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那消失的风景

 

常常的,会有一种深深的怀旧情绪在困绕着我,折磨着我敏感而痛苦的心。是啊,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也是新生活...

作者往期文章导读:

鲍传龙:笔名情缘


作家鲍传龙评阿来与《尘埃落定》及长篇小说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鲍传龙:作家、诗人、学者,男,安徽六安人,原六安市裕安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现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员、皖西考古学会会员,并担任六安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六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六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六安市皋陶文化研究会副书长等职。笔名左鱼、林汉(寒)、老痴、蕾儿、一叶知秋、子非鱼、逍遥子等,已在国内《文史知识》、《海燕》、《短小说》、《光明日报》、《羊城晚报》、《团结报》、《历史大观园》、《检察日报》、《散文百家》、《心灵世界》、《恋爱婚姻家庭》、《安徽日报》、《新安晚报》、《江淮晨报》、《江淮时报》、《安徽青年报》、《合肥晚报》、《诗歌报》、《通俗文学》、《教师报》等百余家报刊发表各类文章300余万字,参与《六安市志》、《六安民间歌谣出集成》、《裕安区志》、《皖西民俗》、《古韵新声》等数十部专书编纂与写作,主编《裕安故事》一书。另有歌曲、小说、散文、随笔、诗歌、传略等分别收入《廉政歌曲大家唱》、《中国当代网络诗歌年选》(2008卷)、《六安文学60年》、《安徽政协文史资料(六安卷)》等多部专辑中,百度百科“网络诗人”列入“代表诗人”专条。获奖作品:《六安茶歌》(梁明作曲)2001年11月获安徽省文化厅颁发的第五届花鼓灯会二等奖、六安市歌词创作二等奖,《鲜艳的党旗永远飘扬》获安徽省反腐倡廉歌曲创作两个奖项(市纪委和个人优秀奖),《夜读心语》获《作文月刊》2001-2002学年优秀作品三等奖等,《史可法崇祯年间开府六安史略》获四川社科院与中国社科院峨眉山学术年会2001年度“中国社科论文三等奖”等,传略入《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百科学者词典》、《中国专家人才库》和《世界华人文学艺术名人录》等多部辞书。
窗外,那消失的风景
文/鲍传龙
书房的窗子正对着一处建筑工地,在日夜兼程的施工中,那一大片人为形成的荒凉地渐渐的起了一幢幢新高层。面对着日夜在崛起的建筑群落,我在欣喜的同时,却又不免有几分落寞的惆怅。

没有拆迁前,那里是小城最有名气的景致之一。作为自上世纪50年代初以来逐渐形成的全城最大的风景区,她的美是无与伦比的。她是小城风景里一颗璀璨明亮的珍珠!在那里徜徉,你的心会随着不断延伸的自然美景而深深陶醉着。绿树成荫中掩映着幢幢赋有特色的清砖灰瓦的小洋楼,林间小路悠闲地伸向远方,座座整齐的老房子散落在绿色之中,还有最易勾起你怀旧情绪的那些错落有致的历史印记。是啊,那是小城一处优美的休憩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那里悠闲地散步,那是非常美好的事情,也最能勾起人们记忆深处悠悠的怀古情思。可惜呀,现在一下子就彻底的没了。它已经随着城市改造隆隆的拆迁声,于一瞬间化为乌有!

小城的改造正摧枯拉朽地进行着,显示出强劲的势头,新生活的美妙图景在迅速延伸。看着一处处崛地而起崭新气派的建筑群落,作为小城人,我的心情是欣喜而又有些自豪的。因为,破旧的形象正在远离人们的视野,一种全新的景致很快将在我们面前呈现。是啊,城市化强力的推进,将给习惯了安逸平静的农业社会生活的人们注入了全新的都市化生活理念。那种喝过早茶后,伸着懒腰迈着悠闲的小方步慢腾腾散步的生活场景正在被都市化缤纷迷乱的多元色彩所彻底代替。这让人在羡慕的同时,多少的又有了一种没落的感觉,而我更多的是深深的感伤!

昨天晚上,朋友大杨来玩,站在我的书房前,突然的就长叹了一声。我望着他,竟发现他眼睛里流露出的竟是深深的惋惜。我还没有开口,大杨便连连叹息道,可惜了,可惜了哟。一处那么好的风景就这么彻底的没了!没有想到,他和竟我有同样的怀旧情结,也在为那已经消失的景色深深失落着。

随着拆迁的不断进展,常常的,会有一种深深的怀旧情绪在困绕着我,折磨着我敏感而痛苦的心。是啊,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也是新生活理念强力推进的具体实施步骤,更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谁不喜欢高楼林立而又充满奇幻色彩的现代化都市生活呢?说实话,我真的向往!

可话又说回来了,都市化进程难道就是要大刀阔斧全盘否定所有的存在?对此,我始终持着怀疑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许多人对国内普遍进行的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多有微词?认为没有个性是目前所有城市改造后的一个通病,旧的形式消失殆尽的同时,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东西。我倒不想去进行那样深奥的理论探讨,可我总觉得,城市改造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在推行新理念的同时,也要有所保留,全盘的否定又会带来什么?旧的已去,可新的城市特色与个性又在哪里呢?难道千篇一律的火柴盒似的建筑群落就能代表社会的进步?我对此不敢苟同!

现代社会一个最大的通病就是浮躁,浮躁几乎充斥了整个社会各个角落与微小空间。在浮躁的阴影笼罩下,政府官员急功近利、学者不再安静地坐在书斋里思考、小民百姓更是为蝇头小利而情感愈来愈粗糙……人们已经成为一架架没有独立思考的社会机器在冷漠地运行着。都市化改造的推进,把人们没有独立思考的浮躁一下子就随着拆迁强力的推进彻底的暴露了出来。一面在深深的惋惜中好的东西消失了,一面又在憧憬的目光中新的东西拔地而起了。城市规划的设计者和实行者还没有弄明白自己的思路时,扬弃的选择就被彻底的放弃所代替了。于是,就出现了事后的深深惋惜与不满的情绪。这多少的要让站在新的建筑群落面前的人们有些格外的别扭与尴尬了!

其实,新的生活方式是不应该排斥那些已经深入人心的旧日里形成的优美景致的,在合理保留的同时,大刀阔斧地展开新的生活图卷,那才是真正有思考的人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心理素质。是呀,能够经过深思熟虑而形成周密的决定,那才是人们所希望的。面对着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没有自己个性的火柴盒式的新的建筑群落,我想问问,我们的城市的决策者,你们真的用心了吗?

哎!窗外,那已经消失了的风景,你让我真的好心痛……


    关注 文学沙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