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才气】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城市设计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城市设计摘要: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层次和关键,其街巷空间大多形成于...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城市设计

摘要: 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层次和关键,其街巷空间大多形成于小汽车使用之前,因此并不适于机动交通通行。不仅如此,历史文化街区的肌理通过时间的积累,已形成具有其自身内在活力的某种有机特征。在当前快速机动化的背景下,小汽车交通的增长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带来了冲击,机动交通组织成为街区保护必须正视的问题,但是我们能仅仅通过限制车行来进行保护么?显然,通用的街区步行化难以满足历史街区长效保护的要求。为此,借鉴欧洲城市交通安宁化的实践经验和并结合其最新进展,选取德国作为案例具体说明多种交通方式平等共处的运用。最后,探讨这一政策措施应用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可行性以及需要注意的特殊问题。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街区肌理;机动化;德国

 
AbstractThe Historic Conservation District (HCD)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urban heritage protection in China. Hisorically formed road systems before the advent of automobiles are not adapt to car traffic. Nevertheless, the fabric of historical cultural community has formed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with internal energy through  many years. However, the Chinese cities are experiencing rapid motoriz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car traffic becomes for a conflict with the protection of HCDs. Road widening and pedestrianization are two popular solutions in current practice; however, both of them may generate negative consequences. Inspir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Zone 30 in European cities, this paper firstly corrects several misunderstangdings of the concept of traffic calming. It then takes city of Germany as example and explains how traffic calming measures can be implemented in HCDs and what effects will be generated. The final part of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ssible application of traffic calming measures in HCDs projects in China and highlights the specificities of Chinese cities to which plann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Keywords: historic conservation district; district fabric; traffic; Germany

 

0 引言

在城市设计领域中,有关城市肌理的研究始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它是衔接城市的物质环境与社会机制的一种桥梁因素。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城市肌理一方面意味着某种结构化的物质环境,设计建筑类型、街区模式、街区形态、开敞空间以及区域界面等内容;另一方面又蕴含着复杂而社会经济关系。那么如何能在不破坏已形成的肌理的前提下进行机动车的交通组织显得尤为重要。自1982年我国首次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以来,现已基本形成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主体、覆盖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体系,并建立起从历史文化名城、到历史文化街区、再到历史建筑与文物保护单位的三个层次的保护框架[1]。街区层次一直都是地方政府实施遗产保护最主要关键[2]。它既可承接贯通总体层面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又可为下一层次的单体建筑保护创造积极的条件。同时,街区保护的实施性强,既便于形成一定规模和效果,在空间范围上又具有较大的弹性。

然而近年来,城市中机动车交通迅速增长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带来了新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道路越来越拥堵,已成为普遍多发的城市病。很多地方加强了城市交通规划的编制,并开始重修、拓宽道路,或是新建地铁等。但是在拥堵问题比较突出的老城区,拓宽道路往往破坏了城市街区原有的传统风貌和宜人尺度[3]。

                                      

1 机动交通组织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必须面对的问题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特征和传统建筑风貌最为突出并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地段。大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系统和街巷空间都是在小汽车出现之前形成的,其组织结构和空间特征并不适用于小汽车交通。当前,以小汽车增长为主要特点的快速机动化趋势,对历史文化街区中的传统交通空间造成了直接冲击,而小汽车带来的生活方式变化,则成为一些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减退的主要原因。

1.1 快速机动化对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冲击

历史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历史文化街区曾经是本地居民的公共活动中心,保留并延续下来的商业服务职能是维持街区活力的重要基础。但由于小汽车在传统街区中不方便通行和无处停放,致使区内的商业服务在与大型购物中心的竞争中吸引力不断下降,逐渐退出了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圈而日渐衰败。

另一类传统街区以居住为主要功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老的居住环境难以满足生活的需要,有条件的居民们都陆续搬离。

1.2 比较极端的解决方法

当前,在处置方法上存在两种比较极端的倾向:一种侧重从城市交通的整体网络考虑,采用了一般城市道路交通的做法,将机动交通直接引入到传统街区。这种做法在短期内可以起到疏解交通的作用,但是却破坏了传统街巷本身的肌理。

另一张较为极端的做法是将风貌保护区步行化,把汽车彻底排除在保护区外围。步行化的确对街区的风貌保护有益,但在交通上却形成局部区域的交通堵塞,对整个城市的交通有较大影响。

1.3案例解读

上海的保护规划从实际操作层面出发,是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的保护规划。上海加强对保护要素的调查研究与价值认定工作,将其纳入风貌区确定和保护规划编制内容中,对区域内构成风貌特征的各要素真正做到切实保护。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规划编制更多地考虑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控制保护区的各种变化和引导保护区的特征凸显及价值重现的角度进行研究编制。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是极具针对性且更为完善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保护规划,强调整体保护,凸显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的真实意义,细化控制指标,制定适合于保护要求的城市规划管理的技术规定。通过规划控制,保证最大限度地保护整体风貌,确定分街坊图则,确保规划落地,建立特别论证制度,杜绝擅自改变规划。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相比,上海的规划更多地考虑了城市更新对历史风貌区提出的新的功能要求以及合理的改造管理方式。

巴黎马莱保护区的保护规划与之相类似,但它并不是一个建设性的规划,而是在操作层面上进行研究来确定形式。新的建设可以是现代的,但必须在尺度和体量上与街区的其他部分相协调,是一种控制性规划。这种控制主要体现在建筑遗产的保护、价值重现和修复以及新建设的规定两个方面。

2 交通安宁化的认识

“交通安宁化”译自英文“traffic calming”,后者已经成为近年来西方城市交通相关文献频繁出现的关键词,但在我国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现有的中文文献对这一概念的中文译法还没有达成共识,其他译法还有“交通稳静化”、“交通平息化”等[4]。

第一个阶段是在荷兰Woonerf 改造规划之前,主要通过优秀范例的试点与推广从住区规划层面上提供一般性规划原则,一般是对居住交通的布局形式、组织方式进行指导,如Radbum体系将步行交通和机动车交通在平面上彻底分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私人汽车发达时代的人车矛盾;佩利的邻里单位将城市干道车流与住区交通分离,内部道路系统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与安全以及低交通量的居住气氛。这个阶段并没有一个规范性的标准,缺少有效的法则控制,因此无法避免出现低质量的住区个案。

第二个阶段从Woonerf 的规划实践开始,为了将街道空间回归行人使用,人们从微观角度总结提炼出一系列可外化为环境标准的设计规范,以此来控制和管理住区的交通环境,随之产生了交通安宁政策(Traffic Calming)。1963年, Colin Buchanan 于英国伦敦出版了“Traffic in Town”,有效推动了这种理念的传播,德国、瑞典、丹麦、英国、法国、日本、以色列、奥地利和瑞士等欧洲国家掀起了交通安宁化潮流。1997 年,由于各国对交通安宁化政策的理解及实现效果不同,ITE(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在佛罗里达州Tampa市的会议上,对交通安宁政策给出了具体定义——即通过系统的硬设施(如物理措施等)及软设施(如政策、立法、技术标准等)降低机动车对居民生活质量及环境的负效应,改鲁莽驾驶行为为人性化驾驶行为,以期达到交通安全、可居住性、可行走性的所有措施。“交通安宁”对住区交通设计有了更详细的指导,并将部分设计要求上升到法律的地位上,使住区交通规划有了更具体的依据,也使得对交通环境的管理更具有可操作性[5]。

安宁化街区内机动交通组织
选自:FHWA,2006:3


减速带
政策改造城市以适应小汽车交通,给传统的城市空间带来了多方面的后果。产生于这一背景下的交通安宁化,虽然没有直接指向历史街区的保护,但实践中所涉及的区域大部分都是中心城区以居住功能为主、具有传统特色的街区。

3.1德国“交通安宁化”理论

3.1.1交通安宁化设计的目标

(1)增加步行者,特别是学生的安全性;

(2)减少交通噪音;

(3)提高邻里空间的凝聚力与活力;

(4)提升土地价值;

(5)增强街道美感。

3.1.2交通安宁化设计的要素

交叉口抬高处理
来源:网络


(1)交通安宁化设计的手段;

(2)减速带;

(3)斑马线地面抬高;

(4)安全岛;

(5)路牙外扩;

(6)机动车道局部变窄;

(7)道路曲线化;

(8)交通标志警示

4 交通安宁化在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应用

我国当前快速机动化背景下所面临的城市空间风貌特色褪化问题,与欧洲城市实施交通安宁化针对的问题非常近似。因此,先期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试行交通安宁化措施,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到其他城市街区,就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安宁化街区合理的路径选择。

4.1安宁化应用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可行性

交通安宁化的根本目标是改善城市环境品质并提升街区活力,而非局限于解决交通问题。这与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目标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我国住建部在2013年底发布了《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对道路空间设计提出更为人性化的建议。这些经验都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过程中转变思路,更好的共享交通空间,实施交通安宁化提供了有益的技术参考。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并不意味着维持现状,一成不变,也不仅仅是概述表象的物质环境和风貌景观。保护实际上是一种良性干预,其根本目的在于遏制街区的衰退,重新为街区注入活力。

4.2在我过城市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城市有别于欧洲城市的一些情况,不能简单的完全照搬。

和欧洲的中心城区相比,我国老城区普遍存在支路网系统不健全的问题。原有的一些街巷脉络因为缺乏维护或被不合理占用,逐渐退化甚至萎缩堵塞。在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引入交通安宁化措施,首先要考虑的可能不是小汽车限速而是疏通恢复支路网系统。

当然,我国城市中非机动车交通的交通量远比欧洲城市大,非机动车的种类也较为复杂,这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5 结语

交通安宁化是欧洲城市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发展而成的适用于城市中心地区的综合交通政策。城市街区是生活的街区而非博物馆,在满足城市保护要求的前提下,也要积极地增强街区的自我更新能力,使之与现代生活和谐相容。

注释:

[1]赵中枢,胡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再探索.现代城市研究,2012(10)8-12

[2]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上海城市规划,2010(4)2-9

[3]惠英,张玉鑫,杨东援,等.历史街区的交通规划设计编制框架探讨.城市规划学刊,2005(5)101-106

[4]韩超,袁淑萍,李强.国外交通平息理论研究及应用.规划师,2007(9) 94-97

[5]胡纹,张巍,林仲煜.国外住区交通规划的概念及方式.国际城市规划,2007(4) 89-92

参考文献:

[1] CER TU. Le guide “zone 30”: methodologie et recommendation[S].Guide Technique du CERTU, Bagneux, 1992: 64.

[2] CARMEN H K,等.文明的街道——交通稳静化指南[M].郭志峰,陈秀娟,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金键.城市交通稳静化探讨[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3(2):82-102

[4]惠英,张玉鑫,杨东援,等.历史街区的交通规划设计编制框架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5(5):101-106.

[5]卓健.慢行交通再认识[J].理想空间,2013(59):12-15.

[6]毕凌岚,钟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泛社会价值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城市规划,2012(7):44-59.
文:11城规 黄梦楠 
学号:11202020222






扫描关注我们额~


    关注 安建大建规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