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才气】以轴线设计为例浅析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

 

以轴线设计为例浅析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姚越崇(安徽建筑大学,专业:建筑学,学号:11202060229...

以轴线设计为例浅析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
姚  越  崇
(安徽建筑大学,专业:建筑学,学号:11202060229,指导老师:吴强)
 
摘要: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名词,本文就以轴线设计为例来谈谈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接着简要的介绍了轴线。随后结合北京城总平面图对轴线进行深入探讨,提出“轴线设计在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观点。接着分别阐述了建筑轴线和城市空间轴线的概念,在阐述过程中得出了“城市设计中过分的追求轴线可能使分区出现紊乱,而在建筑创作中滥用轴线则会导致内部流线穿插等情况”的结论。最后提出自己一点小小的见解“无论在建筑创作还是城市设计中轴线的运用都不能盲目,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

关键字城市设计,建筑设计,轴线设计

Abstract: It seems like that creation of architecture is unrelated to urban design.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re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in terms of axial design. This article first illustrat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re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Then the author introduce axis brightly.And then it takes in-depth discussion about general plan of Beijing symmetrical axis .It comes up with the idea that ‘axis design i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in cre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Then ,it states the concepts of architectural axis and urban spatial axis .Afterwards ,the article comes to a conclusion‘too much quest for axis in urban design will lead to messy divisions ,and abuse of axis in creations of architectural will result in incoherence of flow lines’. Finally, author proposes his own ideas that ‘people should take reality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doing the creation of architectural and urban design’.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Urban design,Axis design

1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

1.1建筑创作的定义

“建筑”一词既表示按一定目的或原型而展开的营造活动(design),同时又表示了这种设计过程的结果(architecture),达到真实的和意向的统一[1]。建筑创作是指为满足一定的建造目的(包括人们对它的使用功能的要求、对它的视觉感受的要求)而进行的设计,它使具体的物质材料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可行的条件下形成能够成为审美对象的产物。在广义上,它包括了形成建筑物的各相关设计。按设计深度分,有建筑方案设计、建筑初步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按设计内容分,有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物理设计(建筑声学设计、建筑光学设计、建筑热学设计)、建筑设备设计(建筑给排水设计、 建筑供暖、通风、空调设计、建筑电气设计)等。在狭义上是专指建筑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1.2城市设计的定义

在不是非常严格的意义上理解城市设计的概念并不复杂。城市设计意指人们为某特定的城市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2]。现在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但是,因为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实务上的城市设计多半是为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参考架构,因而与具体的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有所区别。城市设计复杂过程中在于以城市的实体安排与居民的社会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为重点。通过对物质空间及景观标志的处理,创造一种物质环境,既能使居民感到愉快,又能激励其社区(community)精神,并且能够带来整个城市范围内的良性发展。

1.3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分别谈完了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就要聊聊最重要的问题也就是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物质层面看,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都关注实体(Mass)、空间(Space)以及两者的关系。因此,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工作内容有着显见的重合,两者的工作对象和范围在城市建设活动中城整体连续性的关系。事实上,建筑立面是建筑的外壳和表皮,但又是城市空间的“内壁”。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交融,隔而不断,内、外只是相对的[2]。但是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建筑创作往往多注重建筑本身所给人呈现的状态,包括造型流线功能等等,而城市设计则是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规划一块土地的使用方式,一个良好的城市形态取决于城市设计而不是建筑设计。工程师设计道路、桥梁及其他大工程;地产商修建起大批住宅区;建筑师和经营商修建个别建筑物;即使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建设和管理城市环境的责任也是很分散的[3]。所以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也有很大的不同。但事实上,人们总是希望自己居住的环境变得日趋完美。为此,建筑师采用了“形体规划论”进行设计,但是效果也不太明显,因为孤立于空间的建筑物不会有所作为。这说明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进行城市设计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单个建筑,而在进行建筑创作的同时也要把它放在大的空间里面去进行考虑。明白了两者之间的密不可分性,就让我们以设计中的轴线设计为例更加一目了然的发现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之间的联系。

2 轴线概述

2.1轴线的定义

城市轴线通常是指一种在城市中起空间结构驾驭作用的线性空间要素[2]。一般来说,城市轴线是通过城市的外部开放空间体系及其与建筑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并且是人们认知体验城市环境和空间形态关系的一种基本途径。如城市中与建筑相关的主要道路、线性形态的开放空间及其端景等,这种轴线常具有沿轴线方向的向心对称性和空间运动(时常还伴随人流和车流运动)特性。

2.2广义上的轴线

广义上的城市轴线与城市形态有关,是城市发展方向的“轴’’。它可以是城市的干道(不是封闭的快速干道或铁路),除具备对外交通功能外,还形成城市新开拓的发展。如沿路发展的城市(如深圳、上海、巴黎等);亦可以是河流,主要体现在沿河、海城市(如广州、香港);又或者是城市的绿轴(如横滨、筑波等);又或者是某种运动的方向流。观察城市历史的发展和形态的变化,可以看出,城市的“轴向"发展一定是与城市的生长点结合的。

2.3狭义上的轴线

狭义上的轴线是城市的空间形体轴。这是历史上传统城市设计的轴,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希腊、罗马的古城,还是印度古城的星象方位都离不开“轴”,这是人类心理心态的意向、礼仪等带来的建筑与城市设计上的“轴’’,既是建筑“轴”,亦是空间轴。当城市进入到现代化,汽车交通主宰了城市的交通。传统的建筑轴就成为人们步行观赏建筑的“轴”了。

3 轴线的性质

3.1从轴线的等级看

城市轴线可分为城市整体轴线和城市局部轴线。城市整体轴线(又可称为城市主轴)贯穿城市的大部分地域,连接城市中的主要公共活动节点和景观节点,往往既是发展轴线又是景观轴线,由一条或以上的交通走廊来确保轴线的可达性。城市局部轴线(又可称为城市次轴) 只贯穿城市局部地段,往往是具有特定功能的轴线。常见的如市政中心的纪念轴线,集中了市政建筑(政府机构)、公共建筑(如博物馆、美术馆和大剧院),以及与城市的特定历史背景有关的纪念建筑(如华盛顿的林肯纪念馆和巴黎的凯旋门等),是举行重大庆典活动的场所。

3.2从轴线在城市中的功能作用而言

城市轴线又可分为发展轴、景观轴和功能轴三种类型。发展轴对城市的结构拓展方向和城市功能转移方向起控制作用,大多具有较明显的交通走廊性质,但也有一些发展轴是沿自然地形条件延伸的方向形成的,如沿海岸线发展、沿江发展等;景观轴是城市重要公共空间和标志性建筑的线性集中地段,通常能够体现主要的城市景观特色和城市空间意象;功能轴的线性地段内集中了类似或相关联的特殊城市功能,如行政功能的线性集中形成行政纪念轴线,宗教活动的线性集中形成宗教文化活动轴线等。大多数情况下的城市轴线往往兼有两种以上的功能作用,但以其中一种轴线性质较为突出,例如在许多情况下,发展轴和功能轴也兼有景观轴的特征。

4 认识城市轴线

4.1 轴线发展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己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为政治服务的《营国制度》,深深影响着以后历代的城市设计实践。这种整体观念集中反映在西周《国礼〃考工记》所记载的当时理想城市:“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轴,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中轴线布局是中国古代城市的一大特色。随着历代城市建制的不断完善,中轴线的布局特点亦愈加凸显。

4.2 明清北京城城市轴线

我第一次对轴线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是在学习中国建筑史这门学科的时候。当我学习到明清北京城平面以及宫殿的章节时,我深深被轴线所表示出来的魅力吸引了,我感叹于轴线表达的规整,惊艳于轴线带来的庄严。下面允许我浅浅的分析一下清代北京城的总平面

图。




图1 乾隆年间北京城平面图图2 清北京城

明清北京城以它对称严谨,分区明确,雄伟壮观而著称。它以贯穿城市的中轴线的严谨对称布局,营造出宏大、壮观、统一、有序的空间结构和氛围。《周礼·考工记》的营国制度在其处得到最好的体现,它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成就。梁思成先生颂誉它为“古代中国都城的无比杰作”。

①宫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面积约72公顷。宫城前有三座壮丽的城门,城楼—天安门,端门和午门,显示出无上尊严的气势。城中的宫殿采用“前朝后寝”的营制布局,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是宫城的核心;后寝是内廷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再后为御花园。这六大殿布置在南北一条轴线上,占据着最主要的位置,在这个中轴线东西两侧,对称布置了东西六宫、武英文华两殿。

②皇城: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位于全城南北中轴线上,皇城内建有内容庞杂数量众多的各类型建筑。皇城严格按照《考工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礼制布局,在皇城前东面设太庙,西

面设社稷坛。

③外城:为加强防守,于嘉端三十二年(155年)在南墙外加筑了一道城墙,称外城,原来的大城便称为内城。外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10米,东西宽2 9 5 0米。明清北京城继承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优良传统,规划布局平整,功能分区明确,是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和宫殿建筑的杰出代表。整个城市以宫城为中心,按中轴线对称的原则设计,此中轴线全长约7.5公里,贯穿南北,它南起外城的永定门,经过天坛和山川坛之间,内城南门正阳门,皇城天安门、端门以及宫城(紫禁城)午门,然后穿过三座门七座殿,越过景山中峰和地安门,北至鼓楼和钟楼。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赞美这条中轴线是“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型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申,一贯到底的规模。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古代城市的轴线特点:

1、宫城居中,以宫城的南北轴线为全城的主轴线,宗庙、社稷位于主轴线两翼;

2、城市轴线在不同的尺度层次上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关系;

3、中轴线自宫城的北垣作为起始,往南向城门外延展

5 城市设计中轴线设计与建筑创作的关系

上文我们大概了解了城市轴线的概念,也欣赏了明清北京城城市轴线的魅力。在进行城市设计轴线设计的同时,我们必然要考虑到建筑轴线的问题,从而轴线这个小小的枢纽就把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给联系了起来,下面就此问题发表一点个人小小的看法。

由于城市设计相对于建筑创作比较宏观,所以在轴线设计的时候要先考虑建筑的轴线,因此建筑的轴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设计中的轴线。客观地说,建筑轴线和交通的组织,功能的穿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些都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从不同的角度看,每个建筑都有着其不同的轴线,这些轴线的多样性同样影响着城市设计。


图3 北京城轴线展示


图3 北京城轴线展示

建筑轴线往往还与城市轴线互相联系,巧妙地运用城市轴线的设计方法有助于使设计出来的建筑在品味和档次上提升一个台阶。集中反映了当时城市文明发展和建筑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有时, 城市轴线还可成为决策者和设计师表达对政治抱负和理想的追求。

6 实例分析

6.1 南京雨花台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就是在空间序列的设计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例。雨花台是南京历史名胜区,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是残杀革命志士和爱国人士的地方。解放后为了纪念被屠杀的十万烈士,建立了烈士陵园。在结构布局上采用轴线对称的设计方法。利用原有起伏的地形,由轴线贯穿广场、建筑、水面、山凹、台阶、纪念碑的山丘顶。这种构思反映了自然,是利用山丘之间的高差形成一种“驼峰”的空间程序,即由低到高,由高到低,再向上直指顶峰。它十分有利于突出纪念碑的高耸位置,又增加视景的空间层次,极富表现环境的特点


图5 南京雨花台


图6 南京雨花台

6.2广州市城市中轴线

广州传统中轴线也是一个典型案例。广义上,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应当是一组自越秀山向珠江发散的轴线束。解放路以西以光孝寺、六榕塔、五仙观等文物景点形成传统的文化活动轴。
图7 广州
中轴线
北京路一线的南越王宫署遗址、古城墙遗址、书院群、大佛寺也形成了一条传统文化活动轴。自民国起,随着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碑、市政府、起义路、海珠桥的建设,形成了广州近代轴线。该轴线(特别是北段)与北京中轴线有着类似的布局特点,即轴线空间由一系列坐落在轴线中央的纪念性建筑和重要公共建筑所组成。总体看,广州传统轴线历经2800多年的发展,其形态走向并未受城市剧烈变动和扩展的影响,这在中国城市发展历史上是罕见的。2001年,广州市组织了传统轴线城市设计竞赛,作者和同事们经过对广州城市形态的历史发展及趋势的深入了解认识、细致的现场踏勘调查,并参照国际上城市设计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以“云山珠水,一城相系”为轴线的核心理念,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整合历史文化资源,重建山、水、城步行连续性为轴线实施概念的基本构想,重建广州城市轴线与自云山和珠江的关系,该理念最终胜出并作为深化实施方案的基础。

总结

建筑风格的定位,建筑形体与城市的关系,都必须和城市轴线的时空维度和整体形态形成正向叠加[4]。这种独特的轴线设计方法使得建筑更加灵动。然而过分的使用这种方法也并不可行,比如会出现一些功能上的问题等等。总之,在以后的学习中轴线的运用一定要恰当,不能盲目的进行使用,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刘云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J].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5-1

[2]王建国.城市设计[J].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1-1

[3]大不列颠百科全书[J]

[4]张啸马.华中建筑[J],2004年第三期

[5]潘谷西.中国建筑史[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8
编辑:许鑫



扫描关注我们~


    关注 安建大建规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