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沟通3大坑,你可能一直在踩,却从没有改

 

可复制的沟通力...

要看到文末哦 今天有
顶尖文案专属赠书福利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

“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者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来购买这种能力。”

由此可见,沟通力是多么重要。

然而,很多人却深陷错误的沟通方法里不自知。

其实职场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或者误解,都是因为我们不懂沟通。

比如最常见的3个沟通陷阱,每个人可能一直都在踩,却从来没有去改变。
1号陷阱:暴力沟通
我曾经跟过的一个主管,就是其中之一。

那会我刚转行做文案,做什么事都是战战兢兢,深怕挨骂。

再加上在我之前的那个文案很得主管喜爱,所以我每天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看看别人写的,再看看你自己写的,没事就多向你陈姐学习。

于是,我只好把这话当做金科玉律一般去执行,隔三差五就向陈姐取经。

三个月后,陈姐辞职,我转正,部门又招来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小姑娘,叫雨晨。

不曾想,同样的事情再一次在我们身上上演了。

不同的是,这一次我成了“陈姐”,而雨晨成了“我”。

由于我两的办公桌挨在一起,所以每当主管劈头盖脸地在指责她,拿我两做对比时,我都一脸尴尬。

而她,则是言语也说不上来的害怕。

两个月后的一天,雨晨告诉我,她想要辞职。

我想要劝她再考虑一下,却听到她说:“你知道么?现在主管一出现在我身边,我就会下意识地汗毛直竖。再这样待下去,我怕我会形成心理阴影。”

你也许要问,至于么?谁当职场小白时不是这么熬过来的,这小丫头的心理素质也未免太差了吧?

但在我看来,真正差的不是雨晨的心理素质,而是我们主管的沟通方式。

举个例子,有一天早上,雨晨针对公司的产品写了3组文案。

临近中饭的时候,主管走到她身边,尖着声音说:

“你今天写的都是着什么垃圾?你有好好研究过我们的产品吗?同样是产品文案,为什么别人写的出来,而你写不出来?给我重新写,不写好中午就别吃了。”

你看,一段话里又是指责,又是对比,最后甚至还干脆威胁上了。试想一下,如果你是雨晨,你委屈不委屈?

那如果这种委屈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你还熬不熬得住?

所以,真正让雨晨打退堂鼓的,不是她的心理素质,而是主管日复一日的暴力沟通。

在这种夹枪带棍的沟通模式下,雨晨既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也容易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压中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但如果主管能够换种沟通模式,一切就会大不一样了。怎么做呢?

在新书《可复制的沟通力》中,樊登老师就介绍了这样一种沟通公式:

“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

简单来说,就是先陈述我们看到的事实,接着,讲讲自己的心理感受,以及我们为什么会有愤怒、伤心等等不良情绪,最后,再直接说出明确的请求或者希望。

比如在刚才那个场景里,主管可以这样说:

“从今天你交的3组文案里,我发现你对咱们的产品了解还不是很透彻。

这既让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又忍不住生气。

雨晨你要知道,如果你之后想要做一个出色的文案,对产品的了解一定是摆在第一位的。

所以,我希望你能拿出时间好好研究一下产品介绍,还有之前过稿的文案,然后再改一版,下班前给我。”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在运用了沟通公式以后,这些话是不是就容易接受多了?
2号陷阱:傻瓜式沟通

除了暴力沟通外,傻瓜式沟通在我们生活中也很常见。

这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和情绪密切相关的部分叫做杏仁核。

每当我们遭受外界刺激时,杏仁核就会发出这样三种指令——战斗、逃跑,或者干脆吓得呆在原地。

表现在沟通中就是,一听到别人说你哪哪做的不对、不够好时,就马上回怼回去,又或者是想要逃得远远的。

可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吵,还是逃,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还会让问题变得越发糟糕。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自己少受杏仁核的“绑架”,避免做出傻瓜式沟通呢?

答案是,有的。

首先,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在情绪激动时,一边在脑中念“放松”,一边慢慢地呼气、吸气。

每一次的呼吸和吸气尽量保持在2~3秒钟,然后持续做十来组,将自己的呼吸节奏一点点地减慢。

当然,如果有可能,你也可以和对方打个招呼,说自己需要先冷静一下,然后让自己独处一会。

你可别小瞧这一步,因为就像拿破仑说的:“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假设,现在的你已经稳定好了自己的情绪,那接下来,你就可以运用“峰终定律”来重塑自己的记忆了。

比如,在别人批评指责你以后,想一想别人这么说,是不是也是为了你好?

这么想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峰终定律”里提到,当一件事发生后,人们所能记住的通常就只是在高峰和结束的体验。

至于过程中是“好”还是“坏”,其实对记忆并没有什么影响。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给一件糟糕的事情增加一个好的结尾,是有利于我们重塑记忆,获得一段较好的回忆的。

做完这一步后,你会发现,当你再次想起对方对你的批评和指责时,你的感觉会好很多。

这时,你就可以进行最后一步:想想有没有更恰当的处理方法,或者其他可能性。

比如,你可以试着拆解一下对方的话,看看里面是否有听着难听却相当实用的“忠言逆耳”。

又或者,你也可以就对方对你的误解,和他重新展开一次沟通。

沟通公式我刚才也提到过,先是“我观察到……”,接着,“我感觉……,原因是……”,最后,直接说出你的请求或者希望。

就像樊登老师在《可复制的沟通力》里说的,当你习惯性地这么去和人沟通后,大脑中主管潜意识的基底核就会行动起来,将你的沟通习惯存入潜意识。

等到下一次你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即使杏仁核依然想要“绑架”你的情绪,你的基底核也会跳出来,像个骑士一样帮助你抵御不良情绪,看到问题本质。

所以,要想成为沟通高手,一定离不开反复的练习,尤其是要反复练习正确的沟通方式。之所以这样说呢,是因为很多人都反复练习了错误的沟通方式而不自知。

3号陷阱:奖惩式沟通

没错,我说的就是奖惩式沟通。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遵循着奖惩式沟通的逻辑,如果对方表现好,就奖励他,表现不好,就惩罚他。

比如,很多家长经常会和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试能考100分,那我就满足你一个心愿。”

很多领导也是,月初的员工大会上经常会有一种声音说:“如果这个月我们能够超额完成业绩,等到月底公司就带大家出去玩。”

我们乍一听,可能会觉得这些家长、领导还蛮有人情味的,但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如果这种惩罚式沟通是一种常态会怎么样?

一本权威的行为科学教科书里告诉了我们答案。原来,“用奖励来提高他人的积极性或提高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希望能从中获益,实际上会破坏他人对某种行为的内在积极性,无意中增加了阴影成本。”

仔细想想好像确实是这样,如果我们做一件事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某个奖励,或者避免某个惩罚,也许一开始我们会挺有干劲,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干劲”会逐渐被“没劲”取代。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虽然制定了不错的绩效考核,却始终没有调动起员工积极性的原因。

除此之外,经常使用奖惩式沟通还会引发欺诈、走捷径及不道德行为。
比如,孩子有可能会为了获得100分而选择作弊,员工也有可能会在迟到失去全勤奖后干脆破罐子破摔:“反正我也没了全勤奖,那还不如每天多睡一会儿呢。”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究竟应该怎么跳出奖惩式沟通的坑呢?这里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说。

第一种,是对方表现不错时,就参考《驱动力》里说的,将“如果……那么……”换成“既然……那么……”。

也就是说,虽然同样是给对方奖励,但是要把奖励当做额外的惊喜。

比如,前面提到的两个场景就可以换成:

“既然你这次考的这么棒,那今天我就当一回圣诞老人,满足你一个小小的心愿。”

“刚刚我从财务那里看到数据,大伙这个月超额完成了业务。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定一天时间,一起出去好好放松一下,如何?”

而当对方表现不好时,就可以使用《可复制的沟通力》里的一招,利用对比说明,来进行非暴力沟通。

通常情况下,对比说明的结构包括这样两部分:

否定部分,指的是陈述自己的真正目的,打消对方的误解。

肯定部分,指的是要确认你对对方的尊重,明确告知你想怎么样。

假设你是公司的HR,在统计员工考勤时发现有一个同事这个月已经迟到了3次,于是你打算找他聊聊。

这时,如果你一上来就说:“你怎么这个月又迟到这么多次”,那他没准就要采取“傻瓜式沟通”来回应你了。很明显,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所以,我们就要转化一下沟通方式,先想明白自己聊天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对方意识到迟到不对,下次不会再犯,对不对?

接着,我们就可以在说明自己不想看到的结果后,表示真正目的。

比如,“我刚统计考勤,发现你这个月已经迟到了3次,我可不想看到你因为迟到问题被扣全勤奖。还有最后一周,你能保证不再迟到嘛?”说完这一句后,最后,就是寻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比如你可以建议对方将起床闹钟往前调10分钟。

如此一来,不仅沟通不会充满火药味,对方也真的有可能像你期望的,不再迟到。

最后,分享一句沟通大师卡内基的名言,他说:“一个人的成功有15%靠专业技术,而85%是靠人际关系技巧。
而作为广告人
沟通能力尤为重要
学会与老板、客户、下属有技巧地聊天
可以跳出错误沟通方式的坑
在评论区分享你
“沟通上的技巧或遇到的沟通问题”
评论区点赞前3名的小伙伴
可获一本赠书《可复制的沟通力:樊登的10堂表达课》
(点赞数统计时间:6月3日 13:00)
—End—
推荐阅读:

《2019年,这十支广告片值得多看几遍》

《2019年度宝藏文案盘点,值得珍藏!》

《2019年流行语盘点,xswl》

《100句值得广告人收藏的诗》

《微信公众号排版指南(全)》

《你们想要学的动态二维码教程来了!》


    关注 顶尖文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