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初生,我们一起读故宫

 

南瓜X 故宫|濮存昕、陈建斌、咏梅带你读春天...



今天是全球读书日,我们“一起读故宫”。

读时间,读《故宫知时节》;

读空间,读《紫禁城100》;

读“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读“俯仰一世”,“死生亦大矣”,读王羲之《兰亭集序》;

读“书香”,读“群书的纸墨香和楠木书箱、樟木夹板,配合散发出的幽香”,读“盆梅、水仙的清香”,读朱家溍《故宫退食录》。

今天也是谷雨第一候的最后一天,农历四月初一。

谷雨第一候是“萍始生”,浮萍开始生长。

第二候,“鸣鸠拂其羽”,布谷鸟鸣叫,要开始播种了。

第三候,“戴胜降于桑”,桑树上要开始见到戴胜鸟了。

在这个时节,四位诵读人,与你一起读故宫。



三位是优秀的表演艺术家,濮存昕、陈建斌、咏梅,无需说明,都是素日浸染书香的人。

一位是年轻的故宫人,姜龙斌,领衔出演过讲述故宫南迁故事的故宫原创话剧《海棠依旧》。

点击视频,听四位诵读人读故宫

01
 不是“游春图”,是人间“大文字”


诵读人:濮存昕

诵读篇目:王羲之《兰亭集序》

古琴演奏:巫娜《竹语间》
王羲之的《兰亭序》,语文课本上的“必背篇目”,让历代帝王争相拥有的“心水好物”。

唐太宗曾让大书法家褚遂良、欧阳询临摹它,让冯承素用双钩的方法复制它。临死,还把王羲之原版《兰亭序》带进了昭陵陪葬。

从此,《兰亭序》只见摹本,不见真迹——单单是看看摹本,就让人心醉神迷。唐中宗李显和乾隆皇帝,都曾在冯承素的高仿本上“到此一游”。

为什么帝王们都爱《兰亭序》?为什么《兰亭序》是千古第一行书?

这篇酒后乘兴而写的文字,原本就是“草稿”,因而下笔随性、自在,极尽率性,极尽洒脱,一气呵成之余,还保留了思考中的涂改痕迹。正是因为这种不工整、不规矩,它才更淋漓尽致地传递了书写者的原始情绪,使得书作更为贴近作者本心。

在文学上,人们通常认为兰亭序是“游春图”。大家都记得住开头的几行文字——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但实际上,这篇文字充满着命运感。王鼎钧说,《兰亭序》所思“为人类共同命运”,是感伤生命的“大文字”。例如: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这样的书写碰撞这样的文字,在特定的场景中迸发,可遇不可求,恐怕王羲之在世,自己也未必能复制。

在如今传世的五大《兰亭序》摹本中,虞世南本、褚遂良本、冯承素本收藏于北京故宫;欧阳询的定武本和褚遂良的黄绢本收藏于台北故宫。

2011年,故宫博物院曾举办过“兰亭特展”和“兰亭珍拓展”,这是兰亭序摹本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亮相。而在故宫的库房里,至今存放着与《兰亭序》相关的碑帖300多种。

濮存昕诵读了《兰亭序》,流连在故宫南三所前的“修林”旁,徘徊在武英殿金水河的“曲水”边。
点击下图,收看《一起读故宫》
02
 理想的书房是什么样子?


诵读人:陈建斌诵读篇目:朱家溍《我家的藏书》,节选自《故宫退食录》

古琴演奏:巫娜《落雨听禅》



如果要数数古往今来最了解故宫的人,朱家溍肯定算一个。

朱家溍在故宫工作了六十年。从1943年开始,一直到他2003年因病去世。

但要算朱家溍第一次进宫,还要更早。朱家溍12岁,溥仪出宫后,故宫博物院成立。这座几百年来笼罩在神秘与皇权色彩下的大宅子突然间对世人开放,平民百姓也能进去瞧一瞧了。

朱家溍跟着家人,走进了宫里。那时候,溥仪寝宫的桌子上,还留着溥仪仓皇离开时咬过一口的苹果,墙上的日历,还停留在溥仪出宫的那一天。

12岁的朱家溍不曾想象,自己有一天,会比溥仪更熟悉这座宫殿。

六十年间,朱家溍几乎每天都要“逛”故宫,故宫里的房屋,他没有一间没去过;故宫的角角落落,没有一处他没到过。

朱家溍的《故宫退食录》,可以说是一本在故宫工作了六十年的内行人,写给外行人看的故宫读物。书中囊括了与故宫有关的书法、名画、碑帖、瓷器、珐琅、漆器、木器、图书、古砚、古建筑、园冶、明清历史、戏曲史、饮食等等各方面内容。

“退食”这个词,最早出自《诗经》。《诗经·召南·羔羊》里说:“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朱熹解释这句话的意思:“退食,退朝而食于家也。自公,从公门而出也。"所以,退食就是从公家退休,回家休息的意思。

而朱家溍,恰恰是朱熹的第二十五世孙。

1974年,朱家溍从故宫退休,但没有停止在故宫的工作。所以,他在这本书中,自称“退食”,而不是退休。

理想的书房是什么样子?“雍正”陈建斌诵读了节选自《故宫退食录》的《我家的藏书》。陈建斌读书的紫荆书院在故宫神武门旁边的东长房,席榻临窗,窗外是红色的宫墙。

 

我心里念叨这“书香”一词的含意。我想最典型的,名副其实的“书香”环境,应该是:“万卷淋琅、致多善本,几案精严、庋置清雅。”

 

春秋佳日,窗明几净,从窗纱透进庭前花草的芬芳和室内书香汇合,花间的蜂喧,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夏日,庭前蝉声聒耳,浓荫蔽地,檐前垂着斑竹堂帘,室中则清凉无暑,这个季节室中楠木樟木和老屋的黄松梁柱都散发浓郁的香味,使书香倍增。冬日阳光满屋,盆梅、水仙的清香配合书香经久不散。但书房如果安放火炉,则书香和梅花水仙都为之色香骤减。隆冬季节只好在取书时盘桓片刻略享清福,即携书回到温室阅读。具备上述条件,则群书永远静静地散发着书香。
点击下图,收看《一起读故宫》
03
一切恩德都记在风的功劳簿上


诵读人:咏梅

诵读篇目:宋英杰《故宫知时节》节选

古琴演奏:巫娜《佛光》

在古人眼中,每个季节,都是上天对于万物的悲悯。

春天,护佑万物复苏,冰雪消融、蛰虫始振;

夏天,纵容万物成长,鸿雁迁飞、草木萌动;

秋天,催促万物成熟;

冬天,强制万物休息。

如今,夏有空调冬地暖,现代人的生活作息,不再受制于自然。人们也慢慢忘记了祖辈们对于时节的感知。二十四节气尚且背不熟练,更不提很少听说的“月令”。

宋英杰所著的《故宫知时节》,便缘起于故宫里一份神秘的《月令图》。这份故宫馆藏画册,相传为南宋夏珪绘制,其实是明代人所画。它是现存最早的二十四节气的七十二候图解。在此之前从未示人。

月令,实际上与节气相继萌生且并行,它们都是古人的时间法则。

明代《月令广义》说:“月令者,王事之本,群生之命,治国家,究年寿,未有不由者也。”也就是说,无论是君主、臣子、官员还是百姓,任何政令都不能违逆月令的基本理念。说白了,做人行事治理国家,都应该顺应天时,契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2019年,宋英杰接到了一个来自故宫的“命题作文”:以月令图解读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宋英杰是每天《新闻联播》结束后,出现在《天气预报》节目中的那位“气象先生”,是这档节目的第一位主播,也是中国气象局首席专家。故宫找到他,就是希望能兼顾文化与科学。

宋英杰在书中使用了大数据来分析气候——既有现代气候数据,也有清代钦天监的观测数据。

他也在书中收录了他喜欢的时节诗词。比如光绪帝的《秋意》:“一夕潇潇雨,非秋却似秋。凉风犹未动,暑气已全收。桐叶碧将堕,荷花红尚稠。西郊金德王,武备及时修。”

宋英杰觉得,光绪帝这首诗,写出了从夏令到秋令之间一种微妙的分寸。虽然不科学——“凉风犹未动”,不满足“立秋凉风至”的物语;“桐叶碧将堕,荷叶红尚稠”,也不满足“一叶知秋”的物语,但一番夜雨,已然神似秋天。

演员咏梅受邀,在故宫诵读了《故宫知时节》。
咏梅兼有满蒙血统,她的祖上在清朝任左都御使,标准的名门望族。她的蒙族名字叫“森吉德玛”,奶奶给起的,“咏梅”是父亲以《卜算子·咏梅》取的。

诵读是日,北京起了大风。咏梅在文华殿前、桃花树下,读起《故宫知时节》里的“风”:

于是人们认为,季节的往复,都是风向推动的。

 

立春“东风解冻”,春分“东风试暖”,万物出乎震(东风),万物齐乎巽(东南风)。

 

也就是说,春暖是东风送来的,一切因风而出,一切因风而齐。一切的恩德都记在风的功劳簿上。到了夏天,是小暑温风至;到了秋天,是立秋凉风至;到了冬天,是立冬以风鸣冬,冬至朔风催寒。风干、风湿、风寒、风热,风被视为因果链条上的起始部分。风起所以云涌,风吹所以草动,风生所以水起,风调所以雨顺。
点击下图,收看《一起读故宫》
04
中国建筑的最大特色是:没有


诵读人:姜龙斌

诵读篇目:赵广超《紫禁城100》节选

古琴演奏:巫娜《引风入林》

香港人赵广超曾在法国读艺术,一直心心念念的,却是北京故宫。

从2005年开始,赵广超每天买票进故宫做考察,六年后,他出版了一本书《大紫禁城:王者的轴线》。从此,游客赵广超被故宫博物院特许“进宫”,做测量、找资料。《紫禁城100》是他第二本关于故宫的书。

别人写书是写字,再配图,赵广超开创出了一种“作书”的方式。他把书当作艺术品,图文创作贴合一体,有色彩,有故事,有留白。“作”,还在于细。隐藏于作品细节中的信息量与美感,让赵广超的书,宛如一座展览馆。

赵广超作书时,总喜欢去宫里走一走,细细体味当年墙内人的宫中心事。“如果一个嫔妃住在皇帝寝宫养心殿的对角,与皇帝最远的距离,真就成了冷宫。她要是想引起皇帝的注意,在去往养心殿的路上该怎么走?每一步的心里是怎样的七上八下?”这是他作书时的心情。
在《紫禁城100》的序言中,赵广超说:“历史给我们留下这座六百年前的天下和宇宙的中心,明月清风,与我们一起见证这悠长的文化如何无有间断。”

近代中国战火纷飞,故宫却免于灾祸、“无有间断”。这不是什么运气,是几代人的努力。

2017年,故宫博物院排演话剧《海棠依旧》,讲述1933年至1948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西迁、迁台的历史。当时在故宫保卫处做文秘工作的姜龙斌,意外被选为男一号。

在太和门前,故宫人姜龙斌诵读了赵广超《紫禁城100》中的节选片段。

“当其无用,有室之用。”

 

一直以来,中国人都爱借道家哲学来说明 “没有”和“有”的关系。中国建筑很大的一个特色就是“没有”。所以,屋子里就有明月、清风、可听雨,又见晴天。

可听雨,见晴天,原因是房子中间的庭子,有的很小,叫做天井。下雨天,雨下如注。传统的说法很好听,叫“众水会明堂”。这是古人围在一起生活的痕迹,也是与自然共处的境界。

点击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读故宫”

(本文为推广信息)


    关注 南方周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