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黑锅」别再让颈椎病背了

 

「颈性眩晕」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

您是否在门诊常常遇到大量的头晕或眩晕患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各种颈椎退行性变或者血管改变时,被诊断为「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颈性眩晕」?

的确,伴颈部疼痛不适的头晕或眩晕始终是神经科、骨科、耳科、全科及康复科的挑战,也是不同学科间最容易产生分歧的临床情况。那么到底有没有「颈性眩晕」这个病呢?这些检查能否用来诊断「颈性眩晕」呢?
颈性头晕/眩晕概念的由来
所谓颈性眩晕,顾名思义指的是颈部问题导致的眩晕发作,颈性眩晕的概念,最早于 1955 年由 Ryan 和 Cope提出。而对颈性眩晕机制的假说,最早可追溯至 1926 年由Barre 和 Lieou 提出的交感神经刺激假说。

然而由于颈性眩晕一直缺乏特异性的症状体征,明确的诊断标准及特异性的辅助检查结果 [1],自提出之日起,颈性眩晕就一直站在争议的风口浪尖。

目前对于颈源性头晕发病机制的假说主要包括四种,分别是:交感神经功能障碍(Barre-Lieou 综合征)旋转性椎动脉闭塞综合征(Bow hunter 综合征)本体感觉传入障碍偏头痛相关的颈性头晕/眩晕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先和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这四种假说。
颈性头晕/眩晕的发病机制
 1. 交感神经功能障碍假说(Barre-Lieou 综合征)

1926 年,Barre 和 Lieou 提出颈椎退行性变刺激了包绕在椎动脉的交感神经丛,引起血管反射性收缩,脑血流量下降,致眩晕、耳鸣、头痛、视物模糊、瞳孔扩大以及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的症状体征,并将其命名为 Barre-Lieou 综合征 [2]。

然而,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大量研究证明,在血压正常情况下,刺激交感神经丛并不会引起脑血流量的显著变化 [2-5]。因此,近半个世纪以来,barre-lieou 综合征已几乎退出了国际主流学术界的视野。

 2. 旋转性椎动脉闭塞综合征(Bow hunter综合征)

「血管假说」,又称 Bow hunter 综合征(BHS),也被称为旋转性椎动脉闭塞综合征(Rotational vertebral artery occlusion syndrome, RVAOS),是指转头使椎动脉受压导致后循环供血明显下降,出现一过性症状。

其诊断标准及其严格,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上下滑动查看


    关注 临床用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