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非常现实的案例(值得一看)

 

两家服装店。A在城市西边,B在城市东边。他们的价格都很公道,服务非常好,两家店的生意都很红火。不久...



两家服装店。A在城市西边,B在城市东边。他们的价格都很公道,服务非常好,两家店的生意都很红火。

不久,C在西边发现人们来买衣服人很多.他就在服装店旁边开个了个餐馆,专营美食。不久就生意鹊起。不少人即使不购物也原意光顾这家餐馆。

而在城东,D看服装生意好做,就在街对面克隆了一家新店。为了招来顾客,他按照对面的价格,九折出售。两家店的关系有些紧张,但大家的日子还能过。

又过了一阵子,另一些人看城西的人流越来越多,就渐渐开起了超市,建起了住宅,教室,学校,西边慢慢形成了一个繁荣的新兴社区,房地产业开始增值。

而在东边,更多人来开服装店,价格战变得白热化,每家店都偷偷在客人面前诋毁其它同行。为了控制成本,店主们不惜克扣员工工资,甚至在销售时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于是,高水平的销售员流失到西边的服装店,不在乎价格在乎质量的客人也不来了。

慢慢地,服装出现了产业分化:高档、品质感都在城西购买,尽管那边服装的平均价是城东的3倍;而低端,廉价服装都到城东,尽管他们的服务令人不太满意,但毕竟收费低廉。

于是西城的服装店,盆满钵满;而城东的服装店,虽然很辛劳,却仅混了个温饱。

对此,城东的人不得其解;论聪明和点子,他不输给城西;论勤奋,他们干活不城西人少,除了看电视,他根本没什么娱乐。他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那些后来的店铺老板身上,都要把前面的螃蟹拉下来,结果,谁也逃不出困境。

是不是我们目前国内服装业的现状?是不是跟咱们目前遇到的境遇很像?

为什么中国企业的寿命普遍比国外的企业短?大部分的中国商人都缺乏创新意识,不懂得举一反三,认为一时的成功就是永远的经验,不论时代的交替和技术的更新,都一味将成功的经验不断克隆复制,没有加入创新的因素,终究会被时代淘汰。

除了缺乏创意意识之外,大部分的中国商人都以当下的经济利益作为最重要的指标,而忽略了长远的经济效益。如果不做长远的商业规划,眼前的经济利益很容易就会随着资源的枯竭、市场的竞争、时代的变迁而逐渐下滑,最终导致破产。

服装业创新案例请扫码关注以下公众微信


    关注 天使舞台时尚家庭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