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朱丽:企业单体作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很多企业转瞬即逝,究其根源是没有立足于「共生」与「众享」的可持续性...





导读:「互联网+」和各行业相结合,使得企业单体作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企业的协同行为被,调整到一个新的范式。新范式(新范式)的关键在于构建,或是加入一个「合作主体的共生系统」,在系统优势下「共生经营」获得系统效率,在「共生空间」中协同发展,这才是新时代激活组织的,价值创新。

文章来源:原文刊登于《清华管理评论》2019年10月刊,内容有删减

01 协同与系统效率最大化

最近七年我们一直在深度观察中国企业,发现互联网技术自2012年,成为基本推动力量以来,开放边界、共生成长成为领先企业的核心特征。

这些核心特征以及前文所分析得到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假设,特别是现实的观察,让我们确认,协同成为系统整合,效率的关键。

互联网的出现为组织内、组织间、组织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协同,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性,和可能性,进而以排山倒海之势,颠覆了行业格局,融合了企业边界,重塑了管理认知。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共享的便捷开辟了新,的商业模式,庞大的网上消费者成,为了新族群(新族群),行业和「互联网+」融合后,衣、食、住、行的传统企业,边界纷纷被打破,人类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环境已经,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商业世界」,协同开始成为企业获取效率,的新来源(新来源)。

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底层逻辑变化,使得行业颠覆的速度和顾客需求,的变化急剧增加,任何单一的企业,都无法单独应对。因为要成功应对两种,底层逻辑的变化,必须凭借「大系统效率」。

就传统的经营观念而言,企业是创造价值的主体,可以自主决定其提供的产品或,是服务的市场价格。销售是链接企业和顾客,关系的桥梁,通过销售过程,顾客获得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这种观念下,顾客和企业是被分开的,企业的价值创造是在,封闭的体系中完成的,所以其价值创造过程,和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而新时代的经营假设,发生的根本变化是,价值再也不由,企业单独创造,而是由顾客和,企业共同参与创造顾客更加关注自身的体验,更加关注消费过程的,价值创造,而不仅仅是关注拥有的产品或,是服务本身。

在这种新的观念下,顾客和企业是联系,在一起的,整个价值链都是一个强链接,的关系,全过程价值创造决定了价值链成员必须是共生协同的关系

这就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认知世界」,需要我们转变为具有类似「生态系统」的认知逻辑,既要能够包容复杂性、多元化的存在,还需要时刻进行自组织、自演化,从而能和生态系统内部,其他主体实现共生。

因此需要我们具有更加开放,的格局、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加互动的关联。所以,在我们面前会呈现,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现实世界」,无论组织内部还是组织,外部,都需要协同合作,因而要求组织具备一些新能力(,新能力),这个新能力的核心,就是协同。

02 达成协同的关键基础

无论是组织管理理论的梳理,还是领先企业的实践,总是给我们以帮助和启发,透过这些我们得出构建协同管理,的基本假设,我们用四个,基本原理来表达:

基本原理一:组织内和组织间,协同成为效率的重要来源,系统整合效率将更加依赖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协同来实现。

在互联网技术之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都是以网络的形式,与他人链接起来的,是大链接社会,网络中的一员。

这种网络由于其体量,巨大潜藏着巨大价值——网络效应,因其巨大的网络效应,影响着每一个企业和个体的价值,释放或者价值创造,这也直接导致了企业(个体)与网络价值的发挥绝不,取决于企业(个体)本身,而取决于是否与网络中,其它企业(个体)产生协同作用,并与其一起激活网络中蕴含,的巨大价值,进而提升系统效率以获得,价值创造与创新的机会。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协同并不是主体之间简单,的协作、沟通,更是战略、资源、文化、制度机制、员工意识及利益的协同。

其实,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早已注意到协同的重要性,他认为分工之所以能提升效率,是因为分工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作力,这种协作力的大小,决定了组织效率的上限。

巴纳德提出有关协作,系统的概念,他本身也非常,关注协作的价值,将协作的意愿当作,组织三要素的重要元素。

可以说,前人的这些洞见在当今的,信息技术社会上表现得更加明显与鲜活,只是当时由于分工,体系尚未完善,互联网络尚未形成,使得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协作带来的高效价值,创造没有受到广泛关注。

我们强调协作,绝不是抛弃「分」、忽略「分」的重要价值,而是在「分」的基础上强调协同。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必须有分工,分工是报酬递增得以,实现的基本组成部分。

其次,我们也必须了解到,分工对于价值贡献的递增,曲线日趋缓慢,价值贡献的主,要点在于协同效率,既包括企业内的,部门之间的协同,也包括企业外的,组织间的协同。这是由于技术及互联网的动态,环境决定的。

基本原理二:内外分享机制的确立,是边界重塑的保障。在跨界颠覆挑战下,管理者要在确保边界柔性、可渗透的前提下,凭借技术穿透构建企业内、外部资源流动与分享的,协同机制。

新古典(新古典)经济理论,中以马歇尔(Alfred Marshall)为代表,其实是构建了一个技术上,的生产函数,认为企业是一个专业化,生产单位,是为外部进行生产(或服务)的,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专业化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企业存在是因为比,个人的自给自足更加有效率,这种效率的来源涵盖了,规模经济、专业化等方面。

由此可见,专业化理论的基础是,企业的生产功能,关键点是因为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企业被完全当作一个「黑箱子」。企业的唯一功能其实是一种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转换,这种转换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转换的过程要受到,生产函数的约束。

我们必须从企业边界的视角去关注,这种动态的转化,以帮助企业寻,找到有效的边界,让企业内部与外部,的组合效率最大化。

这也是为什么在20世纪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规模、角色清晰、专门化和控制,且企业外部边界越大,企业规模经济优势越明显,效益也就越好。

而在21世纪企业是否成功,取决于速度、柔性化、整合和创新,具有灵活性和弹性的组织能,更好地存活,传统支撑企业成功的因素在,悄然发生变化。

企业边界的柔性和模糊,是今天企业成功的一个,边界特征,而获得不断重塑,边界之能力,取决于能否在企业内外部构建资源流动与,分享的协同机制。

基本原理三:企业要建立基于契约的,信任体系。

赋能组织成员的关键在于,通过结构设计和,激励体系相结合,在高度联接的网络,中建立基于契约的信任感。

福山的一本书——《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让我们能更加深刻了解信任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书中写到:

华人家庭提供开创新商业所需要,的社会资本,但它同时制造了对于这些企业最,重要的结构性限制,这一限制令它们无法演化成,可持续的大型企业。

这个分析帮助我们了解到,华人社会的小规模,原因在于「华人非常倾向于信任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反之也同样非常不信任,自己家族和亲属群体之外的人」「在家庭之外的信任匮乏,致使不相关的人很难组建,群体或者组织,例如商业企业」。

美国则不同,「美国家族企业则会,迅速引入职业经理人,尤其是在公司创始人过世,后,当发展到第三代的时候,公司往往已经完全移交给职业,经理人去打理。孙辈或许依旧作为大,股东持有公司的股份,但是他们中很少有人会,积极地参与公司的管理」。美国能够获得经济繁荣的,基础正是源于建立了广泛的信任。

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在研究日本企业的时候,曾发现(曾发现)日本企业跟美国企业,组织有一个地方不一样,叫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所以在日本的整个,组织当中,能够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日本的组织的效率就,比美国高。凯文·凯利(Kevin Kelly)也曾指出,「新经济始于技术,终于信任」。

我们必须时刻认识到,虽然经济契约与利益是协同,合作的基础,但究其根源在高度互联的,网络关系中,人们选择合作,是因为相互信任。

观察优秀企业实践,契约既明确了结构设计又有,确定的激励体系,使得组织内外之间的信任,得以有效确立。

从这个视角去看,我们一定要建立一种真正,的信任,一种基于契约的信任,方可以在更广泛,的网络中构建共生价值。

基本原理四:实现从「竞争逻辑」到「共生逻辑」的战略认知转变。

企业通过挖掘自身价值贡献,的不可替代,构建或加入「合作主体的共生系统」,在「共生空间」中协同发展。

在数字化背景下,资源和产业的,束缚发生了转变,而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产品和行业之间的连通性,使得企业和自身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彼此滋养和,相互促进的方式,拓展了生长空间,实现了由「竞争」向「共生」逻辑的转变。

竞争逻辑围绕的,是比较优势,共生逻辑围绕的,是客户价值(共同做好);竞争逻辑围绕的,是满足需求(已有需求),共生逻辑围绕的,是创造需求(新需求)。因此「共生逻辑」才是回归顾客价值,底层逻辑其实是创造和唤醒顾客新需求,(新需求)。

当数据、协同、智能等要素组合在一起时,商业生态在不断,被调整和颠覆,商业机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涌现,财富积聚和,移动速度前所未有,创富者和创业者蓬勃雀跃,但很多企业转瞬即逝。

究其根源不是这些,企业没有发现市场机会,不是它们没有,发现顾客价值,更不是资金或是耐力不足,而是他们选择的,是一个机会,没有立足于「共生」与「众享」的可持续性。

「互联网+」和各行业相结合,使得企业单体作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企业的协同行为被,调整到一个新的范式。

新范式(新范式)的关键在于构建,或是加入一个「合作主体的共生系统」,在系统优势下「共生经营」获得系统效率,在「共生空间」中协同发展,这才是新时代激活组织的,价值创新。


咨询电话:18317180641、13817647580
给正在努力跟上数字化时代的企业家
《数字化时代的战略及选择》
@北京 2019.12.28-30
今天,组织遭遇数字化最大挑战
数字化进速超乎想象
数字化资源形式多变
渗透产业链每一环节
赋予「新产业组合」无限可能
组织的未来在哪里?
组织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数字化时代,如何做战略及选择?
岁末年初,企业家亟需自我升级!
2019年唯一一次
· 花老师 · 三天 · 全程 · 亲授 ·
名额有限  
扫描图片二维码抢先报名


    关注 春暖花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