法。

另外,昨天刚好和一个朋友聊起了孩子青春期后家长的作用。那位朋友的一个观点非常好,她认为,青春期的孩子其实更需要的是对自己学业、人生有具体指导意见的家长,而不仅仅是态度友善、关怀生活的家长。所以,她把家长分成四类:没脾气有价值,有脾气有价值,没脾气没价值,有脾气没价值。当孩子觉得家长的帮助有价值时,他/她是能承受家长的态度的;反之,当他/她觉得家长说的话完全没有价值时,就算是一个态度良好、嘘寒问暖的家长,孩子也可能会渐行渐远。所以,我俩为家长们为什么要不断充电、不断学习找了一个新理由:为了给孩子有价值的帮助。

这里再强调一下,所谓有价值,不是我们自己定义的,而是孩子认可的。所以,如果想让孩子有思想,自己要先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Q4: 儿子到耶鲁上学后有哪些冲击和不适应吗?反思你们的教育有哪些得与失?

A4: 他去学校遇到了各种大神,让他大开眼界。有的喜欢哲学历史,西东方各种经典著作都已看过;有的喜欢音乐,每天6、7个小时练习;还有的文史哲课程拿了第一名不算,数学还上到了高年级课程。他发现自己虽然兴趣广泛,但和人家相比,也就真是“泛”。在某一个特定领域,和有些外国同学相比,缺乏深度,也没有人家那么高的兴趣和热情。我觉得这是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还是遵循了大多数中国教育模式的特点:全面,而不是特别关注、鼓励和培养孩子在某一个领域的兴趣和爱好。当然,这个和孩子的个性特点也有关系,但总体上来说,我们也就是一般的父母家庭观点:先都试试,别有什么短板。

想到我工作后公司培训中特别指出,人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长处而不是短板。记得刚听到这话时,我还是很震惊的,毕竟我以前听到的都是:木桶原理。

坦率地说,初等教育到底是该关注长处还是短板,到底要全面培养还是要加强特长,我到现在也没有特别想好。

Q5: 你说过孩子经常反过来教育父母,你从儿子那里学到了什么呢?

A5: 其实很多了。

从养育他的过程中,我终于知道,即使是亲儿子,他跟我也有很大不同。不仅是脾气秉性,而且爱好特长,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不应该用自己的想法和经历去要求他;

从技能上,他的外语能力早早就体现出来了,而这绝对是我的短板。他在音乐上的看法和观点我也很在意,毕竟他是练家子,而我只是听众。他的意见在我来看还是有一定权威性的;

从思想上,即使他比我年轻、经历的事情少,也不能说明我的观点就比他更成熟。我曾经在公众号里举过一个例子,关于对从众还是特立独行的看法,他曾经批评我说:“是非观点应该基于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别人的态度。为了当少数派不同意别人的意见,和总是附和别人其实没有差别啊。”我觉得他当时对我的批评,让我心悦诚服。



Q6: 看你的影评了解到你是清华子弟也是清华校友,你对中国的最顶尖大学应该了解很深的。你儿子上了耶鲁一年多了,也有了很多感受和经历吧。能谈谈中国与世界最顶尖大学的异同吗?

A6: 先声明一下:这不是一个严谨的对比。我自己生活学习在清华,至少在我们这个年龄,清华是一个理工科氛围比较浓厚的大学;而耶鲁在美国大概属于文学历史艺术音乐更强的大学。而且,我觉得对比应该在大体的一个时间段更准确,因为时代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

相同的大概就是,我俩都觉得在大学里的神人真是好多。尤其于我而言,我觉得我这辈子遇到的最聪明的人,基本都是在大学读书时遇到的。很多时候,我连老师题目在问啥都还没想明白,已经有人开始兴致勃勃地解答了。学生有聪明的头脑,以及对于知识的崇尚和渴望(哪怕有可能是出于虚荣),我觉得是这类大学共同的吧。

不同的地方,我曾以为是国内的孩子更从众,在上大学前没有过多的思考;而国外的名校孩子更自我,追求个人的爱好与事业。但是现在看到那么多在美国读名校的孩子也是以华尔街为目标,从上大学开始就在选课、实习上深思熟虑、步步为营,我又开始怀疑这之间的差距是否真的有我以为的这么大。也许,并不是什么根本的差别,只是占比多少的差别吧。

Q7: 作为一枚学计算机的理科女,你公众号中的书评、乐评、影评也很有见地。你的人文、音乐素养是怎么培养的?

A7: 我很感谢我的小学、中学教育,对音乐的爱好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我们小学是教五线谱的,从上学开始,认的就是五线谱上的小蝌蚪。我现在还记得期末音乐考试,老师会给一张小纸条视唱,视唱内容很多都是经典名曲的主题或片段,比如《小步舞曲》、《自新大陆》,平时上课还会讲一些音乐家的故事或逸事,比如海顿创作《惊愕交响曲》的故事我就是在小学时学到的。初中学简谱,到了高中音乐课变成了纯粹的欣赏课。虽然没有视唱考试了,但欣赏到了更多的音乐。比如肖邦的《雨滴》、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的草原》、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这些都是高中开始接触的。但可能是我自己对音乐就比较感兴趣,所以会比较在意。因为据说我们的美术老师也是非常顶级的,我们年级很多同学说起来,也是感激涕零,但我好像就没啥印象


我也很感谢我的工作,不管是写代码还是写报告,都要求我要理清思路、用代码或者观点去说服别人,帮我养成了思考和写作的习惯。

而看书和看电影,则是从小的爱好,是我闲暇时放松的方式。所以从来不觉得是负担,也不认为是刻意的培养。这大概和有人喜欢唱歌、徒步一样,只是一种爱好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



Q8: 现在很多孩子学钢琴等乐器,父母常常因为练习、坚持乐器这些事非常纠结,也容易因此跟孩子产生冲突。你儿子学钢琴多年,而且和你一样是重度音乐爱好者。儿子在学习钢琴过程中遇到过障碍吗?他是怎么发展出对音乐的兴趣的?

A8: 儿子学琴遇到的障碍不算多,主要是偷懒,还从来没有说要不练,至少不敢跟我们说。而我主要是牢记他堂哥告诉我的话:一定要让他坚持到12岁以后再决定。结果不到12岁他就爱上钢琴了,我分析是因为他发现相比做奥数,弹钢琴可能更容易一些
。至于音乐兴趣,他没上学就开始带他去听音乐会,但频率不是很高,一年几次的样子,就算他每次都睡着,也带他去。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08还是09年,法国圣马可童声合唱团(《放牛班的春天》)来北京演出,儿子第一次精神地听完了全场,然后跟我说:“好好听啊,为什么人家能唱那么好听的歌。”我想,那算是他爱上音乐的开始吧。弹钢琴其实蛮自我的,如果缺乏他人的认可,的确不是很容易。我很感谢他的初中音乐老师,一位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非常认可他的能力。他还和同学一起演奏老师自己写的曲子,并获得了区里的大奖。这位老师对儿子的认可和鼓励,大概也是促使他没有放弃音乐的重要原因。

孩子学琴说到底是家长的坚持,特别在孩子小的时候。我的观点就是,如果家长和孩子选定了去学一种乐器,就一定坚持下去,不要有任何特例(比如,不要因为小升初就暂停,因为通常暂停就是放弃)。等到孩子稍微长大了,12岁左右,再让他/她自己选择一次,如果就是不喜欢,可以选择放弃。家长也算尽到了义务。

我一直觉得,学琴或者其它爱好,其实是家长送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可能未来很多年后,他/她上了什么中学、大学,都没有那么重要,但是你从小帮孩子培养出来的一种爱好或特长,会成为他/她一辈子的热爱和最忠实的朋友。

Q9: 作为一个别人家孩子的妈妈,对广大自认为的普娃妈妈说点什么?

A9: 该说的好像上面都说了。我还是想强调一下,没有别人家的妈妈,就像没有别人家的娃。一是我们只看见人家光鲜的给别人看到的那一面,而没有看到互相伤害的另一面;二是我觉得别人家的方式方法,听着都挺好,但未必自己就能用。所以,我一直觉得,参考别人,教训或许比经验更有价值,只是大家都不愿意说而已。

总之,就是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而不用和别人攀比;真不知道该为他做些什么的时候,干脆就去培养自己。





你有你的故事?你有特别想说的话?你有做妈妈独到的看法和做法?

来吧,说吧!

欢迎关注并回复本公众号,或者发送邮件到professionalmama@163.com,分享你的故事、你的观点、你所有想说的话。

把你的故事储存在这里,多年以后,你还能看见自己!

往期《妈妈访谈》文章回顾:

国内公立、国际学校、美高哪里强?听听全经历的娃妈怎么讲----妈妈访谈之十二

用做猎头的智慧做妈妈---妈妈访谈之十一

幸福女儿养成记(妈妈访谈之十)

资本与教育的矛盾是幼儿园频发事件的元凶?----儿童之家创始人兔子访谈纪实

阳光总在风雨之后

我在研究西甲、英超、NBA,在看儿子看的课外书----别叫我牛娃妈妈

海文颖(龙儿妈)走过十年浩途----妈妈访谈之九



缘自一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译者安燕玲(妈妈访谈之八)

北漂妈妈大燕子----受益者→志愿者→工作者(妈妈访谈之七)

字得其乐的字在人生(妈妈访谈之六)

活出真正的生命力,做一个发光体照亮他人----(妈妈访谈之五)

我有一个来自星星的孩子(妈妈访谈之四)

选择•快乐----一位移居加拿大的全职妈妈的感恩(妈妈访谈之三)

从外资银行经理到儿童之家创始人的道路与心路(妈妈访谈之二)

故事妈妈的故事(妈妈访谈之一)
五年读完美国高中和名校本科,点击如下链接查看详情: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3+2高中保证直升大三留学项目”


    关注 我的职业是妈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