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35万元以上,科研业绩奖励,入住博士后公寓……高校招聘不减反增引关注

 

大学招聘难何解...

广州大学近日公布一则招聘启事,面向全球招聘若干位博士后研究员,给出年薪35万元以上、科研业绩奖励、入住博士后公寓等薪酬福利,引起广泛关注。

据了解,4月以来,广东多所高校加快推进人才招聘工作。与往年相比,启动招聘的时间虽然晚了一些,但力度基本没有减弱,人才需求旺盛,并提供多个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

不仅如此,深圳大学17个二级学院公布招聘岗位,提供在国内高校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薪酬;正在筹建的广工揭阳理工学院也发布公告,招聘10位二级学院院长和8位专业负责人,尤其是曾在海内外知名大学担任过二级学院领导职务,或教学科研团队负责人优先。

除了广东,其他地区的不少高校都在面向社会招聘,且薪资待遇都很吸引人。比如,中国矿业大学前一阵在官网发布2020年人才招聘启事:来校即提供拎包即住精装修人才周转房(2020年一期投放100套,先到先得),面积50~130平方米不等;薪资优厚,工作三年,购房无忧;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幼儿园、小学、中学),引进人才子女达到学龄条件可直接就读全市最好的初中——矿大附中;博士入职即指定职业发展导师,还可申请启航计划、力行计划。
图片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官网


“招优秀中青年博士,安家费40万,提供科研启动费,享受副教授基本档岗位津贴(3年),已具有副教授任职资格者享教授基本档岗位津贴(5年)”“年薪30万~120万元,给予安家费及购房补贴30万~100万元,提供科研经费”……

各高校不仅提供众多岗位,还纷纷开出优厚的待遇:数十万元的安家费、住房补贴、科研启动经费等是“标配”,分配商品房、解决子女入学问题等也成为吸引人才的“助推器”。

此外,除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广东多所高校也陆续发布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岗位需求。例如华南师范大学公开招聘20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招聘对象为普通高等院校2020年应届毕业生(非定向就业),包括内地择业期内的应届毕业生及港澳学习、国外留学归国人员。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汕头大学等高校也公开招聘辅导员,应届毕业生可应聘申请。

数据链接:

麦可思曾对中国高校工作吸引力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满意的薪酬及福利”(66%)是被访问的大学教师眼中具有工作吸引力的大学最需具备的条件,其后依次为“个人的学术/职业发展能够得到有力支持”(61%)和“晋升、排课、评优等各方面管理制度公正、透明”(53%)。

在工作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除公积金以外的住房补贴、教师宿舍或购房优惠”和“高质量的子女入园入学机会”(均为62%)是对大学教师最具吸引力的福利待遇。

在这些情况下,高校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有助于高校长远发展的应聘者呢?


人才招聘要契合学校的使命
高素质的教职员工队伍是高校竞争中的关键要素。相信很多高校都已经认识到,今天不能再把人才招聘当作一项行政事务,而是要看作一项重要的战略投资。因此人力资源部门需要站在更高的层次,在招聘时体现学校的使命。

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该校将增加4000名教职员工的多样性,并填补高度专业化的职位空缺作为人力资源方面的目标。

于是人力资源部门与学校人才招聘团队一起提出了一个新的口号——比你想象的更具影响力,并在大学网站让员工分享他们在校期间积极的工作和个人体验。此外人力资源部还开展社交媒体活动,以求更好地向潜在职位申请者介绍工作环境、校内活动和校园文化等内容。


智商、情商都得有
在对教师能力的评估过程中,学术水平是衡量的重要标准,许多大学都以论文发表篇数、试讲能力来进行评判。然而,应聘者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却极易被忽略。情商这项能力在任何一所大学中都至关重要,毕竟大学教师不是一座“孤岛”,需要与他人高效合作。尤其是在招聘有管理职责的应聘者时,更需要考察其综合能力。

高校在对应聘者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的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略,那就是在招聘过程中对应聘者的尊重。国外有教授指出,招聘是双向的,一位优秀的应聘者不可能只有一所机构供他选择。除去既定的福利和保障,高校还应注意招聘过程中的细节对应聘者的吸引力。比如向应聘者提供“礼宾级别的服务”,确保所有应聘人员都知道报销餐费的政策,或通过预付差旅费来减少候选人的自付费用等,这些小举动都会让应聘者感到自己被重视,感到学校的人性化服务。

曾任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的孔宪铎教授谈到,香港科技大学仅用十年时间就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原因便是“招揽最好的人才,并使他们快乐”。大学对教职员工的招聘应该以匹配度为中心,才能实现共赢。如果以应付招聘任务为目的,将学历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缺乏清晰的招聘流程,只能导致被聘的教师与高校双方的需求错位。在“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过程中,高校既需要仰望星空,也需要脚踏实地。如何找到“灯火阑珊处”那些与高校相契合的教师,需要教育工作者们深思。

来源:本文综合整理自南方日报、中国矿业大学官网、麦可思研究等。









责任编辑 | 麦可思 王捷


    关注 麦可思研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