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插柳”却带出了个秧歌队 如今他号召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说起秧歌,相信大多数北方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它是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舞蹈类称,历史悠久。在民间,...





说起秧歌,相信大多数北方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它是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舞蹈类称,历史悠久。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大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这位社区人物挺有意思,他不仅是秧歌的狂热粉丝,还是新城区成龙秧歌队里的领头人,他就是秧歌队里的义务教员——李海。

组建秧歌队纯属于“无心插柳”

李海家住新城区成龙社区,今年64岁。个子不高,但身板硬朗; 眼睛不大,但炯炯有神。一头挺立的银色短发,似乎能反映出他简单、直率的性格,这就是李海带给人的第一印象。没等开口,李老师就向记者展示了他的一套装备:绸带、手绢、腰鼓、秧歌服,数不清的秧歌曲VCD光盘……所有与秧歌有关的东西,他应有尽有。 “这些都是我们每天扭秧歌需要使用的装备。”掂量着手里每一件物品,李老师总是那样的爱不释手。

说起与秧歌的情缘,李老师先是淡淡地一笑,然后说道:“怎么说呢?我老家住在农村,年轻时就喜欢踩高跷、转手绢啥的,2010年我和老伴儿搬到了新城区,搬过来后经常去附近社区的秧歌队里玩,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我喜爱秧歌,就向我提出了组建秧歌队的想法,我当时是这样想的,在哪玩儿都是玩儿,只要能和大家伙儿一起锻炼身体,就足够了。”与社区负责同志统一了意见,于是在2012年,成龙秧歌队就这样成立了。

现在我的身上担负的是一种责任

推着业主委员会提供的锣、鼓、音响,叫上社区里的三五个好友,李老师就和队员们在社区的南侧小广场上,扭起了秧歌。 “我们秧歌队成立之初,也就10来个人,很多朋友都只是站在旁边看,有的也想加入进来,却没有勇气,我就跟他们说,‘大家伙儿看着也是看着,还不如跟着扭扭,都是奔着锻炼身体的目的来的,有啥害羞的?’正是凭借着这种韧劲和亲和力,短短4年的时间,成龙社区秧歌队的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固定人数也达到了40多个。“我从来也没想到秧歌队能达到如此的规模,现在大伙的心气儿特别高,特别团结,对秧歌队十分喜爱,街道、社区非常信任我,秧歌队里的事都让我拿主意、做决定,这使我的身上更多了一份责任。”李老师说道。

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

采访过程中,恰逢成龙秧歌队的一名队员张老来李老师家串门,闲聊之中,张老也向李老师表达了感激之情:“我之前爱喝大酒,喜欢打麻将,脾气也不好,李老师主动找到我,让我加入秧歌队,当时,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加入了队伍。跟着秧歌队跳了一年的秧歌,现在我把酗酒的毛病给戒了,每天心情都很愉快,最主要的事身体越来越好,这一切要归功于李老师。”张老说道。

正是凭借着这一份认真和坚守,成龙秧歌队目前是蒸蒸日上。“我们秧歌队40多名队员,如果说到不足,就是男士只有7个人,我希望更多的男士能够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当中来,不要不好意思,没什么抹不开的,大家都是奔着一个目的来的,那就是锻炼身体,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比啥都强。”李老师真诚地说。


    关注 微城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