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上市”前捋捋美印太战略如何?—2019“香格里拉对话会”前的盘点

 

作者:潮汐31日,倍受瞩目的第18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将在新加坡召开。据美国官方透露,在此次对话会上,代理国防部...

作者:潮汐

31日,倍受瞩目的第18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将在新加坡召开。据美国官方透露,在此次对话会上,代理国防部长沙纳汉将公布新版印太战略,围绕其具体内容发表主题演讲,向参会各方阐明美方立场。众所周知,印太战略是特朗普上台后用以取代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的地缘政治战略,旨在联手日印澳谋求印太地区主导权,针对中国的一面非常明显。2017年底,特朗普在首次亚太之行中抛出“印太”构想,随后,时任美国防部长马蒂斯在第17届“香会”上对其框架和内涵进行了重要解读,标志着美国印太战略正式粉墨登场。一年多来,印太战略在美国及其盟友的大力推动下不断走深走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美国的如意算盘打得虽好,却未必能如其所愿。
印太战略的真实意图
无论印太战略还是“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政府的根本动机都是联合同盟力量,共同塑造一个有利于美国的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太秩序”,实现多重战略目标。

目标一:遏制中国,赢得对华长期战略竞争胜利。美国虽对外宣称,印太战略不指向任何第三方,但实际上将主要战略制衡目标瞄准中国。美国认为,中国崛起对美构成长期战略挑战,中国是美国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特朗普上台后,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战略报告》等多份重量级政府文件中均明确将我国列为“挑战美国影响力、价值观和财富”的竞争对手国。美国参联会主席邓福德也表示,到2025年中国将对美国构成最大威胁,遏制中国崛起是特朗普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日本、印度、澳大利亚面对中国日益扩大的影响力也明显的不适应,危机感焦虑感不断加深,再加上日本、印度本就与中国在领土纠纷上有“旧怨”,可以说,美日印澳四国在遏华制华问题上具有一定的战略共识。美企图借印太战略打造以美为首,以日、印、澳为支点的对华战略包围圈,利用区域内的战略竞争关系,在南海等热点问题上频频无事生非,无疑将对我形成多方面的战略牵制。
目标二:维护美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巩固自身地位与利益。中国等新兴力量的快速崛起,加速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塑。美国为了巩固冷战后其一超独霸的国际地位,维护旧的秩序与格局,将“亚太再平衡”战略调整为印太战略,意在在更大地缘范围内,以安全、经济、治理为发力重点,联手盟友共同规制中国。美前任国务卿蒂勒森称,“国际秩序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国破坏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美不会在中国的挑战前退缩”。美日在“四方磋商”中也表示“应在印太地区积极推动自由民主秩序”。
目标三:谋求印太地区主导权。印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地缘战略重心。美国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国,始终认为印太地区关乎其核心利益和霸权地位。为了挽回因全球反恐战争而导致的亚太力量“失衡”,重新主导该地区事务,奥巴马时期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特朗普虽以印太战略取而代之,但两者在战略目标上却是一致的,只是策略手法有所改变。特朗普的印太战略强调以实力追逐利益,极具霸权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在安全上,特朗普提出“以实力促和平”,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兵力部署,为美争取印太战略主动权提供实力支撑。在经贸上,美推行高压政策,强逼他国让利,甚至不惜两败俱伤,与中国大打贸易战,维护美国地位。在治理上,美以价值观取向为标准积极构建同盟,希望效仿战后建立大西洋体系的经验,构建美主导下的印太新秩序。
印太战略推进情况
过去一年多来,美国采取多种措施不断为印太战略填充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安全上,加强对印太地区的军事介入力度。军事手段是美推进印太战略的重要依托,目前,美军约60%的军力部署在印太地区。印太战略提出以来,美在军事方面主要有以下显著表现:①将太平洋司令部更名为印度-太平洋司令部,重新整合与规划印太地区军事力量,彰显印太作战一体。②加强F-35、F-22和P-8A飞机以及“宙斯盾”战舰等先进战力在日本、韩国、关岛等前沿地区的部署和轮换驻训,并将里根号航母舰载机队联队固定翼飞机的驻地由日本厚木前推至岩国,通过增加兵力和调整力量布势来提升威慑能力。③在南海地区频频实施所谓“航行自由”行动,为南海主权声索国撑腰打气,并企图纠集盟友在南海实施联合巡航,强化对我战略威慑。④加强与区域内国家安全合作的力度与层级,尤其重视加快推进美日印澳四国安全合作以及促进美印安全合作机制化。⑤加强与台湾当局军事合作关系,通过《与台湾交往法》放宽美台高层接触限制,加大对台军售力度,企图以“台湾牌”制衡中国大陆。
在治理上,加强与盟友及伙伴关系的制度化建设。美将同盟伙伴关系作为其推进印太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双多边磋商机制推动印太战略落地。去年底,美国通过《亚洲再保证倡议法案》,重申对传统盟友的安全承诺,并强调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对于解决印太地区紧迫的安全挑战至关重要”。目前,除美日印澳“四方磋商”机制外,美国与地区内盟友及伙伴构建的其他沟通机制还包括:美日韩、美日澳、美印澳三边对话机制,美日、美澳、美印防长外长“2+2”对话双边机制以及美国-东盟峰会等。此外,美海军正筹划在今年6月前组建“印太海上协调小组”,谋求以“五眼联盟”成员为核心、由法、日、印协助的新机制,维护印太地区海上安全和秩序。

在经贸上,加大投融资力度及项目合作。经济是美国推进印太战略的重要支柱。为切实推进印太战略,美国试图通过重塑与地区内国家的贸易关系、加大对地区内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等方式强化美国在印太区域的经济存在。去年7月份,美国在印太商务论坛上重申对印太区域经济与商业参与的全政府承诺,并高调宣布投资1.13亿美元启动“印太经济愿景”投资计划,支持印太区域的一系列战略倡议。美国还通过《更好利用投资引导发展法案》,成立融资600亿美元的国际发展金融公司,促进地区基础设施发展,诱拉地区国家加入。《亚洲再保证倡议法案》还授权美政府在未来五年每年拨款15亿美元,用于印太地区军事、外交和经济参与和援助等活动,以加强与该地区盟友的合作。美国也注重依托日印等国在印太地区的经贸项目,深化与地区相关国家的经贸联系。如去年8月,美日澳三国外长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就共同推进印太地区高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达成一致。
印太战略的制约因素
在美国的推动下,印太战略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该战略涉及的盟友各怀“私心”,其未来的合作是加速还是会停滞不前,尚有待观察。从目前看,美国印太战略的推进至少面临以下因素制约。

一是美国内政治乱象对印太战略的推行形成诸多羁绊。在美国国内,特朗普印太战略的推行至少面临政治决断力不足、人员缺编、共识基础不牢三方面问题的束缚。首先,美国“内斗”使特朗普执政危机重重,严重制约了政府的政治决断。美国内党派斗争日益加剧,特别是2018年美中期选举以后,共和党和民主党分掌参众两院,对特朗普“通俄门”的调查相继展开,特朗普本人不仅麻烦缠身,政府的决策也受到更多掣肘,如在“修墙”问题上特朗普甚至动用“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特权。美国兰德智库高级分析师蒂莫西•希思(Timothy R. Heath)指出,“持续的国内政治冲突、深刻的社会两极分化和破裂的联盟可能会使美国处于僵局和内斗之中”。毫无疑问,这一状态也势必对美国印太战略构成重大制约。其次,特朗普外交安全团队“将帅不和”问题突出。特朗普核心班底既不稳定,也不完备,国务卿、国防部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等要员因与特朗普政见分歧频频离职,印太战略的持续性连贯性值得怀疑。据《华盛顿邮报》分析,截至2018年12月17日,特朗普政府706个需要参议院批准的关键岗位中有123个尚无提名人。第三,美国政界对印太战略的认识仍存分歧。美国内对加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利益与存在具有共识,但对于特朗普政府外交战略的政策手段与方式却存在诸多争议与分歧,担心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做法对于二战后美国苦心经营的自由主义国际与地区秩序构成重大冲击。

二是地区内国家各打“小算盘”,印太战略的推行难以形成合力。印太战略具有明显的联盟性特征,其推行离不开域内盟友和伙伴的支持。但区域内国家利益诉求不同,对于美国深度介入本地区事务心态复杂,各有打算。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原则以及外交政策的不稳定,使印太地区国家对于美推进印太战略的决心与承诺也持一定的怀疑与观望态度,难以与美在战略上协同一致。日本希望借印太战略实现军事、经济利益,提升区域地位作用,但不愿对美惟命是从,力求在中美之间找平衡,已决定有选择地参与“一带一路”,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日本学者堀本武功(HorimotoTakenori)指出,“日本不能将美国作为唯一的盟友而完全依赖它”。印度向来视印度洋为“印度之洋”,对任何外国势力介入印度洋区域都保持高度警惕,虽希借美“便车”推进其“东进战略”,但并不甘被美作为棋子利用,在印太战略的理解上始终强调包容性,并对美保持戒心,防止美在印度洋地区反客为主,削弱其在该地区的主导权。2018年6月1日,印度总理莫迪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表示:“印度不认为印太地区需要成立一个成员有限的俱乐部,也并不需要一个支配或对抗其他国家的组织”。澳大利亚作为美国盟友,虽是印太战略的积极参与者,但与中国没有重大利益纠纷,在遏华制华问题上并不愿强出头,在南海和东海问题上“不愿给中方造成各方联手制华的印象”。东盟国家普遍推行平衡外交或等距离外交,不愿意在中美两个“巨人”之间选边站队,他们视美国介入为平衡中国崛起的重要外部力量,但又希望保持并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享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红利,避免发生直接冲突。

三是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制约印太战略实施。特朗普上台后,不惜冒着与盟友和伙伴关系降温的风险,在经贸关系、北约军费分担、韩日驻军费用等议题上发难,单方面追求“公平与互惠”,令美国盟友直呼“很受伤”,其欧洲盟友甚至表示要告别对美依赖的日子,呼吁欧洲团结,对抗特朗普政府非理性外交行为。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盟友、伙伴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以缓释特朗普政府所带来的外交冲击。如2018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历时7年实现对中国的首访,增进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可以预见,当印太战略的政策议程与“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相悖时,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会让前者服从于后者,这对于“印太战略”的实施将构成较大制约。
四是印太战略本身存在缺陷。印太战略强调以意识形态、敌我阵营划界,是冷战思维的反映,这与全球化大潮中经济一体化、文化包容化、政治多元化、利益共享化等时代诉求背道而驰。美国“印太战略”针对中国的意图显而易见,但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交织,难分难舍,已经很难做到彼此对立阵线分明。实际上,美国的对华战略仍然摆脱不了防范与接触二元组合。双方存在竞争,但更多的是存在共同利益,一味的对抗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合作共赢、互利互惠成为国际经济合作普遍共识的今天,美企图打造“小圈子”,以实力谋利益,以强势谋地位,与世界发展大势和国际共识背道而驰,逆势而为,注定难以走远。
- END -
近期热文:

美国有个计划针对俄罗斯

参加“第一届亚洲阿拉伯学大会”有感

特朗普访日的三大看点

清华教授“替美国鸣不平”意欲何为?

脱下美国的裤子:对手到底是谁?

刚在人家走、这就制裁来?

如何破解美在周边活动的战略阴谋?

  • 华 语 智 库更 多 专 家 解 读 和 深 度 分析长 按 下 方 二 维 码 关 注 我 们专家  |  深度  |  权威  |  原创


    关注 华语智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