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天地|城市素笺

 

(原创)城市素笺作者:黄杨树...

城市素笺
作者:黄杨树



我感觉城市最美的时刻是雨中,街头林立的楼宇让城市少了绿色,即使春天也很少看见鲜艳的花儿,虽然造了许多绿地,色彩似乎依然单一,雨天则不然,雨天除了缥缈的雨丝给城市的上空更多的梦幻,还有那街头瞬间绽放出的色彩,恍如给城市铺垫了一块巨大无穷的花毯,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雨伞宛若山林中的蘑菇,在雨丝的浸润中十分招摇,放眼眺望,流动的雨伞,流动的色彩,而此刻,我想即使再有定律,也一定会被那雨中的花伞撩动心扉。
空气中的潮湿似乎与血液相连,于是有了一些情感十分黏稠的诗句,如戴望舒的《雨巷》,开首的那一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如果没有雨,没有油纸伞,我想绝对不可能有如此缱绻、如此缠绵的诗句。眺望雨中跳跃的花伞,虽然不见雨巷中传说的油纸伞,我却在飘动的伞的色彩中嗅到了生活的味道。
记得有一首很喜欢的歌《一把小雨伞》,叙述的是同行时的友谊:“只要你来照顾我,我来照顾你,能够在一起,我也没关系,希望你永远记得我俩的友谊,永远、永远挂在你心里。”歌中我感觉的又是一种情感,雨中情,伞中情,友谊与情感在雨中徐徐散发,虽没有雨巷、油纸伞的悱恻缠绵,却是人们期盼的,所以看见雨中合打一把伞的同伴很是羡慕,恨不得也能随时随地钻入打伞人的伞下,享受享受人间真诚的友谊,友谊真好。
雨天的情感似乎也如那汩汩流淌的雨水,情感的色彩酝酿了雨中的色彩,一支支流淌的雨伞,还有一件件被风儿卷起衣角的雨衣,随意之中一洗平日的烦躁,人们匆匆行走,色彩也随之来来去去,老天爷好像是最伟大、最完美的导演,以雨为幕,让生活中的每个人在不知不觉中都充当了美化城市的演员,道具很简单,就是一把伞或一件雨披,而那相互搀扶着、勾肩搭背一时让友谊沿着雨水走向远方。

城市的雨真好,雨中的色彩真美。


空气粘稠了,感觉枇杷熟了,江南的天气与果树似乎是相通的,一旦雨天绵绵,给人的预感将有许多水果可以品味了。

记得小的时候在乡下,家家户户都会种上一两棵枇杷树,碧绿的枇杷叶给小院一片绿荫,一旦果实熟了,则孩子们又可以饱饱口福。不过如今,城市也种了许多的枇杷树,我所住的小区好像就有十多棵枇杷树。
平时对隐在树丛中的枇杷树没有太多感觉,远没有如钟情银杏树那样,似乎枇杷树普普通通就是一丛绿色,岁月流水般静静流淌,经过春天,经过夏天,大凡果树都会开花结果,对枇杷树的花印象不深,花开哪一个季节好像是初春,也好像在冬季,印象感觉比较模糊。枇杷的熟则是不能也不可能忽视的,从青转黄,绿树丛中一点绿可以忽略,绿树丛中点点黄,从视角上说想不见也是不可能的。
枇杷熟了,就是那么非常简单地进入视野,小区的果树名义上属于整个小区,在我感觉远远欣赏那绿色丛中点点黄是应该的,而如果上树采撷,将果实据为己有,那可能就有点太过分了。不过按照自然界的法则,果子总会熟透了的,熟透了的果子会掉下来,掉下来则会烂掉,大家如果都不去采撷无疑也是浪费,所以我就经常远远看着绿色中的点点黄,先是半青半黄,后是全部变黄,然后黄得带点红色,透亮透亮的,有时情不自禁的掏出手机留下枇杷可爱的倩影。
果子熟了,果子的数量似乎也在变化着,开始时是一棵树有很多,一串一串的,枝枝丫丫星星点点,宛若书画家的泼墨,青翠的绿叶,鹅黄的枇杷果,煞是可爱,可随着流水般的日子向前,果子却也渐渐稀疏了许多,一日中午无意间看见了采撷人,小区专司保洁的工人,一个有点秀顶、过了花甲的男人,他见我看他采撷枇杷,羞涩的一笑:“嘿嘿,熟了,熟了,采一点给孙子吃。”给人的感觉好像老实人做错了什么似的,我也赫然一笑:“你采,你采,不采也会浪费的。”
生活其实就是这样淡然,点点泛黄的枇杷好看,熟透的枇杷好吃,作为一个喜欢色彩的人说,我饱了眼福,而那保洁员的孙子则是饱了口福,花甲的保洁员给了孙子一份爱心,各取所需,世界安详。
城市的早晨好像属于老年人,每天清晨在城市绿地转悠的尽是四十五岁以上年纪的人,男男女女,老老而没有少少。近年来人们对空气质量的指标又多了一个PM2.5,我不知道那个被称为颗粒污染物到底有多危害,我只感觉早晨来来往往的汽车少了,来来往往的人少了,空气肯定比大白天要好一些,于是也加入了晨练的行列之中。
伸伸腿,弯弯腰,扩扩胸,一路快行,出出微汗,似乎非常幸福。清澈的早晨,清澈的空气,还有清澈的感觉,漫步在城市的绿地之中,一切均显得宁静、安谧,三五个,一队,或者一个,晨曦中行走的人也是非常的宁静,偶尔认识的也只是招手致意,似乎都不愿意打破清晨的恬静。更有一位大约70开外的老妇,非常守时,每天都是六点钟到达濠河东侧的栈桥,还带上一把拖把,先将栈桥用濠河水清理一遍,然后打开录音机,放上舒缓的曲子,缓缓舒展开躯体,随着音律在霞光中推手,转身,劈腿,一招一式似乎都融化在音律之中,融化在濠河绿荷的清香之中。
雪白的鬓发,雪白的晨练服,微风轻轻一吹,晨练服也随着飘逸开来,给清晨增添了些许的浪漫,仙乐,仙气,仙人,如此境界,应是淘尽了所有的烦躁,宁静致远,我想老人必定在飘飘而起的音律中,在静谧的霞光里,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都说老年人更有思想,我觉得也是,虽然没有青年人的思想来得跳跃,却总想在余留不多的辰光中多捕捉一些生活的乐趣,在晨曦中走一走,在晨曦中迎接阳光,似乎通过早起让生活获得更多的朝霞,以弥补已经不多的岁月。

不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依然胸怀朝霞,老人们的活法似乎没有为躁动的日子所烦恼,走一走,跑一跑,生活恬淡平静,鸟儿每日都会鸣唱,黎明示意着新的一天到来,悄无声息,明天还会有黎明。


都是城里人,新市民一说让同在城里的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其实我对城里人、乡下人一说总是耿耿以怀,记得一次一个所谓的城里人因为琐事侮辱性的指责我的同事是乡下人,挑动了我血液中伸张正义的神经,我笑了笑对那位所谓的城里人说:“我们的老祖宗不仅仅是乡下人,还是大森林中不穿衣服的猿人,不知道你这位城里人是从哪儿来的。”让那位先生一时木讷。
城市源于乡村,社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都是乡下人,不过是进城早一点、晚一点罢了,大可不必带着有色眼镜将人们分成几等。我是很佩服那些被人称为乡下人的人的,我小区门口有一对从安徽来的小夫妻,每天清晨都将一车新鲜的蔬菜从批发市场拉到城里,无论刮风还是下雨,风雨无阻,小伙子对人一脸的笑意,而那女子更是手脚麻利、一脸的坦诚:“叔叔,今天的菜新鲜,还比昨天便宜一些,称两斤?”“阿姨,今天菜进价贵,你少买一点。”言语非常的亲切,而那菜也是捡拾的十分干净,绝没有老叶、黄叶,也不会短斤少两,我不知道他们每天能够赚多少,但我感觉他们就是城市的一份子,如果哪一天晨练回来不见了他们的踪影,我肯定会记挂他们的。
在工作中常常接触那些拖家带口到城里寻生计的朋友,吃苦耐劳是他们的秉性,在我单位有一位老汪,五十好几的年龄,因为辛苦、因为沧桑,看上去好像六十开外,无声无语,只要喊一下:“老汪,帮帮忙。”、“老汪,你去一下。”老汪总是默默地毫无怨言的去做,份内的、份外的,有求必应,有时我会说上一句:“老汪,辛苦了。”老汪也会轻轻地回复三个字:“没事的。”这不禁让我想起鲁迅作品中闰土的形象,勤劳善良,重感情,绝没有眼下那些所谓城里人的偷懒奸猾,感觉比自称为城里人的要实在许多。

城市越长越高,城市越长越大,城市的人也越来越多,比利时的诗人维尔哈伦曾经说过:“一切的路都朝向城市。”今天你可以称呼那些刚从乡村的来的人“新市民”,明天还可以吗,我感觉城市是他们和我们共同塑造的,大厦,大路,大桥,蔬菜大棚,一脸的沧桑,成就了城市的璀璨。

作者简介

黄杨树:原名张卫军,现供职于金融企业。自幼喜爱文学,从美丽的文字中感悟世间的美好。以旅游、写作、摄影为人生一大乐趣,用采撷的人间美丽作墨,抒发爱的情怀。

出   品  人:临泉吟月

责任编辑:依竹吟月

图片编辑:原野

本期编辑:原野

微  信  号:linquanyinyue

投稿地址:272191547@qq.com

稿件要求:文稿+视频;文稿+音频

临泉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339855557
推荐阅读:《寂静的原乡》
请点击下面“阅读原文欣赏


    关注 临泉吟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