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 最是幸福正当时

 

时间在忽晴忽雨、忽冷忽热中辗转到了小满,尽管外衣还裹着抱恙的身子,心中依然开出热情的花朵……...



时间在忽晴忽雨、忽冷忽热中辗转到了小满,尽管外衣还裹着抱恙的身子,心中依然开出热情的花朵……

小满者,言物长于此,小得盈满也。此时,一春的辛劳终于有了眉目,花期而至、满是期待。



这是一个农耕文明根植的文化,所有的时间都终归诗酒田园,农事便是最大的国事,动三车、祭车神、绕三灵,这些远离现代生活的习俗似乎只有在乡村游、农家乐才能一睹为快,但无论如何,我们仍是农业文明的后裔,骨子里仍然寄予着“清风明月无人管、担荷踏泥暮时归”的深深情怀,无牵无挂徜徉在山水之间,是萦绕于内心的回归情结,不若那些依山傍水的别墅缘何趋之若鹜。

历经千年,国人渴慕的无非就是那“十亩之间”,远去还是归家,出世还是入世,跟爱情一般都是永恒的纠结。



有时我常会想,过去生活在山水之间的人们要花一辈子时间慢慢煎熬的辛酸苦辣,换到大都市的现代人,一夜之间可能就完成了。这种无缘而起又无缘而灭的节奏感多么令人沮丧,或者说是我的不情愿。

慢生活,真感情,才有因果,方得始终,也许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了悟,一生奋斗的目标亦无非是“悠然见南山”的那份怡然自得,恬静与安稳的现世才是想要的真实。生活如此简单,为何当下还那么着急与迫切,生活本是疏淡,万花筒里过眼即去。

是我在小满节气里想多了。再一翻书,有种被呼应的惊喜,许是又通神了。原来,古时的人会在小满的节气里过一段定心凝神的日子,止声色、薄滋味、毋违和、节嗜欲。他们如此虔诚地和神性去相近,而这神性就住在内心。

在这样的时刻,静静地观照自己的灵魂,“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不仅是王家卫的悟道,也是我们的需要。



静思之余,还可以采莼剥菱,也都是小满里的美差。西湖莼菜汤是杭州名菜,莼菜就长于西湖,初夏采食,既多且美,亦有嫩菱,甜脆入口,怎是饱餐膏腴者能受用的素淡之净。

既有素淡,亦有浓烈,天地总是造设一双,青梅应时而来,喝上一碗小火熬煮的脆梅汤,怎一个酸爽了得。梅者,生长于冬春,得冬之敛藏之气、春之御菌之能,两者统一于梅果中,此物遂有很强的解暑生津、收敛杀菌之效,医书里的“乌梅丸”便是古今杏林大师的常用方,集数方之功毕于一身。



你是否和我一样,曾探究过“小满”这个极富意味的名字之由来。“满”是满足、满盛、圆满……,这是我们强烈希冀的一种丰盛,还带着“鸟为食亡”般的执著与疯狂,然而中国文化讲求的是深明“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智慧,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八分饱”便是最好的状态,小满非大满,乃是刚刚好。

年轻时,往往并不理解个中壶奥,有多能耐便释放无遗,然而过度地放大才华有时往往让人栽跟头,这便有“强梁者不得其死”之说。满溢的才华固然让人出类拔萃,但也许也会命运多舛,优点越突出、对自己的限制越大,相反,保护自己的恰恰是缺点。凡事莫太满、莫用尽,这便是老子的“守雌”之道。



诚然,就像植物终究要走向大满而结果,人亦要走到巅峰而向下,只是“一落千丈”的际遇并非必然,不攀太高、不行太急,一切皆是好风景。恰逢身在杭州,不妨观湖上风雨欲来、步山径野花幽鸟,亦可乘露剖莲雪藕、空亭坐月鸣琴,这是明代的本土雅士高濂教会我们该有的风情万种。

小满,在这将满未满、将来未来的时刻,珍惜这最幸福的一程。珍惜,无关挽留,为在失去时不留遗憾。

小病里的偶得

关注我们,及时分享
投稿:tynq520@163.com
等着你
(阅读原文:立夏 || 秤说心愿重几何)


    关注 艾聿亭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