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号第一天:誓要与以往的自己划清界限

 

创号首篇导言只是为了像那些吸粉公众号一样,取一个吸引人眼球的稍带些鸡蛋汤的标题。...



创号首篇导言

只是为了像那些吸粉公众号一样,取一个吸引人眼球的稍带些鸡蛋汤的标题。我们怎么能跟以往的自己划清界限呢,现在的你就是以前的那个你的消耗版(就像电脑一样,用的时间越长,损耗的越多罢了,至于是不是改进版,呵呵哒)。

思来想去,第一篇文章总不能是转载别人的吧,那样多没意思。自己写一篇吧,好费时间的,况且也没什么可写的。于是乎,就想起我大概在上个世纪还留存的类似日记形式的文章(其实,完全是口水哈喇子的真情而直白的喷泻)。这样一来,既可以作为原创的,还可以起到批判逗乐之效,岂不美哉!原来生活中的我是如此的机制,先给自己点个赞先(此处省略3264个赞)。



正文+评注

2013.3.28

昨天在学校机房花了两块五看了云图,今天又闲着看了Silent Hill。再结合以前看的终结者之类的电影,关于此类题材的电影主题都涉及到了西方的信仰价值问题,有的拾,有的批,有的持旁观者态度。得熟悉自柏拉图以来,特别是中世纪基督教关于真理与信仰的基本论调才好理解这些题材的电影。

不得不说一下寂静岭,刚开始的架构很糟糕,到后来稍微好了点。画面略过血腥,场面比较宏大。关于伦理价值部分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关于正义的思考,当然这个涉及到两个世界的问题(或许三个世界),延袭柏拉图的理型论调的传统,到了近代,维特根斯坦在他的著作里特别区分关于事实与意义二重世界。人有人的价值取向,魔鬼有,天使也有,各不相同,也没有可比性。就像我们无法证明钵中之闹这个悖论一样,我们所能把握的世界并不是事实存在的全部,因为我们处于不可逃离的时空之中,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啊,多么悲催的人儿哟。

关于寂静岭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我们以为我们还是那个我,但是当我们的某一个念想来到,做出了某个趋向毁灭的行为,我们已然被除名了,处在斯,但不属于斯了。大概就是灵异范围了吧。我们的不朽正是在于我们的言语和行动,这宣扬的是一种善的最高伦理。但是不要忘了,先于言语和行为的是我们的意识(现在不这么看了,言语、行为、意识的界限没有原初坚信的那么明确了。觉着以前写的东西好搞笑)。这两者的区分又是云图和寂静岭的最大不同,但是不妨碍,殊途同归嘛。一个永恒轮回,方生方死,因果业报,还有我反抗,所以存在的体现(还是好搞笑);一个侧重个人的信仰取向,可以是你的亲人,不一定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有人敲门,打乱思绪),我们不能采取一味的人类中心主义,这样只能导致最大程度的偏见与独断,胜于法西斯和文化革命之流。最后,唯一让我觉得巧妙的地方在于结局部分,很有美帝电影的风格,在这部电影里用上这样的结局无疑大大增强了震撼力。通过两次通话的对称(无线电波的不规则与断断续续),我们知道,当她们转向那个弯角的时候,意味着他们的除名,从此两个世界的交集便只能以超自然的方式显现了。多么虐心的结局,一个家庭又没了,谈价值问题不能毁了人家一个幸福的家庭撒(能不能不要那么口语化),想到那个善的化身的小姑娘洗着手指睡觉,俺觉得心疼了。驾着车好高兴的回去,原来是回不了了。站在个人立场上,不能接受,但不得不。

两部电影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眼睛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第一部是在1849年南美洲,律师与奴隶的眼神交流,事后,奴隶作出了他的解释。第二部是人与魔鬼的对视,魔鬼通过眼神让人产生幻象。两部的侧重点不同,前一部立意更好一点。不得不提的是,女问Demon,为什么选择她,魔鬼说是她自己选择的。用到了现代存在主义的一些理论,选择的自由与被选择的自由,处在这驾马车上,我们早已选择或正在选择中,无人幸免。

今天还看了宫崎骏的天空之城,没能看完。不影响对它的整体把握。看着画面,再听着那配的钢琴曲,我便知道了它的吸引之处,如果有人对它有所排斥,难以想像那是个怎样的人。摄于1986年,惊叹那时日本动漫的制作技术,画面唯美,配上类似催泪弹的插曲,无懈可击。但是关于小朋友的情爱故事,有点排斥(现在看来,应该鼓励才是,何必去排斥它呢,小孩子的懵懂的对爱的憧憬和向往才是最美好的,没有过多的索取和占有,没有横流和斜流的欲望)。在哈尔的移动城堡和千与千寻里,都喜欢来这一手,他真的如此渴望童恋么(我现在确定了,是的,但谁人又不希求呢?)?呵呵,猜猜而已。关于主旨不多说,前面说的够多了。看动漫还是轻松多了,不像西方大片那么沉重和压榨(为什么会使用“压榨”这个词,完全没道理嘛)。

我用手机打了那么多字,大概是出于极度的无聊吧。祁克果(又名克尔凯郭尔,俺最喜爱的大叔之一)大叔在他的《非此即彼》里面对于这个无聊有精辟的分析。并不是唯有我们人是无聊的,或是率先无聊的。上帝无聊,就造了个世界,还是无聊,就造了亚当,就稍微好些了。不料亚当也无聊了,不听上帝话,造了个夏娃出来,接着这两个无聊的男女就造出了我们千千万万无聊的人儿出来,再随着所谓人类文明的传承与演进,无聊就延续到现在了。天神、人、魔,除了占一个地,让自己尽可能的存在,剩下的就是打发无聊。有时我们的一些荒谬行为确实可以用这个来解释,前提是不要一味往唯物唯心上面牵强附会。说的越多,错的越多,不说了,聊以抒发这百无聊赖的无聊之感。(高亮部分建议反复吟诵,可以消除无聊和孤寂之感)

蜕变

以前还是蛮拼的,那么一个破手机,还坚持输了那么多character,我不禁油然地发自内心地鄙视现在的自己。如今懒得是笔头都不想多动一下……

话说现在比以前到底进步了多少呢?我觉着有以下那么几点:一是写作风格比以前更加口语化了;二是真切地明白了文末的道理,写的越多,说的越多,相应地,错的也越多。哈哈,貌似你们也发现了,其实压根就没有任何长进,反而退步了,已然在无聊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渐无穷罢了。

缘起

那我为什么会想起来弄一个个人的公众号呢?一是因为可以记录思想轨迹(瞎扯的,就是闲的蛋疼);二是以后可以回过头看自己写的文章,逗逗乐(那为什么一定要以这种形式呢,记录有好多种方式啊)。其实,关键理由只有一个,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逗乐,然后让他们一起跟着乐~~呱呱呱


    关注 viceleeland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