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风标】“两难”心理下的主客关系

 

原创作者:李英豪责任编辑:董小健董丽彤林凌世界上最困惑同时也最有挑战性的事就是做选择,尤其是两者之间...


原创作者:李英豪

责任编辑:董小健  董丽彤  林凌

世界上最困惑同时也最有挑战性的事就是做选择,尤其是两者之间的抉择。由于天性的贪婪,人们往往既想要A又想要B,可是事实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两难之所以难,是因为两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正像黑格尔说的,是两种合理性的冲撞。
我们知道旅游起源于需求,在如今鱼龙混杂的市场条件下,激烈的竞争使得更加重视对需求的研究。那游客的需求是什么呢?从心理的角度来解读就是超凡的体验,不过大部分游客会倾向于带有家的味道又带有神秘色彩的旅游产品。也就是说旅客一方面希望从目的地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体验到同自己生活元素相关的旅游过程。另一方面,游客又想见识到目的地本真的文化,丰富人生的阅历。游客总是处于对客源地的“逃离”与“思念”的“两难”心理中,因此游客心中的“本真性”不同于东道主心中的“本真性”。处于旅游社会交换关系弱势一方的东道主不得不面对自己文化被部分同化的危险,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它的被迫改变无疑会引起东道主的强烈不满。
但是笔者认为,冲突发生与否取决于对“文化同化”现象的认识,若是将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相融合,冲突大可不必有。若是外来入侵文化逐渐同化了目的地,各地均是统一的“都市文化”,那是主客双方都不想要的结果。其实大可不必以“文化入侵”为借口排斥旅游的发展,核心是东道主自身的文化自信心不足。比如电影《最后的武士》中提到的,日本曾经因口岸的开放接触到西方文化,他们几乎“全盘西化”,丧失了许多民族的本真性,社会的抵制使得统治者提出“在坚持中接受”的主张,结果是日本的汽车穿梭在美国的大街小巷。因此,东道主可以在坚持当地文化信仰的条件下对外来文化实行“拿来主义”,可以从当地居民团体中选择代表,由“中性政府”出头同旅游开发企业谈判,争取一定比例的旅游收入作为当地文化的科研基金。如此一来,文化总是在不断地创新变化中,旅游产品也随之丰富多彩,对游客的吸引力绵延不绝,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












综上可知
综上可知,游客对目的地本真性的需求中掺杂着其“家乡的味道”,学界给出一个“定制化本真性”的概念,它是一种客体(东道主社会)和主体(旅游者)共同构建的本真性,从中也透露出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主客的不断互动。由旅游社会交换异地性、暂时性的特点可知,主客关系的交换初期是暂时的、不平等的。而正如Dean MacCannell所说,“任何的一种暂时性的、表面化的和不平等的社会关系都是引起欺骗、剥削、不信任和模式化行为的基本原因”。因此,旅游目的地的开发规划中,“中性政府”、居民代表、开发商有必要在知道这一影响的前提下,做出针对性的顶层设计。


    关注 小马驹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