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件事,可能只是喜欢它所产生的“快感”!

 

为什么每个人都有喜欢做的事情,x0a而排斥不喜欢的事情?...



揭开人类衣食住行的奥秘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很积极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排斥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可是,人为什么会“本能”地去做或者喜欢做某些事,却又讨厌做另一些事呢?



上世纪50年代,加拿大的两位心理学家詹姆斯·奥尔兹彼得·米尔纳给了我们答案。

他们在用微电极刺激法研究脑功能定位实验中,当把电极插入伏隔核区,实验大鼠会“主动”地不断按下压杆接通电源来获得电刺激。

他们推测,刺激这些脑区可能会获得“舒服”的感觉,大鼠正是为了获得这种欣快感才不断压杆来实现“自我奖赏”。
随后的研究证实,中脑边缘系统正是动物的奖赏中枢,多巴胺是最主要的“快感递质”。

比如,尼古丁直接作用于中脑腹侧被盖区,或者是酒精通过抑制腹侧被盖区中间神经元,间接刺激多巴胺神经元释放多巴胺。

同时,通过投射到腹侧纹状体伏隔核的轴突传达信号,命令多巴胺神经元末梢释放多巴胺,产生强大诱惑力的欣快感。
并且发现,这些奖赏区还与大脑决策中枢额叶皮质存在神经回路,而影响甚至绑架人的决策从而产生强迫性寻药与摄取行为。

后来的研究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物质和行为都会触发脑奖赏机制。

其中,摄食和交配作为维持个体和种群生存繁衍最基本的动机行为,是最天然的奖赏触发因子。



在进化过程中,动物曾经面临食物匮乏或不可靠的环境,所以每当获得含有利生存的营养成分的食物,动物就奖给自己一定的欣快感。

这种欣快感是如此的美妙,为了获得这种美妙的欣快感奖赏,动物会不惜一切获取富含营养的食物。

因此,这种自我奖赏机制是动物长期进化中的一种生存优势。



具体到食物成分,研究发现,像最基本的能量物质——糖,就会刺激生物组织释放多巴胺。

不止是糖,其他营养素,包括钠、脂肪甚至酸味食物等一切美味、可口食物,都可以共享中脑边缘系统内的神经通路,激活脑内自我奖赏和强制性寻觅机制。

当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饥饿的不良感觉来驱动觅食行为,严重饥饿甚至会激发疯狂的觅食行为,就是所谓“饿疯了,什么都干的出”。


    关注 非常科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