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牛人全毁了

 



当22岁的宋神宗赵顼与49岁的王安石经过一番深谈之后,他们共同开启了大宋的变革时代

这是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跻身执政之列,开始颁行新法尽管此后围绕新法的施行演变成朝堂上的派系乱斗,但这个事件的标志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一年起,直至北宋亡国的将近60年间,所有的朝廷政治的发生都可以追溯及此

风起于青萍之末,在此两年前,我们已经从王安石的一阕词中,听到了大时代变动的先声

当时,刚刚即位的宋神宗因久慕王安石之名,起用他为江宁(今南京)知府在江宁任上,王安石登上金陵故都,凭高吊古,写下了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词风雄浑苍凉王安石表面是在感慨六朝兴亡的历史,实际上却不忘眼前危机重重的现实他最担忧的,是大宋的未来

古典文学研究大家周汝昌评价,王安石只此一词,已足千古

一流的政治家一出手,就在高手如云的两宋词坛站稳了脚跟从某种意义上说,北宋大变革时代伴随着这阕宋词的沉郁叹息,渐渐拉开了帷幕

大宋朝堂,激流暗涌,图源/电视剧截图
20岁的宋神宗刚登基,就被认为具有中兴英主的资质与他的敏锐精干形成反差的是,他接手的帝国在仁宗盛治的美誉之下,已经陷入了财政困局

宋神宗即位没几天,主管财政的三司使就给他上交了一份财政报告,赫然写着八个字百年之积,惟存空簿国家真是穷到快揭不开锅了在富者益富,贫者益贫的社会环境和三冗(冗员冗兵冗费)的现实危机中,大宋正在无可挽回地堕入衰世

变革,于是成了落在宋神宗肩上的历史使命他别无选择,无法像他的父祖辈一样,安安静静地做一个守成之君

这名年轻的皇帝找来了曾参与发动庆历新政的三朝老臣富弼,向他请教富国强兵之道富弼却告诉皇帝:陛下即位之始,应当广布恩德,与民休息,至少二十年不言兵事当年的改革者老了,热血变凉,不愿再提往事

然而,当年轻的皇帝在寻找热血的辅臣之时,一个天生的改革者也在寻找支持他的明君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发起宋朝的第一次政治变革由于权贵的阻挠与反扑,变革者很快被排挤出朝廷,仅仅一年多后,庆历新政宣布失败但这场昙花一现的变革,却点燃了年轻的进士王安石胸中理想主义的火焰此后,这团火未曾在他心中熄灭

他给宋仁宗上过万言书,提出自己的变法主张但石沉大海

他只能在地方实践变法的理念,蛰伏磨砺和等待为此,他多次放弃留在京城的升迁机会,请求调到地方为官

这样一个不忘初心的人才,终于等到了一个有魄力收拾旧山河的皇帝当宋神宗准备重用王安石,召其进京讨论治国方政时,王安石说,一定要变风俗,立法度宋神宗兴奋地连连点头,好

王安石的变法理念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具体包括青苗法均输法免役法市易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保马法坊场法将兵法,以及设军器监扩大茶盐专卖改革科举制度等十多项措施这些措施如疾风骤雨般推行下去,震动了整个社会

首先在朝堂内部就产生了急剧的分立

基于不同的利益,或不同的理念考量,士大夫阶层分裂成两大派别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新党旧党,或变法派与保守派北宋出牛人,但牛人全毁于党争这是历史上最遗憾的事之一
王安石画像
王安石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作为一名坚定的保守派,司马光只好出走到洛阳担任闲职,带着一帮学者用15年的时间编撰资治通鉴

表面是半退休的状态,实际上,他也在蛰伏磨砺和等待

司马光早年跟王安石一样,也是朝廷上的刺头,爱上奏折请求变法,且不时流露出不惧皇权的性情可他后来并没有成为宋神宗推行改革的第一人选

他与王安石在政治上的分道扬镳,源于二人变法理念的差异简单而言,司马光要民富,王安石要国强;司马光要节流,王安石要开源

二者的区别在于,王安石认为国民经济是一个变量,要增加国库收入,就要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大,实现所谓的不加赋而国用饶;可在司马光看来,国民经济是一个常量,所谓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国家要理财,只能不断取之于民,就是要与民争利

但政治的对立并不影响二人的私谊

司马光与王安石是好友,他们与吕公著韩维并称为嘉祐四友,年轻时经常聚在一起玩眼下,为了阻止新法推行,司马光一连给王安石写了三封信,长达数千字他说王安石是位贤臣,可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只是缺点在于性情执拗,听不进批评意见,用心太过,自信太厚,才招致天下非议

王安石也给司马光写了几封回信,其中就有著名的答司马谏议书,对司马光给自己加上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等罪名一一进行反驳

王安石说,解决财政困难就是要找到善于理财的人

司马光却说,你只是说得好听,历朝历代所谓理财,就是巧立名目横征暴敛,民众最终不堪盘剥,只能流离失所,这难道是国家的幸事?

政见分歧让二人在政治上越离越远

在洛阳担任闲职,司马光远离了政事的纷扰他在西京留台衙署东边的一座小园中搭起木架,种植牵牛蔷薇扁豆等植物,称之为花庵闲暇之余,他就在花庵小憩,对着满园的花花草草赋诗写词或许在这个时期,他才有可能写出阮郎归这样的词作:

渔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闲绮窗纱幌映朱颜,相逢醉梦间

松露冷,海霜殷匆匆整棹还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

司马光阮郎归

司马光以名臣和史家的双重身份扬名,诗词歌赋并不在他的成名范围之内现存司马光的词也极少,据说仅有三首此词写东汉刘晨阮肇进山采药遇仙女的传奇,颇有几分香艳色彩

司马光是一个古板的人,但生在北宋,写起香艳意味的词竟也毫不违和只是,词中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的感叹是否含有政治寄寓,就见仁见智了

熙宁四年(1071),司马光志同道合的好友御史中丞吕诲因反对变法被罢官,不久后郁郁而终病重弥留之际,吕诲对前来探望的司马光说:君实啊,你要再努力,不能放弃!
司马光画像
与司马光亦敌亦友的王安石也没能坚持到最后他的改革,阻力越来越大

对于帝国的改革事业,宋神宗本身是矛盾的他一方面支持王安石,另一方面极力维护皇权,恪守异论相搅的祖宗之法,对王安石及变法派进行牵制,避免王安石权位太重

改革伊始的第一套执政班子,就有生老病死苦之称,除了王安石,其余人都不支持变法

老是指曾公亮,他已经年近古稀;病是富弼,他因反对变法而称病不出;死是唐介,他也反对变法,整日忧心忡忡,变法开始不久后就病死了;苦是赵抃,他无力阻止变法,成了愤青,整天叫苦不迭这几个旧臣与变法领袖王安石互相牵制,正是宋神宗出于权力均衡考量的特意安排

剩下的生是王安石,他的变法生机勃勃但当宰相的权力不断加强时,宋神宗不由得对他心生忌惮

熙宁六年(1073),宋朝军队扭转了西北战线长久以来的被动局面由王韶率大军尽收熙河各州,拓地两千余里,在河西走廊确立了三面包围西夏的有利形势宋神宗大为振奋,到紫宸殿接受众臣朝贺,并当着百官的面解下自己所配玉带,赐给王安石至此,王安石走上了人生巅峰,也走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第二年春天,天下大旱

反对王安石的人用天灾做文章,很快,王安石遭罢相

一年后,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再度被起用,但宋神宗已不再重视他的意见,经常自作主张,甚至对他表现出了厌烦王安石后来对人说:只从得五分时也得也意思是,要是皇帝能听从我一半建议也好啊

新旧党的争斗,皇帝的平衡术,以及新党内部的分裂,使得王安石的第二次宰相任期匆匆结束爱子王雱去世后,他极度悲痛,辞去相位,退居江宁在那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九年,至死未再回京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庚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著

王安石千秋岁引·秋景

在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间徘徊,在梦与酒之中浑浑噩噩,一代名相最终仅留给历史一个落寞的背影
宋神宗画像
王安石彻底远离政坛后,宋神宗仍在继续他的变法,并未停止变革的步伐这场长达16年被称为熙(宁)元(丰)变法的政治运动,几乎与宋神宗的当政时间相始终

虽然王安石本人被排挤,晚年失败了,但变法本身在解决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问题上,是成功的

神宗时期,政府的岁入是6000多万缗钱,相当于仁宗时期岁入的1.6倍左右即便到了金兵入侵前夕的徽宗时期,北宋的社会经济文化还呈现出繁荣成熟的局面,所以它的覆灭源于外力,也才会让人无比惋惜而北宋最后50多年的繁荣,某种程度上看,正是神宗期间开启大变革的遗产

但经济成功的背后,却是政治的大决裂连王安石司马光这些执宰都在权力的轮替中浮沉,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元丰二年(1079),由于被政敌告发在诗文中讽刺新政,时任湖州知州的苏轼遭捉拿下狱这起被称为乌台诗案的冤狱,是苏轼的命中大劫

案发之初,早先与苏轼有过诗词唱和信件往来的人,纷纷加入揭发队伍,撇清关系黄庭坚当时只是国子监教授,人微言轻,他跟苏轼也仅是神交,未曾谋面,却要站出来替苏轼说话,说了一些苏轼忠君爱国之类的话最终,苏轼被贬黄州,黄庭坚被处罚金

在黄州,苏轼写出了黄州寒食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前后赤壁赋等名作,逐渐从政治的阴影中走出来,实现了人生的超脱同一时间,黄庭坚在江西泰和当知县,成长为一个保守而有风骨的人朝廷新政规定,地方官收上来的盐税跟政绩直接挂钩其他县都拼命在收税,黄庭坚倒好,说穷乡有米无食盐,拒绝执行新政结果,被降职到了山东德州德平镇别人官越做越大,黄庭坚却越做越小

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去世前半年,他已对新法表现出了厌倦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是指定了司马光与吕公著为太子老师这两个人,都是变法的反对派

英年早逝的宋神宗留下年幼的皇子赵煦即位,这就是宋哲宗宋哲宗刚即位时懵懂无知,由宋神宗的母亲高太后垂帘听政,而她正是变法的坚定反对者
高太后画像

根据记载,高太后摄政后的第一件大事,竟然是抛开正常的政治途径,私下派太监到洛阳向司马光问政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在洛阳隐居著书15年的司马光,估计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重返政治核心

在高太后的支持下,司马光全面推翻宋神宗时期的变法内容有人担心这会违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儒家伦理,司马光却说,这是太皇太后做主,母改子政,有什么好忌惮的?

尽管重获起用后不到一年半,司马光就病逝了,但这最后一年多时间,已足够他完成自己潜伏15年的夙愿他的好友王安石奠定的新法格局,尽数遭到废除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司马光西江月

想不到写起词来这么婉约蕴藉的司马光,在政治上却是如此顽固而不听劝当苏轼认为新法并非一无是处,有些成果值得保留时,司马光一概不听,气得苏轼回家大骂司马牛

当免役法被废的消息传到江宁,病中的王安石不禁老泪纵横他叹息道,这个新法是我与先帝研究了整整两年才推行的,为何也要废除?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王安石渔家傲

退隐多年的王安石已经修炼得如此平和,写的词心境淡然可还是被司马光的顽固气倒了

没多久,王安石在悲愤中去世司马光在给吕公著的信中说:介甫(王安石字)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朝廷特宜优加厚礼

王安石病逝5个月后,司马光去世
最爱历史新书大促
单件优惠,参与满减
赶紧下单吧
此时,北宋政局已经掉入了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朝局的重心不再是研究如何富国强民,而是研究如何打倒对手

王安石和司马光去世三年后,元祐四年(1089),朝廷上又爆发了一起文字狱车盖亭诗案这起文字狱距离苏轼的乌台诗案正好10年,只是这次反过来了,是旧党针对新党的构陷

变法派领袖蔡确在高太后临朝后,就被贬出朝廷或许是心情郁闷,蔡确曾游安州(今湖北安陆)车盖亭,并作了一组绝句抒发个人感情不料,旧党言官抓住机会,曲解诗意,上奏称其诗中影射高太后为武则天,由此制造了车盖亭诗案

高太后下令蔡确自辩,却不接受他的自辩之辞,还坚持认为朝中有蔡确党,将打击面扩大到整个变法派

这种莫须有的极端做法,引起旧党内部一些人的反对范仲淹之子范纯仁提醒说,不可以语言文字之间暧昧不明之过,诛窜大臣,文字狱这个头不能开呀吃过乌台诗案苦头的苏轼也认为要从轻发落,不可株连他人

对这些理智的不同声音,高太后不仅不听,还很生气,她甚至在朝会上抱怨:蔡确的事都没人管了吗?如果司马光还在世,一定不会这样

最终,高太后仍然利用手中的权力,制造了北宋开国以来打击面最广打击力度最大的文字狱案

蔡确直接被贬到了新州(今广东云浮新兴县)安置,在当时,贬逐过岭南对朝臣来说,是被看作近似于判死刑一样的重罚旧党中人吕大防刘挚范纯仁等人替蔡确求情,说不宜置蔡确死地,高太后却说:山可移,此州不可移

退朝后,范纯仁对吕大防说:此路荆棘七八十年矣,奈何开之,吾侪止恐亦不免耳后来,范纯仁的话不幸应验了在蔡确被贬岭南之前,宋朝被贬至此的官员只有距当时七八十年前的寇准丁谓但在蔡确被贬岭南之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官员被贬谪过岭,朝堂上的斗争越来越残酷

蔡确最终死于岭南吕惠卿章惇安焘曾布等新党主力,均被榜之朝堂,仕途沉沦

在这残酷的岁月中,苏轼和他的门生故友迎来了短暂的安静时光宋英宗的驸马王诜在汴京有一处园林,叫西园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李之仪等人经常在此诗词酬唱,故称为西园雅集

在苏轼身边,聚集了当时最有名的才子他们被称为苏门四学士六君子等等他们均擅长词章,官虽做得不大,却在文化上颇有建树宋词在他们手上,百花齐放,发扬光大

随着宋哲宗开始亲政新党重新得势,这段悠闲时光戛然而止
宋哲宗画像
在元祐年间激烈的权力斗争中,所有人都忽视了一个人的存在宋哲宗赵煦,他才是大宋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高太后摄政9年,宋哲宗从一个10岁的小孩,成长为一个19岁的青年然而,军国大事仍然由高太后和几位大臣拍板,皇帝始终没有发言权

朝中大臣无一例外,都忽视了宋哲宗的年龄增长他们习惯于认为皇帝还小,告诫他凡事要听命于高太后朝堂之上,皇帝御座与高太后座位左右相对,根据礼数,大臣应面对宋哲宗奏事;然而,大臣都反过来,面对高太后,背对宋哲宗宋哲宗亲政后,曾提及当年高太后垂帘听政的场景,说自己个子小,只能看见朝臣的屁股和腰部

有时候,高太后会问宋哲宗,你为什么一直沉默,不发表你的看法呢?宋哲宗回答:娘娘已处分,还要我说什么?

有一次,高太后命人将宋哲宗用了很久的一张旧桌子抬走换掉,但宋哲宗很快自己派人又把旧桌子搬回来高太后大惑不解宋哲宗回答:这是先帝用过的

高太后心中一惊,这才意识到,自己在年轻的皇帝心中种下了怨恨的种子

元祐八年(1093)的秋天,62岁的高太后病逝,宋哲宗终于开始了反扑式的亲政

对于高太后摄政期间任用的人制定的政策,他一概不认,通通反着来他把章惇蔡卞等变法派首脑重新召回朝堂,而保守派官员则陆续被贬到岭南一带朝廷党争,权势转移,一个新的轮回又启动了

当年高太后倚重的已故老臣,一个个被追贬和剥夺恩封宋哲宗还打算开掘司马光等人的坟墓,被朝臣苦谏之后才作罢

绍圣元年(1094),58岁的苏轼被贬至惠州几乎与此同时,秦观被外放为杭州通判,黄庭坚被贬谪黔州(今重庆彭水)没多久,他们全部被贬到了岭南

新党得势后,开始审查黄庭坚修撰的神宗实录内容,从里面挑出了1000多条他们认为有问题的记载,说黄庭坚诽谤了宋神宗1000多次经过黄庭坚的抗辩,最终,史官们认定神宗实录有32处表述存在问题

贬谪的诏书颁下来的时候,左右的人都哭起来,当事人黄庭坚却跟没事人一样,倒头便睡,鼾声大作睡醒了,竟然还面有喜色大家在想,这个大叔莫不是被吓傻了?于是好心提醒他说:黔州乃是蛮荒之地,少有人烟,凡遭贬此地者,皆水土不服,不病即亡

黄庭坚回答说,四海之内,皆为兄弟,浮生若梦,来去无迹

过段时间,又把黄庭坚贬得更远,贬到了戎州(今四川宜宾)在戎州,黄庭坚给住的破地方起名任运堂,意思是人生好比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管它好运歹运,该来就来吧他可能还是喝着小酒,写着诗词,继续他的风流洒落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庭坚依然我歌我狂,吃吃喝喝,看破世情,像极了他的老师苏轼在这些磊落的文字面前,时代的党争反而变成了毫无意义的背景,衬托着宋词的感染力

元符三年(1100)正月,年仅24岁的宋哲宗病逝,没有留下子嗣围绕皇位继承人问题,新党内部,章惇和曾布闹翻了新皇帝宋徽宗上位后,旧党官僚被短暂放还而悲观的一代词宗秦观,同年死于北返的归途中;豁达的豪放派宗师苏轼,次年死于常州

唯有黄庭坚,还在继续承受世间疾苦
黄庭坚,号山谷道人
作为宋神宗时代以来新旧党争的一个尾声,新党出身的蔡京在宋徽宗朝拜相后推出元祐党人碑,企图全面抹黑和消除旧党的影响无论是死去的司马光苏轼秦观,还是在世的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等等,都被列为奸党于是,黄庭坚迎来了人生的最后一次贬谪

他被贬到宜州(今广西河池)在宜州,看到梅花开得很盛,他写下了一生最好的词作之一: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人生没有几个十年,但即便在命运的颠沛流离中,他仍能把最深的感慨,献给最美好的事物

在宜州最后的日子,他被迫搬到一处废弃的戍楼(军事瞭望楼)居住,冬冷夏热,隔壁就是屠宰场,市声喧嚣但他读书作文,自得其乐,还给这个地方起了个雅致的名字喧寂斋

最后岁月一直陪伴黄庭坚的范寥,后来回忆说,有个大热天,太阳烤了很长时间,忽然倾盆大雨黄庭坚兴奋得不得了,像个小孩一样,坐在椅子上,将双脚伸出去淋雨,还回头对范寥说:吾平生无此快也!

崇宁四年(1105),黄庭坚病逝于宜州,享年60岁

临死前,他已有预感一天,从潮湿的床榻上爬了起来,他要为朋友写他最喜爱的后汉书·范滂传

范滂是东汉名士,为人清厉正直,但陷入党锢之祸而遭逮捕地方官不忍抓他,想和他一起逃跑,范滂却拒绝说,如果杀了我能够结束残酷的党锢之祸,何尝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呢?临刑前,范滂的母亲领着范滂的儿子来看他范滂眼含热泪,对儿子说:让你以后做坏事吗?我一生没有做过让你以后做好事吗?我做了又落下如此下场范滂这么一说,围观群众都哭成一片

写到这里,黄庭坚仿佛听到范滂的义愤与叹息,手中的毛笔嚯然折断友人赶紧取来另一支毛笔,递到黄庭坚手上,让他把自己想说的话,全都写到了范滂传里

写完没多久,黄庭坚就命绝了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清平乐

薛砺若宋词通论评价黄庭坚这阕词说,在两宋一切作家中,亦找不着此等隽美的作品在北宋大变革时代,多少的政争和缠斗,终究抵不过一阕绝妙好词穿越时光的力量

或许,这也是对那个消耗人心的政治年代,最后的质问: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顺手点个在看让我知道您在看~

参考文献:

[宋]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

[宋]黄庭坚:山谷词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

[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

梁启超:王安石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10年

李昌宪:司马光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黄宝华:黄庭坚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游彪:宋史十五讲,凤凰出版社,2011年

方诚峰:北宋晚期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最爱历史新书大促,欢迎入手
最爱历史新书大促
单件优惠,参与满减
赶紧下单吧







    关注 最爱历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