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酒」不容易喝醉吗?

 

揭开人类衣食住行的奥秘...



揭开人类衣食住行的奥秘


春节期间,朋友家人聚会往往会通过饮酒增进感情、调节气氛。不过,有些人一喝酒就会脸红,这是怎么回事呢?点击下方音频,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近年来,饮酒也越来越流行混搭风,比如红酒加雪碧;威士忌加冰红茶;还有五花八门的鸡尾酒等等。很多人都有用不同的酒混着喝而喝醉的经历。

那么,用不含酒精的软饮料勾兑酒是否也一样容易喝醉呢?还是仅仅稀释了酒呢?
要知道用不含酒精的软饮料勾兑酒是否也一样容易喝醉,就必须先来弄清楚饮料对酒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有什么影响。

饮酒后,酒精可以慢慢地经胃壁或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减慢酒精的吸收,就可以延缓醉酒。比如喝酒前先吃点东西垫垫底;胃内有食物时,酒精与胃粘膜的接触会减慢,减少酒精的渗透吸收。
因此,同样的饮酒速度,用不含酒精的饮料勾兑过的酒由于降低了酒精的浓度,也能减慢酒精的吸收。

但碳酸饮料需要当心,由于富含二氧化碳气体,能使胃部迅速膨胀,增加胃吸收酒精的面积;而且,二氧化碳还能促进酒精进入小肠的速度,增加酒精在小肠中的吸收,所以用碳酸饮料勾兑使人更容易醉酒。
酒精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液循环迅速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乙醇有脂溶性,较易透过血脑屏障。乙醇进入大脑的速率主要取决于血液中的乙醇浓度,浓度越高,进入大脑的酒精就会越多,直到二者大致持平。
而二氧化碳气体和乙醇一样,是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血脑屏障的,并不会影响乙醇进入血脑屏障的速率。所以,即使是用含气饮料兑的酒,在这个环节并不会加速酒精进入大脑,反而能通过稀释作用减缓这个过程。
酒精的代谢主要在肝脏内进行。经由胃和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的乙醇,通过静脉输入肝脏,在肝脏中,90%的酒精通过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乙醛再通过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乙酸再转变成热量或储存为脂肪。

如果饮酒过多过快,超过这些酶的代谢速度,就会造成酒精和乙醛在血液中积存,引起头昏、恶心、呕吐等醉酒症状。
还剩大概10%的酒精会以原形通过尿液、汗液和呼吸排出体外。勾兑了软饮料的酒含大量水分,会加速排尿的速度,利于酒精的排泄。

所以,酒精在体内的吸收、代谢和排泄都可能会因软饮料的摄入而产生影响。
但如果摄入的是非碳酸饮料,由于稀释作用,降低了酒精浓度,也减慢了酒精的吸收速度。大量水分的摄入还会加速酒精的排泄,因此能避免醉酒。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酒精度低的混合饮料也容易让我们不自觉地饮用过量,造成总量的累积,最终也会喝醉。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关注 非常科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