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大合唱团:发声正确才有好声音

 

4月30日,西北民族大学室内合唱专场音乐会在甘肃大剧院举行,1500个座位座无虚席,如天籁一般的和声音响,干净、和谐、柔美而不失张力的演唱风格使现场观众陶醉其中。...



4月30日,西北民族大学室内合唱专场音乐会在甘肃大剧院举行,1500个座位座无虚席,如天籁一般的和声音响,干净、和谐、柔美而不失张力的演唱风格使现场观众陶醉其中。



发声正确才有好声音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李槐子介绍,合唱团成立之初,虽然在甘肃地区小有名气,但是无论怎么努力,总是达不到国外优秀合唱团那种理想的声音,感到非常困惑。“我们一直认为,合唱的质量取决于各声部学生的演唱能力,但是,偶然一次机会,著名指挥家黄培方听了我们团的演唱之后揭开了谜底——团员的发声方法都不对,而发声方法的问题会导致音准、音色等很多问题。后来,黄培方老师对团员进行了系统的训练,团员们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建立了良好的合唱音响的观念。近几年,我们的生源质量其实在下降,但是合唱的质量不降反升,这也说明,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是关键。”



李槐子副院长总结,有一位出色的指挥是合唱团取得优异成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指挥是合唱团的灵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合唱团的风格,“在音乐学院院长李曙明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大胆启用年轻指挥窦铁民,支持他去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一年,并跟随黄培方、杨洪年等名家学习,他以团为家,几乎拿出了所有业余时间用来学习、排练;而团员们也非常勤奋好学,进步很快。合唱团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近年来,已成长为一支训练有素的国际级合唱团。”



成立9年来,合唱团获得了许多荣誉,如2008年在“中国首届民歌合唱节”中获得混声合唱组金奖,2009年、2011年两次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甘肃赛区一等奖,2012年赴德国参加“中德建交40周年合唱庆典”获金奖;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受到热烈欢迎,返场曲一首接一首;2013年参加台北国际合唱节获“最佳合唱团与最佳指挥”奖,等等。



扩大曲目量进步更快

西北民族大学合唱团指挥窦铁民认为,通过到国外参加各种展演活动,合唱团为学生打开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忘记自我、互相默契配合的团队精神。 毕业的学生也常常会赶回来观看演出,而一些远在海外的老团员更是心系合唱团,经常寄回礼物与问候。



他介绍,2007年到2010年之间合唱团参加了许多比赛,但是,掌握的曲目量不大。2010年,第一批即将毕业的团员自发地寻找了一些合适曲目、自觉排练,成功举办了第一场合唱专场音乐会作为纪念。从此,合唱团每年都要举行若干场专场音乐会。“音乐会帮助团员积累了很大的曲目量,比如,本场音乐会的曲目就包括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当今合唱界炙手可热的作品,使用英语、德语、俄语、拉丁文、希伯来语等多种语言演;根据中国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作品,大陆青年作曲家崔薇以及台湾一线作曲家冉天豪、周鑫泉的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接触的曲目量大提高得更快。”



合唱提高情商

“参加合唱团的一大收获就是舞台表演机会很多、表演能力提高了。过去我唱高音很容易,分到合唱团的低音声部之后,键盘中央’C’以下都可以演唱,扩展了我的音域。”研一学生郝瑞捷将来的目标是成为音乐教师,通过学习合唱与指挥的技能,现在她已经开始帮助兰州的一些小学合唱团排练。



研三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刘芯蕊表示,自己的性格比较内向,“我在本科时的专业是古筝,刚参加合唱团时总担心自己不是声乐专业、嗓音条件不够好,心里很忐忑,但在老团员的帮助下很快融入进来。合唱团就像一个大家庭,感觉自己逐渐变得开朗自信。另外,我也学会了把感情融入到乐曲中,对演奏古筝有很大帮助。”



“据我观察,合唱团给同学们带来的提升是多角度的,对我本人来说,学会了从另外的角度去看待声乐作品,对我未来的创作方向有直接影响——会倾向于合唱声乐作品或者把多声部的元素融入到作曲中;有些团员正在尝试把《编花篮》等民歌改编成合唱作品。”助理指挥亢康参加合唱团已经很多年,目前正在读作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他总结,合唱团员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很出色,比如,学校话剧团里的主演都是合唱团员,“我认为,合唱提高了学生们的情商,在合唱中学到的东西可以融会贯通到其他领域。”


    关注 高教音乐直通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