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不曾历经沧桑,我却真实勇敢

 

十点读书人物&蒋方舟...









文:游涵洛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11岁便出书的蒋方舟,无疑让自己的“走红”再次应验了这句话。

1

灵气少女“正在发育”



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11岁时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正在发育》,2009年获第七届人民文学奖散文奖,才毕业不久的她又相继出版了杂文集《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短篇小说集《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对于很多90后来说,我们是边读着蒋方舟的文章边与她共同长大的。

从08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到毕业后又“破格”被聘为《新周刊》的副主编,敢于对话韩寒、与梁文道成为忘年交、陈丹青为她的文章大力推举……年纪轻轻却屡屡有贵人相助……

蒋方舟耀眼的成长履历又让众多90后感叹自己与这位同龄人的差距如此可望不可即。



“不泯然众人,也无需惊天动地”



无疑,“名气”助力了这位灵气少女求学路与求职路上的顺利,但随之“附赠”的一些争议也让蒋方舟感到不淡定。

曾经,“天才少女”四字一度是她成长过程中甩不掉的标签。她的成长过程也始终伴随着镁光灯频频被曝光于公众的视野中。

蒋方舟表示自己为此烦恼,并始终在试图跳脱出这个头衔所带来的怪圈:

“所有的天才儿童都是对成人世界的一场献媚——我一直在往前奔跑,企图摆脱的,就是因为古怪而不得不做一个‘天才’的梦魇。”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出版后,蒋方舟曾去豆瓣翻看大众对自己的评论,看到有人这么评价自己:“9岁是天才,15岁是才女,25岁就是普通人了”。

没有失落没有不甘心,她却坦言,自己忽然松了一口气。

如果说“天赋异禀”是与生俱来的基因恩惠,那么“江郎才尽”则是世俗对一个早慧孩童长大后“泯然众人”的残酷否定。这样的声音,也不时出现在蒋方舟尚且稚嫩的世界里。

作家刘瑜曾评价蒋方舟说她“活得太可怜”。的确,从成名的那一天起,蒋方舟的身上就承载了太多与年龄不相符的“期许”,除了活成“教科书里的优秀少年”,更不乏希望她成为公知传声筒的期许、成为优秀青年标杆的期许,甚而活成群体个性剪影的期许……

但蒋方舟坦言自己其实并不享受过多殷切的目光:

“我特别害怕成为代表,比如被评价为‘80后的榜样’,或者‘不像一个80后’,代表其实就是一个靶子,人们只是在你身上找时代的缺点或优点,并不关心你是谁。”



作为一个敏感早慧的孩子,蒋方舟也曾采取使自己与外界区隔的方式而陷入孤僻的泥淖。但她慢慢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永远背负着“天才少女”的标签独自横行,而应该学会平衡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各种角色。

现在的蒋方舟,逐渐褪去了年少时的乖戾,而多了时间沉淀后的沉稳大气。毕业工作,踏足社会后,知人论世不再是纸上谈兵,她大可以从容应对天才与普通人的区别,或许,这得益于她对自己“不泯然众人,也无需惊天动地”的一种定位与认知。

而对于外界评说自己“江郎才尽”的声音,蒋方舟未作出任何明确回应,只是笔耕不辍地用作品向世人证明:

“我想写的内容挺多,我有旺盛的创作欲望且我的创作并没有陷入困境或瓶颈。”
2

“没有什么愤怒非呐喊不可”



“那一年,韩寒出版了《三重门》,像是照明弹爆炸一般,多重效应让死而不僵的教育系统瞬间显性,照亮了青年自我认知的一条崭新的小径,引来了众多亢奋叛逆的追随者。”

青春期的凶猛属性似乎成了80后群体的偏执而单一的烙印。

然而大多数少年没有条件更没有勇气效仿这些“个性”,而是被裹挟在青春的洪流中,渐渐偏离最初的航道,而沦为了沧海中微小难寻的沙砾。

作为“新”字头的青春作家,蒋方舟也曾被划分到“残酷青春”的文学流派中,甚至简单粗暴地被定义为“女韩寒”。看着自己的照片被处理成标榜个性的黑白色,印上触目惊心的“疼痛”二字,让这个直率的姑娘不经发问:

“我自己倒觉得从小到大并无坎坷,不觉得有什么愤怒非呐喊不可,有什么委屈非呻吟不可。”



向来岁月静好,何来无端呐喊?



真实做自己,率性去表意,不故作渲染自己的疼痛经历,不刻意标榜自己的另类个性。

把多余的义愤填膺转为除暴安良的浩然正气,让无端的多愁善感转为心系社会的慈爱悲悯,勇敢真实的蒋方舟无疑给自己下达了一道更深远的使命。

我们之所以能在蒋方舟的文字里找到共鸣,是因为她与我们同处于这个“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的流变社会中,敢于承认自己不曾历经沧桑的“平凡”,不去勾勒那些情景剧里的撕扯片段,也不去渲染着那些跌宕起伏的轰烈情感。

我们之所以能在蒋方舟的经历中看见自己,是因为现在的她不再被神化成遥不可及的“天才作家”,转而成为一个“接地气儿”的率真姑娘,与我们呼吸在同一片蓝天下,同样经历着惶惑迷惘,同样真实地品味着普通人的五味杂感。
3

“纯粹地用文字谋生活”



当今的作家群体中,为名利求上位者不在少数,让人不禁喟叹,写作这件事正逐渐变得不再那么纯粹。

部分从业者们不再满足于创作文字带来的快乐,而为了关注度更多地开始去迎合市场。譬如同为80后青年作家的郭敬明与韩寒都相继开始涉足影视领域,且不论作品优劣,至少赚得盆满钵满。

对于这种跨界带来的巨大效益,蒋方舟直言:“没有兴趣,因为这些不能带来快乐与成就感。”

她表示目前自己的收入足以支撑自己享受地待在文学圈子里继续徜徉,“我每天下午都在咖啡馆写作,我还可以每天为自己点一杯咖啡,我觉得这种‘可支付的生活’也算是一种奢侈的生活。”



蒋方舟这种对文字的执着,也体现在她作为“读者”的这个身份上。

前阵子,一度火爆文青朋友圈的“蒋方舟50本私人读物”,让大众对这个不屑“必读书单”的姑娘再次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

当多数普通青年还在抱怨着学业与职业的枯燥正慢慢将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消磨殆尽,蒋方舟这位文青却似乎是有种魔力,总能捕捉到文学丛中新鲜而有趣的角落,从而让自己浸淫在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中,将他人的思想精粹熔铸成神奇的药剂,从而不断升级着自己厚积薄发的文学火力。

也许正是从创作开始,蒋方舟经历了一段重新发现自己的过程,更加关心他人的经验,期待发现一群像自己、但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组成的世界,并渐渐回归到一个读者的谦虚。如她采访中所说:“写小说帮助我做一个更好的读者。”

“有些事终于老得可以谈谈”



你或许很难想象,才毕业几年的蒋方舟现在已经被人尊称“蒋老师、蒋姐”,这让她大呼不适应自己的“老去”。

毕竟,我们印象中的小妮子,似乎昨日还在以稚嫩却不羁的文字诉说着自己“正在发育”过程中的趣事种种。

从曾经的批判锋芒,到如今的谦和客观,

我们见证了蒋方舟的文笔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转变,也见证了她从青涩少女到温婉轻熟女的蜕变。

“我觉得正确的方式是,你应该去解释一个真实的世界,没有那么多蔷薇色的光芒和泡沫的世界,一个年轻人真正要面对的世界,这才是真正的负责任。”

或许,对于这位仍在发育的“老”作家而言,

“勇敢诚实”四个字,是远比“才华横溢”更让她高兴的赞誉。




    关注 溪坂农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