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中国人三种情怀,儒释道三家智慧

 

农历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最晚定名于唐代,五月初五的历史则更为久远,可以追溯到先秦。数千年的文明,赋予了端午节浓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国文  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端午是健康和长寿,无祸才能安康。

点上方绿标收听【国学经典】 主讲:国文
片尾曲:和你一样

农历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

端午节最晚定名于唐代,五月初五的历史则更为久远,可以追溯到先秦。

数千年的文明,赋予了端午节浓厚的文化底蕴。【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从地理上的南北合流,到儒释道的三家熏陶,如今的端午节,已然成为了一个象征中国的文化符号。

儒家的端午:慎终追远,继往开来


《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国家大事,只有两件,一件是祭祀,一件是战争。

如果说战争,决定着国家的荣辱,那么祭祀,就决定着民族的存亡。

2500年前的五月初五,晋国上下严禁烟火,祭奠忠义死节的介子推。

万里之遥的江南,吴地百姓也在这一天来到水边,祭奠死后封神的伍子胥。

那时,南方人祭天地鬼神,北方人祭古圣先贤。

直到800年后,少数民族进犯中原,西晋王朝被赶出家园,流落南方。

西晋人,就像战国时,被秦所灭的楚国人,流离失所,心境和屈原有了相通之处。

因为同病相怜,纪念屈原的活动,越来越普及,越来越隆重。

赛龙舟、包粽子和祭祀屈原并做一块,寄托着对故国家园的思念。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祭祀里藏着的,是一个民族的根脉,遗忘历史,背弃祖先,注定没有未来。

端午是追思和纪念,继往才能开来。




道家的端午:消灾免难,祈福纳祥
五月初五,是道家的地腊节。

在《道书》中,地腊是化解灾祸,祈福纳祥的重要日子。

祈求总要有祈求的对象,于是在这一天,人们会请出各路神仙。

其中,挂张天师像驱邪,塑钟馗像镇鬼,一文一武流传最广。

天师张道陵,是在东汉凭一己之力创下五斗米道的蜀中高人。

修道有成,便开始为百姓治病辟毒,画符降魔,施咒捉妖。

钟馗善武,因在唐玄宗的梦里捉过鬼,后被吴道子画成了神明。

钟馗不仅捉鬼,也是百姓眼里驱走瘟神的斩五毒天师。

道藏《朝修图》云:五月五日,乃续命之辰,其日可请道迎仙,请益寿。

在民间,相比于修道成仙,大家更在意益寿延年。

于是,人们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编成一缕,系在手臂上,祈求长寿。

人们采集艾草、菖蒲,或悬挂在门楣,或焚烧于室内,驱疫避秽。

端午是健康和长寿,无祸才能安康。


佛家的端午:慈悲济世,智慧渡人


佛家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

在佛眼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因为众生平等,所以不会舍弃任何一人。

五月初五,在古代是残酷的,早在东汉它就是一个凶日。

出生在这一天的孩子,很有可能因为不吉,而惨遭遗弃。

不忍抛弃孩子的父母,就把孩子送进寺庙,出家为僧,希望可以逢凶化吉。

佛门广大,不问凶吉,来者不拒,佛经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即使对无缘众生,也要多加爱护;同情众生的疾苦,就像自己的疾苦一样,这就是慈悲。

《古尊宿语录》记载了一位禅师请大众吃粽子。

禅师说:今天是端午,满足大家的心愿,一起分吃粽子。

禅师顿了顿,话锋一转:但要知道粽子从何处来,更要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啊!

禅宗经常问一个问题,从何处来,往何处去?正是要人体味此中的禅机。

佛教世界,端午粽子全是般若,翠竹黄花尽作真如。
端午,是一缕彩线,一枚绿粽,也是万里江山,三教九流。

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历经千载的沉淀,和多元文化的交融。

今时今日,端午佳节,恭祝您端午安康!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作者:国学生活(ID:gxsh789),国学智慧,美好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替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万国学爱好者的聚集地!
-推荐阅读-


国学生活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关注 国学生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