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说年画(二)】2004-2桃花坞木板年画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4年1月14日发行《桃花坞木版年画》特种邮票1套4枚,小全张1枚。《桃花坞木版...



桃花坞年画是江南地区的汉族民间木版年画,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桃花坞木版年画具有一版一色的特点,桃花坞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以紫红色为主调表现欢乐气氛,基本全用套色制作,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地区民间艺术风格,其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避邪等汉族民间传统审美内容。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4年1月14日发行《桃花坞木版年画》特种邮票1套4枚,小全张1枚。邮票四枚图案名称为:琵琶有情、麒麟送子、刘海戏金蟾、十美踢球。《桃花坞木版年画》邮票是我国木版年画系列邮票的第二套,作为《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姐妹篇,邮票在设计上所采用一套四枚的构想,且票幅尺寸相同,保持了该系列的连续性和一致性。邮票在人物设计上着重刻画江南风光清丽雅致的人文色彩,将人物表现得婀娜多姿,栩栩如生,尽显“江南”人物之神韵。

素有“南桃北杨”称号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本是灿烂的吴地文化中一枝独特的艺术奇葩,从出世到如令已经历了五个世纪的沧桑。在此期间,诞生了许多传世精品。但邮票设计者却从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突出最能代表其艺术成就的清代后期作品。



第一枚《琵琶有情》评弹(又名弹词)源于苏州。流行于江南一带。表演者常为一人、两人或数人,用琵琶伴奏,自弹自唱,内容大多是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故事。邮票画面描绘一弹词女艺人在富户人家演唱“堂会”的情景,把江南女子纤弱秀美、温婉羞怯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枚《麒麟送子》这是人新婚夫妇祈求早生贵子的门画,一般张贴于结婚喜庆之时。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瑞兽,为吉祥的化身。因而认为乘坐它下凡投胎转世的必是神童。邮票画面描绘了麒麟正将幼童送来的情景。这是中国邮票发行130多年历史以来,第一次把“求子祈福”这样的民俗内容搬上国家名片。



第三枚《刘海戏金蟾》刘海即刘海蟾,是道教中全真道祖师之一。在传说中,刘海蟾被演绎成“刘海戏蟾”,民谚:“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他被视作撒财、吉庆、祥瑞的化身。邮票画面描绘了童稚可爱、蓬头跣足的刘海正在手持成串金钱,逗戏三足蟾蜍的情景。



第四枚《十美踢球图》“球”在古代称为“鞠”,以皮为之,中实以毛,为游戏用具。蹴踢为戏,称为“蹴鞠”。初为宫廷娱乐,后传入民间。原画有10多美女正在踢球嬉乐,故名之。邮票画面描绘了其中一名女子娴熟的球艺,其举足扬臂的美态,将球技表演得淋漓尽致。

2004-2M 桃花坞木版年画(小全张)
2004-2 桃花坞木版年画 兑奖小版


(资料来源于网络及相关资料,上海东邮网仅负责汇总、整理和发布,其目的在于跟大家交流探讨邮票知识,我们不对其可靠性、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转载请注明,特此声明。)


    关注 上海东邮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