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人的故事(1)统一!兀鹰与眼镜蛇

 

非洲东北的尼罗河流域诞生了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埃及。7000年前出现村落,之后逐渐发展为城镇、城邦国家。5500年前,河上游的上埃及和下游的下埃及两强对峙。公元前3100多年,美尼斯大王一统上下,文明古国“古埃及”正式诞生。...

前言
之前本公众号贴的《看大唐玄奘,了解印度历史》系列发出,有读友希望出埃及史。喏,这就来了。内容很简单,只是简史,不是通史。尽可能用轻松一点的笔法,让大家了解这个文明古国的几千年。

本系列文章大部分节选自老巴个人的作品《不可不知的非洲史》,计划2016年出版。请转载时注明原作者。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东边隔着红海和西奈半岛,与西亚的“新月沃土”连结,北边则隔着东地中海,与东南欧的希腊相望。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和它相比,俺们中国也算个小弟弟呢。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三个都在亚洲,非洲则是埃及一枝独秀。

埃及这块地头能成就文明古国,也讲个“天时地利人和”。首先埃及位于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的下游。每年雨季,上游的暴雨把大量肥沃泥土冲刷到河里。河水携带着这大量的泥土一路奔腾,到下游后势不可挡,一路竟然泛滥到河道两边十多公里,把海量的黑泥“平铺”到河两岸。等雨季结束,河水退下去后,就在两岸形成了几十公里宽、几千公里长的土壤层。至于尼罗河入海的地方,从上游“掠夺”来的肥沃土壤更是堆积成了几百公里宽的三角洲。这些土肥得流油,随便撒几个种子,稍微浇点水,那庄稼就唰唰地长。而且还不需要担心土壤肥力耗尽,反正每年雨季一到,上游新的土壤就冲下来了,直接送货上门!

大家可以想象,对于靠天吃饭的古代农民来说,这样一块肥地,简直是上天赐给的无价之宝啊!因此,尼罗河下游一带很快变得田畴密布,人口众多。所谓仓廪实而知礼仪,大家肚子吃饱了,那些部族里的大佬也就有闲工夫来琢磨什么科学、文化,也有力气来搞政治游戏、军事斗争。于是原始国家逐渐出现了。

另一个特点是埃及的位置。它的东北面隔着红海和西奈地区,就是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另一个——两河文明(苏美尔文明)。西边隔着撒哈拉草原(沙漠),是北非的白人兄弟(称为古利比亚人,包括柏柏尔人、图阿雷格人和图布人等)。南边,则有一群农业和畜牧业高度发达的黑人兄弟,从埃塞俄比亚高原沿着尼罗河搬迁过来。这样,埃及处于几个不同类型文明的交汇处,得到了很多的学习机会,也就更加发达起来。


图:古埃及地理位置
包括古埃及人的模样都很有特色。

世界不同地区的人外貌差异很大,欧洲和亚洲西部、北部是白种人,亚洲东部、南部和美洲是黄种人。非洲则是沙漠为界,黑白分明。如今非洲北部横亘着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在一万年前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大草原,叫撒哈拉草原。撒哈拉北面靠近地中海的地方,太阳光没那么强,亚洲、欧洲的兄弟们也经常来串个门、结个婚什么的。所以,当地人的皮肤比较白,属于白种人。而撒哈拉以南的广大地区日照强烈,人们皮肤较黑,就是三大人种中的黑种人(又叫尼格罗人),因此撒哈拉以南地区又叫“黑非洲”。

而埃及人呢,他们黑头发、低额头、黑眼珠、直鼻子、宽脸型、古铜色皮肤,长得既不像南边的黑人兄弟,也不像西边的北非白人兄弟。说起来,他们的肤色五官,倒是有点像亚洲的黄种人,但也只是有点像。所以古埃及人到底属哪一种,现在还存在争议。或许古埃及人本身便混合了多个不同种群的血缘。

尼罗河两岸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就开始出现村落,那时候大家还在用着石器。又过了1000年,青铜器基本淘汰了石器,村落逐渐发展为城镇,里面有了富人和穷人,有了奴隶和奴隶主。城镇又逐渐发展成城邦国家,部族村落的长老成为领主和国王。尼罗河两岸形成了10多个小邦国,它们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财富,经常大打出手。现在出土的一些艺术品上,经常能看到王冠、保护神、战争、俘虏等等图案。

双拳难敌四手,为了打仗,邦国之间相互结盟。一个同盟内部也是强弱不均,老大要罩着小弟,也少不了要揩小弟的油。这么一来,古埃及的敌对邦国之间固然是弱肉强食,同盟内部也开始大鱼吃小鱼。

折腾到了公元前3500年,10多个邦国合并成了两个国家:上埃及和下埃及。上埃及位于南方(上游),国王戴白色王冠,以兀鹰为保护神,以白色百合花为国徽。下埃及位于北方(下游),国王戴红色王冠,以眼镜蛇为保护神,以蜜蜂为国徽。

两个国家又对峙了几百年,征战不休。下埃及由于有尼罗河三角洲的大片沃土,更加富裕,但上埃及“穷山恶水出刁民”,军事实力更强一些。

到公元前3100多年,一个叫美尼斯的牛人成为上埃及君主。他雄心勃勃,挥军北上,打败了下埃及军队,占领整个三角洲。自此,原本的两个国家合并成了一个国家。文明古国“古埃及”正式诞生。


图:古埃及开国大王美尼斯
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的时间,大致和咱们老祖宗轩辕黄帝击败蚩尤的时间差不多。

军事上的统一倒还好说,关键是怎么把被征服地区的人心真正收服。美尼斯不愧是个牛人,深谙群众心理学。要是直接宣布上埃及把下埃及吞并了,那下埃及这些贵族老百姓准不乐意。于是美尼斯换了个花样,宣布上埃及还是上埃及,下埃及还是下埃及,只不过我美尼斯大王自个做了“上埃及和下埃及之王”。在大王的头衔中,把兀鹰女神和眼镜蛇女神、百合花和蜜蜂都包含了进去。换言之,下埃及的文化要素被保留了下来。
古埃及饰物,左边为兀鹰女神,右边为眼镜蛇女神(没错,有翅膀)


美尼斯还把一切制度都复制双份:宗教中心,上下埃及各一个;国库,上下埃及各一个;国王加冕仪式,上下埃及各举行一次,到哪座山就唱哪处歌。甚至他还在尼罗河三角洲的南部修了一座白城(希腊人叫孟菲斯城,在开罗南30公里),作为统一后的埃及首都。这里紧挨着下埃及的中心。

如此这般,下埃及人总算心气平了,接受了美尼斯的统治。美尼斯心头暗喜,虚头巴脑的东西,要什么给你们什么。反正管他上埃及、下埃及,都是我美尼斯的属地。至于在白城定都,这可不光是为了给你们下埃及面子。这里便于我管理三角洲的肥沃土地,方便亚洲通商,而且我首都驻扎大军,你们下埃及要是敢玩什么花样,镇压起来也顺手啊。

美尼斯统一古埃及,功成名就。他也很长寿,在位60多年后老当益壮,还要去打猎,结果正在河边溜达时,一头愤怒的河马冲杀出来。

可怜美尼斯手握上下埃及,在河马面前啥都来不及。两吨重的肥躯、半米阔的大嘴,转眼把古埃及开国大王撕得血肉模糊,一命归西。

美尼斯死后,他的子孙又传承了7代国王,前后200多年。历史上,把美尼斯建立的这个王朝称为“古埃及第一王朝”。此后古埃及改朝换代,历史延续了近3000年,一共出现了31个王朝。

小贴士:古埃及王朝

公元前3世纪的埃及历史学家曼涅托,将古埃及从美尼斯统一开始,到被亚历山大大帝吞并为止,总共约2800年时间划分为31个王朝,每个王朝多则数百年,少则数十天。当埃及处于分裂状态时,也会出现两个以上王朝同时并立的情况。这些王朝的国王(法老)大部分是埃及本地人,也有征服埃及的外来人,如西边的利比亚人、南边的黑人、亚洲来的喜克索人、波斯人等。而美尼斯统一之前的1000多年历史,则被称为“前王朝时期”。埃及国王的称号“法老”,本是“大房子”之意思,后来指代“王宫”。直到第二十二王朝(约公元前900年)才正式作为国王的称号。

(如果您希望看到更多此类文章,欢迎点击上方的公众号名,或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公众号后关注“巴山夜雨小涮锅”)


    关注 巴山夜雨小涮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