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会读《咏怀古迹五首》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在夔州写成的组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事迹。或自伤,或议论,表达自己的漂泊景况,失意心情,悲愤之气。诗风纵横捭阖,吐纳天地,伤绝古今...

点击上方“春英诗社”可订阅哦!
车彦佳
读《咏怀古迹五首》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在夔州写成的组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事迹。或自伤,或议论,表达自己的漂泊景况,失意心情,悲愤之气。诗风纵横捭阖,吐纳天地,伤绝古今。
其一
咏庾信


支离东北风尘际,

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

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

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

暮年诗赋动江关。

庾信平生:《周书·庾信传》载,信字子山,初仕梁,擢右卫将军,封武康县候。侯景之乱,信奔江陵,奉使聘于西魏,被留达二十七年之久。信于北朝,仕至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位望通显,常有江关之思,作《哀江南赋》以寄慨。

首章咏怀,以庾信自方也,上四,漂泊景况。下四,漂泊感怀。公避禄山之乱,故自东北而西南。淹日月,久留也。共云山。五六,宾主双关,盖禄山叛唐,犹侯景叛梁,公思故国,犹信《哀江南》。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其二
咏宋玉


玉之故宅已亡,而文传后世。其所赋阳台之事,本托梦思以讽君,至今吴宫久没,而舟人过此,尚有行云行雨之疑。总因文藻所留,足以感动后人耳。
其三
咏王昭君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起处,见钟灵毓秀而出佳人,有几许珍惜。结处,言托身绝域而作胡语,含许多悲愤。曲中诉论,正王昭君怨诗,不作后人词曲。王昭君以一人柔弱之身抵千军万马,换来汉帝国几十年太平之时。足已为后人道也。
其四 咏刘备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此诗最见公尊昭烈。按天子所寓,曰幸;殂曰崩;旗曰翠华。彼时昭烈正统未明,蜀人称之唯曰“蜀主”。公咏之于纲目未作之前,而以正统尊昭烈,真春秋笔也。
其五
咏诸葛亮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通篇一气呵成,宛转呼应,五十六字,多少曲折,有太史公笔力。薄宋诗者谓其带议论,此诗非议论乎?公自许稷契,而莫为用之,盖自况也。
注:


诗评选自《杜臆》、《杜律集解》、《杜诗七言律解意》、《杜诗详注》
作者记

这期选了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当然是有原因的。在王力的《诗词格律》中提出了一个特殊的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外一种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种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第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第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我们明显可以找出在“伯仲之间见伊吕”这个句子里就可以看到这种平仄格;而且这种在唐宋的律诗还是很常见的。比如杜甫的《月夜》中的“遥怜小儿女”“何时倚虚幌”一首诗中就用到了两处。还有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的“仍怜故乡水”。杜荀鹤的《山中寡妇》的“任是深山更深处”。习惯上用于第七句。

其实《咏怀古迹》五首中还有这种平仄格哦,我寥寥找了一下,“千载琵琶作胡语”就是一个例子。还有“庾信平生最萧瑟”也是哦。你也可以自己找找哦,其实蛮有趣的。当然还有一些平仄的格式。待后期慢慢讲解。

原稿;春英诗社碧简阁车彦佳

审稿:番薯


诗社可为家。

异乡不寂寞,

霜中就菊花。

灯下论词赋,
社诗
春英诗社

微信号:chunyingss

人人:春英诗社

微博:春英诗社

QQ群:春英诗社2016 159517497


    关注 春英诗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