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热游记(七)

 

昨晚中雨一直持续到早上8点半抵达都江堰,仍没有要停的意思。都江堰的雨来的更温润些,何况入川7日几乎无雨,反而...



昨晚中雨一直持续到早上8点半抵达都江堰,仍没有要停的意思。都江堰的雨来的更温润些,何况入川7日几乎无雨,反而增加了更大的兴趣。

自离堆出入口买票进入,门票90元。沿堰攻道至宝瓶口

都江堰主要有三大部分组成: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构成。



都江堰真乃四川第一奇功。



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之所以要修宝瓶口,是因为只有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看过宝瓶口后,开始参观飞沙堰。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飞沙堰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堰顶做到比较合适的高度,起一种调节水量的作用。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宝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同时,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游涡,由于离心作用,泥砂甚至是巨石都会被抛过飞沙堰,因此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以上是我的参观路线,实际都江堰的修建过程是先宝瓶口,再鱼嘴,最后飞沙堰。



治水六字真言:



时间和篇幅关系不再详细介绍都江堰其他辅助部分,看几张图片吧。



该古道是茶马古道的起点。







11点30分从都江堰出发至乐山,距离约200公里,原计划2点多些能到,中间堵车约1个小时,3点半才到乐山大佛景区。门票90元,自北门入,先看到是3米高的“佛”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地处中国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为弥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到乐山就是为了拜乐山大佛,闲话少说,我们多方位瞻仰下吧。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其他的参观点不再赘述。晚上6点离开乐山,开了35公里左右到达峨眉山下榻酒店。稍作调整后散步,看到的开始使我震撼。







期待着明天的峨眉山之行。晚安!


    关注 静水流深lyq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