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名人去世的时候,我就想屏蔽整个世界

 

收起你们那些无用的矫情好好地去图书馆看一本先生的书吧。先生和其他伟大的人一样,不需要你们那些廉价的同情。...

杨绛先生走了。百年光阴如梦蝶。


遗憾的是我对杨绛先生的了解,仅止于课本上的我们仨和她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钱钟书的一生所爱。

我愿意表达我对杨绛先生的尊重和对我们失去了一个大师的遗憾。可是我不能忍受的是,所有人都在跟风刷屏。


动辄转一转微信公众号上的那些什么所谓《杨绛写给年轻人的100句话,看到哪句你哭了》然后自己再加上一句:先生走好。

我们真的懂先生吗?我们看的这些句子真的不是断章取义吗?

我没有转发任何,我只是想着明天去图书馆借几本先生的书来看一看,寄托哀思。

科比退役的时候,有人说:我去听过科比的演唱会,他唱的可好了。

现在朋友圈里的那些所谓先生一路走好,有几个是货真价实读过杨绛先生文章的呢?甚至再严重一点,有几个真的知道杨绛先生是做什么的,研究什么的呢?

当转发这种信息成为一种仪式,不仅是对大师的不尊重,更是对文化本身的蔑视。身前的事先生依然云淡风轻,想来定是不在意什么身后名,可是当大师看到自己的所谓“语录”刷屏的时候,会不会为自己轻轻悲叹一声?
有人说我写这个是对先生的不敬。真的吗?到底谁才是不尊重先生?

我们早已习惯了借题发挥,用名人的离去装模做样的回忆自己的故事和青春,觉得自己和大师颇有渊源,正如高僧夸一个人有慧根。

营销号看准了机遇觉得有利可图,我们也不辨是非的跟风转载,就连一晃而过的片刻悲伤都是浅尝辄止。

我们从来都不尊重大师,我们装模做样的哀悼只是为了合群,亦或者为了使自己显得有文化,每每思绪及此,我都觉得一阵心凉。

如今的我们不尊重的,岂止先生?我们对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耕耘视而不见,却宁愿去转发那些断章取义的语录,我们对于大师的贡献避而不谈,反而去写一些什么劳什子的一路走好。说到底,我们真正在意的只有自己罢了。

当我将我的想法发在朋友圈的时候,昊天菌说:先生的那句读得太少想得太多说的就是这些人吧。他说,鸡汤的恰到好处叫文青,鸡汤的跟风造作就是矫情。

是啊,收起你们那些无用的矫情好好地去图书馆看一本先生的书吧。

先生和其他伟大的人一样,不需要你们那些廉价的同情。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在这个连阅读都成为奢侈的时代里,还能指望些什么呢?
菲分之想


宇宙,岁月,人生,爱情什么的

本来就是人类的非分之想。


    关注 菲分之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