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知识会让你变蠢?用巴菲特来举例

 

在18世纪,知识只能从纸上获得,而且获取知识的门槛很高。那时,一个工人要不吃不喝工作两年,才买得起一套《百科全书》。而在今天,我们只要“搜索一下”就能获取成千上万的页面——网络的出现让知识世界变得更平。...





在18世纪,知识只能从纸上获得,而且获取知识的门槛很高。那时,一个工人要不吃不喝工作两年,才买得起一套《百科全书》。

而在今天,我们只要“搜索一下”就能获取成千上万的页面——网络的出现让知识世界变得更平。

可是,为什么有了更便利的网络后,很多人还是站在知识的入口之外不得其道呢?

的确,我们获取知识的工具在发展,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新工具。这也是为什么有了网络之后,人和人之间的认知区别还是很大。

可以说,一个活在21世纪但不善于利用网络的人,可能比一个活在18世纪但善于利用《百科全书》的人更愚蠢。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分析的正是这种现象,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篇文章正是后者。

01
在谈观点之前,先讲一则小故事:

有位父亲劝他儿子在大学一定要多读几本书,儿子说:现在网上什么都能查到,谁还读书?父亲不知道如何才能说服儿子。

战败了父亲,儿子转向奶奶:奶奶我教你上网,网上你什么都能搜到,只有你问不出来的问题,没有你搜不到的答案。

老奶奶道:那你问问,你妈她啥时候回家吃饭?你看这菜都凉了。

儿子几乎要崩溃了:奶奶,你换个有意义的问题……

老奶奶:咋的呀?吃饭没意义呀?没意义你别吃呀。



讲这个故事,是要说个灰常重要的事情。
有多重要呢?
股神巴菲特就是弄清楚了这个问题,
才赚钱赚到疯。




巴菲特有个低调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有一次饭局,查理·芒格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叫《普朗克的司机》:

普朗克是1918年的诺贝物理奖获得者,得奖之后,他每天奔波于各个学府及社交场合,演讲他的理论。

他的司机对他说:教授你每次都讲一样的内容,连标点符号都不带改动的。我都听熟了,这样吧,下次就让我替你讲吧。普朗克同意了。

到了慕尼黑,普朗克坐在车里,司机登台对一群物理学家,洋洋洒洒的大讲一番,讲得跟普朗克一模一样。

讲完了,一个教授举手:先生,我请教一个问题……然后问了个非常专业的问题。

司机笑了:这个问题太小儿科了,这样吧,我让我的司机回答一下……



讲了这个故事后,查理·芒格说: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知识,另一种是表演。

许多人并没有掌握什么知识,而是像普朗克的司机一样,只是学会了表演。但是这种表演对人并没有任何帮助。

糟糕的是,许多人入戏太深,忘记了自己只是个司机,而不是普朗克

查理·芒格的意思是,有些人并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他们只是掌握了一种表演的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就如普朗克的司机一样,上台鹦鹉学舌,却期望获得普朗克的荣誉。

巴菲特也喜欢查理·芒格的故事,他认为一个人至少应该具备两个能力:

① 能够清晰认知自己掌握了多少真正的知识。

② 能够辨识那些貌似知识者的表演家。



第二个能力相对来说简单些。演员,电视评论员多是表演者,你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多半是种过人的表演能力,知识含量并高。难的是第一个能力。

巴菲特说:请认清你的能力范围,并待在里边。这个范围有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这个范围的界限在哪里。

查理·芒格神补刀,说:你必须找出自己的才能在哪里,我几乎可以向你保证,如果你必须在你的能力范围以外碰运气,你的职业生涯将会非常糟糕。

但说到最后,这俩货也没解释一下,该以何标准,区分真正的知识与表演,并以此界定自己的能力范围呢?
02
理论上来说,这世上的所有知识都有其内在的价值。但有些知识,好象不是那么靠谱。

正如最近大家弄清楚的:原来金鱼的记忆不止是7秒,甚至能长达几个月。但你知道了这个,好象还是派不上用场,没有哪家公司会为了这事给你颁发奖金。

网络时代,知识点可以随意抓取,只要在网络上一搜,各种资讯各种知识海量,屏幕一关,你的大脑好象依然如旧——网络是聪明人的工具,却让一些人变得更蠢。

这就是开篇故事的寓意了:网络好比普朗克,你我好比替人家开车的司机。网络上的知识量再多,你最多不过是学个表演。

现实中,许多人跟普朗克的司机没区别,只会照着现成的表演,问他下一步该如何?他就傻眼麻爪了。

显然,碎片的、零散的、孤立的知识点并没什么意义。

有意义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灵活运用自己掌握甚至未掌握知识、用以改善自我智能及生活的能力。
这个问题,
早在还没互联网时,
就已经被人注意到了。
大哲学家罗素,他有个好盆友,叫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黑德。他们两人联手,写了部《数学基本原理》。

此后两人兵分两路,阿尔弗雷德开始研究思维与感觉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来个奇葩的概念:
『 惰性知识 』  


科普一下:“惰性知识”,指那些碎片的、零散的、孤立的、听起来高大上但没什么实际用途,无法在现实中应用的、缺少活力的知识。知识的活力不足,就是个惰性知识。



照这个标准来看,网络之上,九成九都是惰性知识,是死知识。除非有谁赋予这些惰性知识以活性,这时候知识才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金鱼的记忆时间到底多长,这就属于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惰性知识。

普朗克的司机,能够一字不差的背诵他的讲演稿,也属于典型的惰性知识。

——不是说死知识就没用,至少趣味性还是有的。但如果你具备了让死知识成为活知识的能力,岂不是更好?
03
我们许多人掌握的所谓知识,其实不过是个知趣点,构不成知识。知识知识,有知有识。

惰性知识只有知——知道金鱼的记忆不止7秒,但没有识——如果你非要抬杠说有,那也不过是网络上的传言,不可信。

知趣点或惰性知识,在你大脑里是个孤立的点,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那一种。


▲ 惰性知识:
碎片的散乱的无用的知识点


知识必须能够用以指导人的实践,才有价值与意义。知识必须能够在你大脑中自如运行,有一套完整的思维体系。

这个体系至少应该包括观察、分析、预判、行动、矫正、结果与反馈7个步骤:


▲ 有效知识:
体系化思想化的知识结构


普朗克就是在专业领域里,运用这七步,完成他的思想发现,所以才获得诺贝尔奖。而他的司机,只有一个孤立的点,联系不成完整的步骤,所以只是惰性知识。

惰性知识拓展开来,就成为活知识,成为你的智慧和能力。拓展不开,就毫无意义了。
04
在这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巴菲特和他的小伙伴查理·芒格,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们是在说,只有把你大脑里的那些散乱的知识点,勾连起来构成完整的体系,这才构成知识本身。这个体系能够帮助你,改善你的生存环境。

而不成体系的一切,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的——这些无意义的东西,会让你的人生,非常糟糕。

网络只是个工具。而知识,甚至不能构成工具本身,只有系统化的思想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工具。

吴晓波认为,工具会淘汰人——这话不假,但它淘汰的,一定是那些脑子顽固而保守,没有形成自我思想体系的人,只有这类人才会排斥进步。并不是你年轻,就一定不在这个行列之中,年纪和进步没有丝毫关系。

互联网必将淘汰那些低端运用者,淘汰那些只会搜索知识点的人。除非你学会运用网络构建体系,用以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

没有掌握思想体系的人,任何变化都会淘汰他。而掌握了体系的,就是淘汰体本身。

所以,千万不要再说网络上什么都有这种话了。网络上有没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大脑里有没有。

来源:雾满拦江(ID:lwwuwuwu)

书单(ID:BookSelection)


※置顶中城银信微信公众号,实时接收第一手财经资讯,只有最新版本的微信才有此功能!


    关注 中城银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