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体育改革,最后“革”的大概是孩子的命吧!

 

居然有这么骚的操作?...



鱼sir发现,这几年,各种教育改革,那是风生水起。

尤其是围绕减负的,先不准这样,接着不准那样,素质教育,快乐学习,最后顺利地一样也没实现


以前想不明白为啥,现在知道了。

有人在实力“拖后腿”!

而鱼sir只想说:放过孩子们吧!
高考语文增加国学考核

把历史列为高考必选


在刚过去的两个会上,有人提出,在中高考中,提高语文成绩权重,再加个国学考核,然后把历史列为高考必选。

议案1:

教育部可对高考、中考的语文、英语分数权重作出调整,使语文比英语和其他外语总分至少提高20%,以保护母语优势地位。

议案2:

应降低英语学科在高考中的权重,同时将高考语文总分提升至180分,增设30分国学(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核

历史学科确立为高考必选科目。历史学应当成为所有高中学生深入修习并内化的课程。

简直是令人窒息的操作!

这些若真的都一一落实了,孩子们直接退学吧。

真的没人能做到。

命搭进去,也未必能做到。

如果在现有的压力上,再增加国学和历史,呵呵~卒!
鱼sir没猜错的话,语文教改后的那口气,大家估计到现在还没顺过来吧。

1.2019年秋季开学全国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其他版本资料摒弃。

2.部编版语文教材,1-6年级古诗词128篇,相比较之前人教版增加87%,初中古诗词增加51%。

3.部编版语文教材,高中必背古诗文新增58篇,翻了5倍。

为什么这样编教材?我们来复习一下部编版总主编的“金句”:

“语文教学的病症在哪里?……就是读书太少。”

“药方是什么?(在语文教材)编排下猛药。”

“统编本语文教材有什么特色?最主要的就是‘读书’为要。新教材专治不读书。”

“考试倒逼你读书。”

多读书其实没错,可也得有时间呀。

现在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已经没有多少属于玩耍的时间了,初中、高中更是在暗无天日的刷题中度过。

教室、操场、家(宿舍)三点一线,一切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么多年来,时间一直是固定的一天一夜24小时,但时间内的学习任务却在急遽膨胀。

谁在消化?

孩子是主力,家长则如经纪人一般全方位协助孩子。

时间和空间可以说已经被利用到了极致。

如今,这所剩无几的时间里,要再硬挤进几十首古诗词,N篇文言文,然后还冒出一个国学(这个词听着有点“刺耳”)。

试问,会逼死谁?

鱼sir知道,一定有砖家设想,语文要学的内容多了,而且分数权重高了,老师和学生自然就会把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匀到语文上。

很遗憾,这是一个早就被证明不成立的设想。

拿中考来说,有些地区的英语成绩原本就比语文成绩低。

如温州,中考语文和数学各150分、英语120分。

但这并没有刺激家长、孩子花更多时间在语文上,报更多语文辅导班,学校的课时安排也没有因此有所倾斜。

江苏更典型。

人家N年前就开始高考语文160分(文科加考40分加试题)、数学160分(理科加考40分加试题)、外语120分。

这语文成绩权重够高了吧。

可这有提高江苏孩子对语文的重视程度吗?

并没有。

有英语老师说,英语学科哪怕在中高考中只给60分,学生对英语重视的态度,依然会超过语文。

原因很简单。英语学习、复习目标明确,得分容易。

而且学好英语,进入大学考四六级、考研、留学都有实实在在的作用。

语文呢,面大广深,学习无从下手。
就应试而言,它真的非常不讨喜。

关键是,很多地方,会人为调控语文平均分(不能太难看,太高也不行),江苏的高考语文平均分就一直在90多分徘徊。

这进一步加强了学生“不管怎么花时间,语文也就(能)考这个分”的意识。

部编版语文教材总编希望以考试倒逼孩子读更多书,这招没错,但他忽略了语文学习无法量化的性质,而考试却近在眼前;

提议赋分国学和历史,本质也是以成绩倒逼,可提议者大概没有想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利与害。

当其他条件都不变,光加任务,然后YY一套根本不成立的奖励机制时,结果只有一个:

逼死孩子和家长!
体育入高考?

这会是一个加长版“体育噩梦”
语文还没整明白,体育也来凑热闹了。

而且摆的阵仗还不小,大有不把体育纳入高考誓不罢休的意思。

也是在两个会期间,108名全国政协委员共同联名建议:

重新梳理制定国家教育评价体系,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并给予语文、数学等主科一样的考分权重。

这个建议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每次都要用这句话表达求生欲)。

这些年,中国孩子的健康指数、肥胖指数都不是很乐观,而且还在进一步恶化。
加强体育锻炼当然是提升全民身体素质一个有效途径,既然这样,从娃娃抓起是再自然不过了。

但是,但是,还是那句话,麻烦结合一下“国情”。

这个国情是,中国大部分孩子想要实现阶级流动,只能通过高考,所以保障高考公平是首要;

这个国情还是,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

让体育入高考,只会让这种不均衡暴露得更扎眼,反过来加剧高考的不公平。

许多贫困地区,连基础的校舍、孩子上学交通都没解决,更别提置办配套的体育教学软硬件了。

关键是,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省与省、市与市之间,还会体现在学校与学校之间。

有实力的学校,可以砸钱配备标准的训练场地、教学设施、老师等等。

而更多的学校,面对基本的教学和升学,已是应接不暇。

这会进一步拉开所谓好学校与坏学校的差距,结果自然是,家长考察学校多了一个标准——体育。

如此,资本便有了更多筹码,“择校热”只会愈演愈烈。

只要应试还在,那么体育就很难纯粹做它自己,实现初衷。

它不过是获得分数,升入好学校的手段之一。

就拿中考体育来说,通常成绩是20分、30分的样子。

这成绩权重不高吧,可没有人敢忽略。

因为许多家长心里清楚,哪怕1分都可能意味着排名被拉开几百甚至上千名。

为了拿到这几十分,有些家长简直“不择手段”,最典型的就是在考试期间,让孩子服用对身体有损害的兴奋剂。

学校也差不多的做法,中考体育考什么,就集训什么。

如果不是奔着中考的体育课,那体育老师就“请病假”吧。

总之,目标导向。

不过微妙的是,大部分孩子只要努力一下,中考体育并不会变成拉分学科。

这里面其实就考虑到了体育与公平之间的张力。

关系到体育能力的因素太多,除了基础训练(后天可以加强),还有先天的个人体质(后天无法改变),比如患有先天性不宜运动疾病的、残疾的等。

如果用一个统一标准去衡量体质各异的人,对于先天“不足”的人而言,就是一种不公平。

那我们就按照个人体质灵活设计标准吧。

这里面操作空间就更多了,不但可能无法消除不公平,反而会滋生更多不公平。

最后,为了保障多数人的公平,又能实现体育锻炼,只能以今天这种方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分,不因体育成绩影响真正的升学。

结果呢?

这样的体育有实现强身健体的作用吗?

显然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孩子身体素质,集体滑坡。

将体育纳入高考,面临的问题和中考不相上下。

唯一的不同只会是,在中考体育的操作上,烈度进一步加强,“体育噩梦”延长至高中。

因为,高考,更输不起。

那体育这事究竟该怎么办?

其实鱼sir也不知道,毕竟不是专家。

但有一点,是当下马上可以做的,别让体育老师总被请病假,保障基本的体育课时,若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更远的,就一步步来吧,总之,别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会被噎到。

而且高考指挥棒也不是这样用的。

它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而非其他。

若没有这个前提,以保护母语,或缓解全民健康危机为目标的高考改革,都会难以实现。
选课报班聊学习选老师吐槽机构
长按下方二维码
加鱼sir个人微信
(请勿重复添加)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鸡娃福利!


    关注 鱼sir家长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